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清肝降酶汤治疗病毒性肝炎

 虚竹怀远 2022-03-07

清肝降酶汤治疗病毒性肝炎

高洁,主治医师(山东省广饶县人民医院保健科)。

王晓光,中医师,中医科主任,医院技术指导组副组长(山东省广饶县广饶镇医院)。

主治:各种类型的病毒性肝炎。

处方:茵陈蒿(后下)、田基黄、丹参、板蓝根、薏苡仁、茯苓各30克,五味子(研末吞服)、败酱草、金钱草各15克,白术、泽泻各12克,大黄(后下)10克,明矾(吞服)0.5克。

用法;上药水煎3次,取汁约500毫升,兑匀后早、中、晚分服,30剂为1疗程。

加减:

口苦、胁痛,加柴胡、郁金、白芍、元胡等;

食少纳呆,加鸡内金、焦三仙等;

恶心腹胀,加竹茹、白蔻仁、枳实、厚朴、莱菔子等。

疗效:174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经本方加减治疗,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 HBsAg 转阴166例,近期治愈率95.4%,其余8例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总有效率100%。

按语:

茵陈清热除湿退黄,与大黄协同使用退黄效果尤佳;

田基黄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为各种类型肝炎常用药;

败酱草清热解毒,活血行瘀,有扶肝降酶、降絮、促进肝细胞再生,防止肝细胞变性坏死的作用;

五味子有明显的降酶作用,对肝炎恢复期转氨酶高而久治不降者有明显效果,因其有效成份不溶于水,故研末冲服;

板蓝根清热凉血解毒,用治肝炎有协助茵陈、败酱草退黄疸、降酶、降絮的作用;

丹参、大黄活血祛瘀,软坚降浊,且大黄在体内呈干扰素诱导剂的作用;

金钱草、薏苡仁、泽泻淡渗利湿,尤以薏苡仁一味,健脾而不妨中,利尿而不伤正;

白术、茯苓健脾利湿;

明矾清肝胆及膀胱之热,有消瘀逐浊之功。

全方配伍,有健脾和胃、清肝解毒、活血祛瘀、化湿降浊之功效,用治各种类型肝炎确有良

效。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