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力作家:第一届“春晓”杯散文大赛六号作品 丁香岭情韵

 飞龙湖文学社 2022-03-06

第一届“春晓”杯

作者简介

孙继平50后,中共党员,现已退休。自由撰稿人,民间诗歌爱好者。二十多年间,原创诗歌近2000首。已在《神州文艺》《作家新视野》《现代诗歌美学》《南北作家》《南粤诗歌》《长江诗歌》《世界散文诗作家》《大楚文学》《诗路作家报》《华文微诗选刊》《新蕾》《东煤集团报》《阜新文艺》《阜新日报.晚报.周末报》《长江诗歌》报和《国际文学网络》《首都文学》《广州诗歌》《潇乡文学》等国家、省市、地区纯文学刊物和党报以及众多网络平台上发表。有作品入选《诗意阜新》《战疫诗证》《醉美诗歌》《大西北诗人》等十几种版本和专集,获20多个奖项。现为中外散文诗学会会员、呼兰作家协会会员、驭风文学社会员、辽宁阜新诗歌学会会员。

六号作品

丁香岭情韵

        站在邱上,盈满入目的丁香岭,依就灵艳着蝶舞玉美和娇艳。山坡上盛开的七彩丁香,沁人心脾,醉美入梦。大有情魂相融,缠缠绵绵,一生一世愿与你枯萎的永恒爱恋。

        丁香岭七彩的盛宴在每年的四月间呈现。岭上岭下沁满花艳,攒动的人流与花海交汇。情融切切,爱意悠然,神韵空旷,遐想联翩,醉美了峻岭之上,花玉临风之中。

        相传俊岭坡上居住一对年轻的妇夫,妻子种花种草,操持家务,丈夫以上山砍柴为生。虽说日子过的清贫些,夫妻俩却恩恩爱爱,对生活充满了向往。有一天,丈夫在山上砍柴,被天神抓去当天兵。妻子站在山坡路口,却不见丈夫的人影。她每天以泪洗人,终于化成一尊石像永驻山岭的高坡之上。据说,这尊“望夫石”每到夕阳西下之时,就会有泪水流淌。久而久知山岭下汇成了一清澈的湖泊。也就是今天的丁香湖。多么令人情切动容的史话。千百年来,“望夫石”的传颂,给这里的人们带来情深意切的唯美生活。

        位于丁香岭以北的山岭脚下,有个蒙古族的自然村,全国美丽乡村之一七家子村,他不仅有着历史文化的传承,丁香湖的水运给这里带来了浓郁的乡土风情,加上大自然的恩赐,和蒙古子孙的辛劳朴实,使这里的人文得以发扬光大,山水愈加美丽如画。村长逢人就说,如今他们利用风景资源,打造了以旅游业为依托,拓展蒙古特色食品文化、讲好史记文化,讲好旅游景话,讲好产业链条的纵横发展。让更多的人们感知美丽的七家子村,感受地或文化的灿灿。使前来这里的游客个个留连忘返,人人由衷感叹。

        话道千古今闻事,好景不如神入梦。丁香岭不仅花艳如潮,浓郁芬芳,让人足驻这里顿感魂入耳目神入心的领地,当属丁香的五颜六色簇拥的山岭之韵和水秀,大有玉体临风的娇美。据史料记载,大清皇帝围猎曾路过这里。当皇室君臣一同登上丁香岭一处山岭时,一只雄鹰落座在大清皇帝的肩上。从此这座山岭得名“金鹰岭”。如此的人文色彩,给丁香岭的景致增添了浓重的笔墨。

        罕王洞的传奇色彩,把风火燎原,战乱中的皇家逼到此处。一洞救主,无奈了铁马金戈。从此罕王承命,造福天下。由于几历经战火纷飞,罕王倾心所致,拯救一片大好山河,使之灵现精魂,百态虔诚,万物心向。就连山岭奇石都在活灵活现。金瞻莲子、金龟拜见、玉兔临风、金猴齐天……让千百双眼盈满欣喜。

        每当夕阳一抹落血,被殷红的丁香岭上传来淳朴情深、凄美悠扬的马头琴声。让天地荡起情悠悠意切切的爱恋缠绵。岭上相依相伴情侣,湖泊水岸嬉戏的倩影,出入蒙古包的脚步,伴着古朴典雅的弦乐,沉浸在此刻无能言表的幸福之中。

        哦,丁香岭,再次让我情陷而不能自拔。久久地、久久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