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谁还记得天涯?

 茶叶情报局 2022-03-07
许小河边

我肯定不是最早上网的那一拨人。

认真算起来,可能还有点晚,没赶上千禧年的网络泡沫。我第一次接触电脑,应该是2001年。那时候国家已经在提倡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要全面发展。学校应景的开始了计算机课,好像是一周一节课。

头几周,计算机老师在讲台上照本宣科,我们在底下昏昏欲睡。听不懂,也没怎么见过,觉得很没意思。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轮到我们去微机室实操了。那时候我一直没搞懂一个常识,为什么把计算机叫做微机。

学校就一个微机室,在五楼顶头的位置,一共三十多台机子。我们班有五十多人,差不多得两人共用一台。进门先换鞋套,老师大声叮嘱,这东西贵着呢,别到处乱摸,摸坏了你赔不起。

记忆中那批电脑型号是286,装的还是微软DOS系统,开机后黑色的屏幕上白色的字符不停跳动,伴随着滴滴的声音。这就是我高中时代,对电脑的全部印象。

真正学会上网,要等到2003年。上大学以后,我花费“巨资”参加学校计算机协会举办的电脑培训班。一个月后,终于学会了两件事。第一,准确开关机。第二,学会上网,浏览网页。

我就是在这时候接触到天涯的。

当时社区论坛很火,天涯、猫扑,还有西祠胡同是其中的代表。03年我开始抱着图书馆借来的《海子诗选》学习写诗,写好后发表到网上。最初是在榕树下玩,结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诗友。后来诗友说天涯论坛里有个诗歌板块,有不少好诗歌和好诗人。于是,我跑过去注册了一个账号,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天涯杂谈、情感天地、体育聚焦、舞文弄墨和我的大学,每个板块里都有牛人,像老冷、信天游、中桃道人、宁财神、孔二狗、熊顿、当年明月等等。有些已经隐退,有些仍在网络上活跃。

对于我这个刚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土鳖来说,贫穷不仅仅体现在物质方面,更多的是精神贫瘠。以前除了课本以外,几乎没读过什么书,看过多少电视。那时,我们都是死读书读死书的,两耳不闻窗外事。外面的世界长什么样,外面都在发生什么,我一无所知。

到了大学,就好像人生的另一扇大门被打开,海量信息如洪水猛兽般冲进来,把我砸得晕头转向,有种觉得之前二十年都白活了的感觉。

当年的互联网远没有现在这么浮躁。当年也吵架,吵的很凶。但同时,特别多的人愿意分享自己的知识,愿意无私共享自己的智慧和经验。跟现在相比,当时上网的那批人,真的是太单纯可爱了。

在网上看到一位网友留言:我其实真的很怀念天涯,大概是那种古早的装逼氛围吧,不是现在那种炫富,是炫知识见闻。

没有经历过那些日子的人,可能不会有这么深的体会。

2005年以前,是天涯的黄金时期。自那以后,天涯逐渐开始走下坡路。等到2007年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新浪博客已经崛起,写东西的人都跑到新浪来,留守天涯的人越来越少。后来更火的微博,到现在的微信公众平台,天涯被人遗忘了,

我大概是在10年左右,几乎就没登陆过天涯社区。这一晃,又是八年时间,抗战都结束了。你不得不感叹,时间真快。

天涯活得并不好,但好歹它还活着。引用创始人邢明的话来说:海南岛的椰子树,被风刮到快贴近地面了,还能够活下来,天涯也像海南岛的椰子树一样,坚韧,顽强。

最后,祝福它吧,毕竟承载了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