分享

记忆乡愁:陶瓷“婆婆”

 你我入画 2022-03-06

图片

陶瓷“婆婆”盛行于近代淄博民间,是在渭头河窑烧制的一种娃娃坐器,类似于现在儿童座椅“婆婆”是淄博当地人的昵称,意为可以帮助照看娃娃的老婆婆,也称“瓮婆婆”。它适合5个月至1岁半的孩童使用,因该年龄段的小孩只会爬坐还不能行走,而大人们家务、农活等负担又较重,看管孩子会占去很多时间和精力,影响正常的劳作。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60年代后,大量新生儿出生,孩子多,家务、农活繁忙,“婆婆”的出现,无疑解决了这一问题。

图片

“婆婆”中玩耍的孩童

据传陶瓷“婆婆”是由制陶艺人吴立训创造发明的,他生活在百姓中间,是陶乡中有名的手艺人,间歇之余,随手将一瓮坯倒扣过来,上面加一漂亮刻花围栏,这样一件能放制娃娃的陶瓷坐器就烧制出来了。倒扣过来的陶瓮底部大,上口小非常稳妥。吴立训发挥他多年从事制陶的聪明才智,上部围栏留出两个大方口方便娃伸出小腿,高度娃娃的胸部,小手扶着圆润光滑围栏,合理的空间既便于娃娃活动坐立,又能避免娃娃乱动、乱爬保证安全。

图片

制陶艺人:吴立训

围壁采用镂空的技法并施以图案纹样,不仅可以减轻重量,还具有良好的透气效果美观。图案多采用《子孙万代》《四合如意》《万福五寿》《吉庆有余》民间的传统纹饰,寓意幸福、美好、兴旺。座面正中留有一直径约3厘米的孔洞,俗称“屁眼”,具有透气、透水之作用。在倒扣的瓮体中部两侧均对称挖有月牙形口,以方便搬动。口沿处及小孩身体能触及到的地方,还要进行修饰、打磨,均应做到圆润光滑,经过精心处理后的“婆婆”,孩子坐在上面会更加稳妥、服贴、舒适。特别是夏天只穿一小肚兜娃娃放入其中,即凉爽又不怕尿、不怕拉,很快就受到当地妈妈的青睐亲切地称它为“瓮婆婆”

图片

随着时间的迁移,这一物件早已淘汰,但人们不会忘记聪明具有智慧的陶乡有名手艺人吴立训,他创造发明的陶瓷“婆婆”成为今天的又一收藏品名曰“座定江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