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骨河北之行吟路上:续明清河北五状元

 新用户8926AVU2 2022-03-07

中国的科举制度,自隋大业元年设立到清光绪三十一年废止,一千三百年间产生过六百多名状元(武状元不计在内)。以前的状元拿到今天类比显然不合适,不过说说总还是可以的,就像到博物馆参观,老物件儿没了实用性,甚至不合时宜,比比看看,或许会有收益。

文章图片1

安州陈德华

陈德华视曹鼐为立身榜样。

早慧,过目不忘,陈德华中状元前的事迹大同小异,可略去,但有一件事不能不提。“少读书静室,有东邻女窃窥,正色拒之”——陈德华是如何拒绝色诱的?“书曹鼐不可四字于座”,他的法子正是从明朝状元曹鼐身上学来。

万历年间同样是状元出身的焦竑记载了“曹鼐不可”的故事:在泰和县做典史,一次捕盗,抓获一女,女甚美,曹鼐见了心动,一夜无眠,他在纸片上不停地写着“曹鼐不可”四字,写了烧了,烧了再写,再写再烧,这样重复了数十次,等来了天亮,他也等来了欲望的平静。

陈德华,字云倬,号月溪,雍正二年(1724年)甲辰科状元。同榜知名于史者,汪由敦、刘统勋、尹会一等人,都在二甲。

这年陈德华尚不到而立之年,陈世倌、朱轼、史贻直等朝臣“咸慕与之交”。生当其时,皇位从雍正帝传到了乾隆帝,他由修撰、侍读学士、学政、上书房行走做到了刑部侍郎、户部尚书、兵部尚书……

平顺的仕途,缘于他“供职恭谨,不立异以鸣高,不徇私以干誉,公正廉平,始终罔替”,“内文明而外敦厚,即同官亦无嫉妒之者,然其谨出入慎,交游自有砥柱中流之掺”,也缘于他“性笃俭,缊袍蔬食,萧然如寒素”。他“不自居道学,尝谓:士大夫之患,莫大于近名。求以立德名,则必有迂怪不情之举而实行荒;求以立言名,则必有异同胜负之论而正理晦;求以立功名,则必务见所长,纷更旧制。立一法反生一弊,而实行无所裨”。

然而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因为弟弟陈德正,还是来了。

同杨维聪一样,陈德华也有一位教子有方的父亲。父亲陈鹤龄字鸣九,号莲窗,“潜心理学,涵养粹然,尤工于文”,以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举甲子科乡试,任正定县教谕期间,“远近之士来学者数百人”,升顺天府武学教授,雍正四年(1726年)卒于官,“数郡之士皆来会奠,学者私谥为懿长先生”,额其门“静修而后一人”,所著“莲窗制艺”家传户诵。

陈德华也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哥哥陈德荣,字延彦,号密山,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壬辰科进士,历官安徽布政使。弟弟陈德正,字醇叔,号葛城,雍正八年(1730)庚戌科进士,授吏部主事,历官陕西按察使。

乾隆八年,受弟弟陈德正“失职”牵连,陈德华先左迁,后夺职。乾隆十四年,起为左副都御史,后又做工部侍郎、礼部尚书。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他告老还乡。

十五年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八十三岁的陈德华告别人世。

安州过去是安州的治所,是陈德华出生之地与长眠之所。今天安州只是安新县的一个镇。古城的遗迹依稀可辨,与状元相关的遗物已难觅踪影。据说陈德华和哥哥陈德容死后葬于安州西南的姬家庄,弟弟陈德正葬在相邻的胡王庄,去寻,如同寻杨维聪兄弟,他们身后的一切,也早已交给了茫茫大野。

百里莺花香自撷,一官书剑静相随。

——陈德华这句写给别人的诗,何尝不藏着他一生的写照?

南皮张之万

清朝南皮张,会让人首先想到张之洞。实际上南皮张还有另一个重要人物,即张之洞的族兄张之万。

张之万,字子青,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状元,授修撰,官至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赠太保,谥文达。

就像提到丰润张,立刻会想到张佩纶,而一般不会想到张人骏,张之万的名声也不如张之洞大。

张之洞办工厂,修铁路,兴学堂,后世津津乐道。再看张之万,似乎就沉寂多了。名声同一个人的行事风格和一生作为固然大有关系,有时却又不尽如此,造化弄人,时势使然,他们没有选择。以张佩纶而论,时人多注意他是清流党主将,是马江之战败将,今人关注多因为他是李鸿章的女婿,是张爱玲的祖父。

世上有一类人,给予表扬,他高兴,不给予表扬,他也不会主动争取;天降大任于斯人头上,他不躲避,敢任事。张之万大抵是这类人。他的性格要比张之洞内敛,把事情做成,至于别的,他是可以不要的。

怅望前途宿雾堆,冰霜历尽马蹄催。渐看旭日烘云出,顿觉阳和大地来。漫忆寻梅驰玉勒,谁家对雪酌金杯。关心岂止阌乡狱,百万貔貅戍未回。

——鸦片战争之后,觊觎中国的列强进来了,然后是太平天国,是捻军……由盛而衰,江河日下,这就是张之万所处的时代。

外患不绝,内忧不绝,他的同年,如沈桂芬、李鸿章、沈葆桢、郭嵩焘,都相继投身时代大潮,做了弄潮儿,他也一样,以自己的见识和能力付诸行动。

相携王粲上楼头,大海冥濛汗漫游。近日立身心自阔,浮天无岸水长流。烟开鳌背云光净,风扇渔帆曙色收。万里江河同一瞬,何须有感寄沙鸥。

——无论在地方,还是在京师;无论治文,还是治军,张之万都可称干才,颇有建树。也因此在同治和光绪两朝,甚被信任倚重,光绪八年(1882年)后,他任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入军机兼署吏部,充上书房总师傅、协办大学士……

李鸿章私下自嘲是一个裱糊匠,张之万某种程度上也扮演了这样的角色。也自有不同,“襟怀旷达,生平不见欣戚之色”,“休休有容”,“居政府十三年,让公推能,人尤称其相度”……诸如此类的评价或许仍不足于概括张之万的人生,那么不妨再加上几句,可对照于现实:又工书,善画山水,澹远秀逸,人得其片幅,争相宝藏……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八十七岁的张之万病逝,葬于南皮县城西南三里双庙村北。宣统元年(1909年),七十三岁的张之洞病逝,也归葬南皮。

记得十多年前,张之洞墓地尚未修复,知情人指点着说:张之万的墓地就在不远的地方,知道张之洞的人还多些,知道张之万的相对就寥寥了。

肃宁刘春霖

肃宁不缺状元。

三尊状元塑像伫立于文化广场,两文一武。武的,是清朝的哈攀龙;文的,一位是至正二十年(1360年)庚子科状元魏元礼,一位是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恩科状元刘春霖。

刘春霖,字润琴,肃宁县北石宝村人。

刘春霖出生在同治十一年(1872年)。许多人知道曾国藩在这一年死了,可不会知道这一年出生的这个叫刘春霖的男孩日后会中末科状元,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标志性人物。

刘家家境贫寒,父亲和母亲也都非读书人,可读书的种子,在刘春霖还是少年的时候就种下了。父亲老早就看出来了,他把喜欢读书的刘春霖带到了保定,交给了执掌莲池书院的吴汝纶。吴汝纶有大学问啊,在他调教下,刘春霖不但道德文章大有进步,一手漂亮小楷更堪为天下独步。

独步天下,预言在光绪三十年变成现实。刘春霖的命运也就此注定。如同陈德华和张之万中状元后所得到的,他也得到了翰林院修撰的待遇,可时移世易,即便他再有能耐,接下来他也走不通前辈们走过的路。

清朝走了,民国来了。改朝换代,覆地翻天。

他挣扎于时代的滚滚洪流之中。日本留学回国后,他不停地变换面目:议员、提学使、学堂提调、学校监督、总统府内史、学监、教育厅长……同榜中的朱汝珍、商衍鎏、谭延闿、沈钧儒、王揖唐……也都各自走上了不同的路。彻底活明白,有的人是到了四十岁之后,有的人是到了五十岁之后,还有的人到死也不得明白,性格使然?环境使然?抑或时代使然?

大抵是在民国十七年(1928年),年近花甲的刘春霖决然退隐。

他在当年的帝京过着隐居生活,拒绝了末代皇帝溥仪的拉拢,拒绝了汉奸同年王揖唐的利诱,以诗书自慰,直到七十岁悄然离世。留给这个世界的,除了一些手书墨迹,他还有一些这样的从心底淌出的文字:

我生性僻爱林泉,天赐名区结胜缘。学古堂前莲似海,临漪亭畔树如烟。农场观稼层楼迥,御苑簪毫大镜圆。投老更逢萧散地,朝朝森木玉坛边。

第一人中最后人,只今四海剩孤身。平生竞曲沂公志,忠直难稽宋代臣。望气黄明通尚德,出神暗夕证前因。不崇高第崇高行,阃内观型藻鉴真。

……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版;大清畿辅先哲传,北京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道光安州志,上海书店影印本。

(燕赵都市报 记者 刘学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