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圣武记》不是网络小说,这是一部清代军事史著作

 泊木沐 2022-03-07

清代道光年间,有一个叫魏源的文人有感于清政府的统治江河日下,决定写一部本朝军事史著作激励国人。魏源的职务是内阁中书舍人,他可以自由查阅大量官方史料,看到很多人难得一见的档案。有了这批官方史料,让他编写军事史著作的理想有了实现的可能。

早在乾隆统治后期,清朝的统治就陷入危机。白莲教起义长达9年,清廷的统治受到了挑战。到了嘉庆统治时期,天理教起义军竟然攻进了紫禁城。如此触目惊心的大事件,并没有引起清政府的警觉。魏源觉得很有必要著书立说,引起朝廷警觉。魏源的编写思路是,摆事实讲道理说明朝廷面临的危机并寻找清朝统治由盛到衰的原因。

《圣武记》全书共100万字,分为14卷。他从大清开国起笔,介绍了平定三藩、收复台湾、镇压遗民叛乱、白莲教起义等一系列的大事件。在书中,魏源提出清政府由盛转衰的时间节点是乾隆60年。貌似强大的国力,暗藏着很多危机。

他觉得“川壅必溃,伤人必多”,清朝的衰败几乎已成定局。魏源的观点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由此可见他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当皇帝和大臣还在梦想着万年基业的时候,他已经预感到了清朝的灭亡。当然了,魏源作为封建文人、朝中官员,他觉得如果能够引起统治者的重视,清朝还有救。

魏源在《圣武记》中把努尔哈赤和康熙两个人当成正面人物的代表,这两个人具有过人的军事才能,他们可以所向披靡,建立功勋固然需要个人能力,还要有军事谋略。比如康熙在指挥作战的时候,赏罚分明,政令传递迅捷,不会因为有过多的外界干扰而影响战况。并且康熙这个人有勇有谋,他面对一时的失败不会心灰意冷,面对一时的胜利也不会张狂失态。康熙的这种能力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实战中培养出来的。

《圣武记》具有进步的史学观点,魏源在书中多次提到了变革。他希望统治者通过军事上的改革,改变衰败落后的局面。他在此书的后半部分,着重分析了嘉庆、道光两朝衰落的原因。他认为,内外双重打击之下,让朝廷陷入了困境。白莲教和天理教的起义,加重了内部矛盾的激化,让百姓生活更加困苦。又有外国列强用鸦片掠夺大量财富。无辜百姓的生活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内忧外患不断,矛盾越来越多,就像是一座火山,一旦爆发,会毁灭一切。

这部《圣武记》完成于1842年,正值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之时。魏源把这件事写到了《圣武记》的序中,让这部著作有了强烈的现实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