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地清明,人间映秀

 青城小师妹 2022-03-07

四海求仙不见仙,口皮问破脚跟穿。

谁知道法无枝蔓,一个人心一个天。 

——《后西游记》

人未动,心念先动

早在2008年汶川地震时,我就动了故地重游的念头。只是机缘没到,一拖再拖,不能成行。我是一个没有方向感的路盲,虽说生长于首都的远郊区县,然而也是在市中心租住流连过十几年的主了,居然好意思说连一环到六环都分不清楚?!所以,接下来本小主如果说,自从地震以来,在我模糊的印象里,一直觉得汶川映秀镇与都江堰中兴镇是山水相邻、距离相近的,读者们也就见惯不怪了。


青城天下幽,几回梦魂绕

5·12汶川地震,波及了成都周边的很多州县。据可靠消息,我心中的圣地青城山也被牵连其中,“地震后,青城山道教古建筑群严重受损,屋脊、屋面全部毁坏,大部分古建筑倾斜,部分垮塌。其中,伏龙观屋脊坍塌成为危房,上清宫、天师洞也受损不轻”。1998年,2003年及2006年,前前后后我曾三次回到青城,回到这魂牵梦萦的栖心之地,每一次都是那么毅然决然,不顾一切。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每一次“说走就走的青城之行”,都是在没有充裕的条件,充分的理由,而只有内心深处的召唤,必须出发的直觉下做出的。事实证明,尽管囊空如洗,徒手入宝山,收获却颇丰,可谓不虚此行。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本小主这种平时貌似漫不经心、自由散漫,却能于关键时刻当机立断、不计得失的性格,也决定了在我的人生中,或许会丢掉一些唾手可得的现实利益、现成好处,然而总是得到的重如泰山,失去的轻若鸿毛。这么多年,穿梭在红尘滚滚、物欲横流之间,曾经夸父追日,飞蛾扑火,跋山涉水,向光奔跑。也曾柴门虚掩,深居简出,沉淀了浮躁,澄澈了真心。如此栉风沐雨,风尘仆仆,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只为人身难得,明师难逢,解密身心世界,通晓人天奥义,乐,莫过于此。不愿浑浑噩噩,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名利,蹉跎了岁月,虚度了此生。

凡人,有许多事是无可选择的,比如生死,富贵,等等。然而,在可控时空范围内,我们可以选择适合的活法,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姿态。如果说,人生是一棵树,你可以活出苍松的坚韧,根柢万仞高山,俯视一川原野;你可以活出翠柏的正直,直上九霄云外,成为栋梁之材;你可以活出白杨的通达,知冷暖懂荣枯,肆意繁茂潇洒飘零;你同样可以活出垂柳的柔美,浴风沐雨抽条吐芽,依川伴水摇曳生姿。然而,你千万不要把自己活成任人摆布的盆景,用扭曲畸形的美,徒养了别人的色眼,痛失了自己的真心。人生本不久长,却须长久之计。当不失赤子之心、不为物役,不畏人言,活得明白、坦然、自主,方道:为人一世,不负此生。


2013年,老君阁下的灾难

2019年4月2日,我们来到青城第一峰“老君阁”山脚下,安顿好住宿后,我们便在周围信步而行。这里是老君阁下的一个名为三溪村的小村庄。由于是第四次重游青城,虽然时隔已13年之久,然而对这里的大致环境,还是不陌生的。不知不觉,我们走到了五显岗那条熟悉的小路上。我记得那条路是当地村民去老君阁的“近道”,那里曾经有过很大很大的锻炼场地和完善的住宿、生活等配套设施,在大操场的上下还有很多堪称栋梁的直木参天的大柏树,最奇特的是操场上有一棵闻歌起舞的神树,在前三次游青城时,神树都在。无论听到音乐,还是拍手声,它的枝枝叶叶都会跟着节奏手舞足蹈,像翩翩起舞的仙女般。原来,神树有同人一样的感觉,都把掌声视为一种美妙的音乐,因受到鼓舞而欣喜若狂。

当我们往上走时,除了看见几处破旧衰败的农家小楼外,还惊讶地发现路边的树枝上竟然挂着一个小花圈!花圈虽小,然而出现在此处,难免令人满腹狐疑。直到走到跟前,才发现原来熟悉的建筑和景物已荡然无存,几步台阶之上,只有一面肃穆的黑色大理石墙壁跃入眼帘,墙正面刻有一行醒目的大字:“7·10高位山体滑坡重大自然灾害纪念墙” 。墙背面的文字,介绍了2013年7月10日都江堰市中兴镇三溪村五显岗(五里坡)特大高位山体滑坡的基本情况:
2013年7月8日20时起,都江堰市出现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36小时累计最大降雨量为886.7㎜。7月10日10时30分左右,中兴镇三溪村五里坡突发特大型高位山体滑坡重大自然灾害,遇难及失踪者百余人。特作文以记此事。
癸巳初夏,暴雨肆虐,高山倾颓,突降巨患。三溪村之重创,史册所罕;五里坡之巨殇,天地同悲。罹者长眠兮,青山相依;思念不绝兮,绿水长伴。由是铭曰;岷山苍苍,蜀水泱泱;思念之情,山高水长。



记事周围黑色围墙为“遇难者名录”墙,百余名遇难者和失踪人员的姓名密密麻麻刻满了整面墙壁,墙头上还遗留着被雨水洗去颜色的大大小小的花圈。细看之下,我发现墙上大半的人名已经褪去了原本的金色,然而有个别的名字却闪着新鲜的金色或红色的光泽,很显然是被人重新描摹过的。我想,这大概是出自遇难者在世的亲人之手,借此以寄托哀思吧!

对于周围的山势,我的记忆有点模糊,而同行的朋友却清晰地记得那座滑坡的大山,还边说边比划着山体的大小。我同这里的农民虽说没有太多的感情,然而我对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怀有深深的眷恋,这里有我的青春和丹心有我的新生和转折,有我的师友和挚爱。这条通往老君阁的路,途中有一条伴随山势的淙淙溪涧,还有一路依山傍水结茅围圃而居的人。我们还记得,那条路的拐弯处有户人家,那里住着一位好客的女房东,2006年那次,我们路过此处,曾经向她询问了一下房租,正赶上她炸的豆腐渣素丸子刚出锅,她热情地邀请我们品尝。尽管当时正值辟谷期间,然而盛情难却,我们便一人一个,细嚼慢咽地吃了下去。那香甜的滋味,竟让我回味了好多年!而此时此刻,人地两空,惟愿灾难发生时,吉人天相,遇难成祥……

无论如何,在灾难现场,我们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安抚逝去的灵魂:
一、新三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无上正等正觉,皈依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皈依僧无私无我。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
二、开示:放下万缘,融入光明,不生不灭,寂静安乐。
三、回向:宇宙和谐,世界和平,人类和美,万物和乐。


记得06年6月的一天,我们在天还没亮时,就摸黑从这条路向老君阁出发了。而这回一座山都凭空消失了,所有的人、动物、植物和建筑等,在瞬间就被深埋在地下了,让人如何不感慨世事无常、人命微浅!我们又在周围转了一圈,发现在山体滑坡附近,只有正对着124大院的台阶上面不远处,还有一户人家的平房毫发无损。我们走过这座房舍,没看见人,却见到鸡笼里养着几只鸡,冷不丁,一只大公鸡亮开嗓门打起鸣来,把我吓了一跳。我一脸懵逼地问:“什么情况?这大下午的,是雄鸡报晓?还是半夜鸡叫?……”对此,大公鸡不予理睬,继续“喔喔喔”地唱着那首“旭日东升”的歌。


人,千万不要死于麻木

回到住处,我上网百度了一下相关报道,没想到当时各大媒体都有发布,只是自己没有注意到这则新闻而已。不过光是浏览网上的相关视频、图片,已经让我感觉到当时的情形实在是太惨烈了,简直惨不忍睹!后来,我们去拜访当地一个老朋友,才知晓其中不为人知的细节:第一点,关于遇难者人数,实际上不止百余人,这个你懂的……第二点,事实上不仅是整座山体滑坡,还有深不见底的地陷,据说,上清宫门前一棵千年银杏树掉进去,就连树梢都看不见了!第三点,就是我最想说的:拒绝麻木,保持敏感,别让习惯害死你!朋友说,灾难发生之前,连续下了九天雨,暴雨倾泻,导致河水暴涨,道路过水,山体酥松,人们几乎只能待在家里,无法出门。一种不祥的气氛笼罩着周围的一切。7月10日的早晨,一位在老君阁扫地的老太太早起洒扫时,感觉到了大地的晃动,心里一惊,顿觉不妙,(大概是预感到了地震吧,毕竟距离5·12汶川地震发生不过五年,而距离4·20雅安地震才不到三个月。)便立即放下扫帚,急忙从山上顺路而下,挨家挨户通知了依山而居的人们,告诫大家可能有灾难要发生,希望大家能够做好准备,最好离开这里。然而,所有的几十户人家居然集体麻木不仁,没有一个人相信她的话,照常慵懒地呆在家里,等待天晴。直到当天10点半,灾难发生,大地塌陷,山体滑落,活生生被埋进万丈深渊里,整个世界陷入了死寂。

据说,最惊悚的一幕是这样的:那天上午10点半左右,刚好有两辆满载游客的大巴车驶入这段山路,正在此时,滑坡和地陷发生了!前面的大巴车开着开着,突然就没影儿了……这诡异而凶险的情形,被紧随其后的司机看在眼里,幸好他反应及时,立即刹车后退,才幸运地保住了全车人的性命。当时,还有两位到此避暑的友人住在上面的农家院。朋友说,他感觉情况不太好,曾经打过两个电话给他们,让他们最好离开山上到下面去,然而侥幸和疏忽已然成为一种习惯。当人心灵麻木了,其外在表现就是“自我封闭”,万事不入耳目,于不知不觉中屏蔽了外界的一切信号,接收不到他人及大自然给人类发出的任何警示。2013年,距离汶川地震仅仅五年时间,那根“警钟长鸣”的神经就失灵了?还是说,之后的几年,四川的绵竹、彭州、雅安、乐山、九寨沟等地频繁发生地震,人们已经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吗?

红尘如睡千秋梦,半掌乾坤枕上空。可知,醒着的人在天堂,睡着的心在地狱。如果人们没有学会反思,弄清前因后果、来龙去脉,那么再大的灾难,再多的生命和鲜血,也无法唤醒一个梦魇的灵魂。万不可用一句“都过去了”敷衍了事。因为,只要人类一天不醒觉,一天不改变贪婪、仇恨和嗜血的思维定势与行为惯性,现实就将不厌其烦地再次翻唱过去的老唱片,悲剧就会换一批演员和观众重新上演。你可以闭上肉眼,但一定不要闭上心眼。你要24小时保持醒觉,惟有醒觉,你才能和不眠不休、周而复始的大道同步,不至于错过大道之母告诉你的每一句悄悄话。


清明那天,我们去了映秀

赶在清明之前,到达四川,首要做的就是去汶川祭奠亡灵。清明节,我们准备去映秀镇地震遗址。赶到都江堰客运中心时,已经是中午了。到窗口买票,才知道没有直达车,还要到水磨镇换乘。直到这时我才略微意识到自己对映秀镇同都江堰的距离估计得有点偏差。因为考虑到坐大巴时间或许来不及,我们就叫了网约车。上了“滴滴”,听司机一说,才知道汶川根本不属于成都市,要走川藏线出成都到阿坝壮族羌族自治州,汶川隶属于阿坝州,而映秀是汶川县的一个镇。搞清楚这些州州县县的隶属关系,对一个没有地理概念的主来说,还真是一件头疼的事儿。一路上,“滴滴”司机很“热情”地向我们介绍沿途风景和民俗,刚好这一天是都江堰一年一度的“清明放水节”,据说今年很多外国友人都来过节了。当车子行驶了相当一段路程时,司机突然说:“单程要加收30元费用,因为返程拉不到人要跑空。”我心里“咯噔”一下,第一感觉就是被黑了,这是玩套路啊:路程远怕跑空可以理解,可是为什么开始不说、半路才说呢?还是朋友反应快,说:“那我们回来也坐您的车,不就行了吗?”司机一听,答道:“那可以。”

我们走的老川藏公路,沿着岷江向青藏高原东南缘的阿坝州行驶。其间,路过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大坝,还路过了成都紫坪铺水库,并遥望了一下新都汶高速。快上高速时,司机征求我们的意见:“是走高速,还是走老路线?”我一听说走高速自己交过路费,立马决定选择走老川藏线。老川藏线走的都是盘山路,忽左忽右,绕来绕去,再加上我的心思不在看风景上,因而感觉路途似乎特别遥远。不知过了多久,终于到达目的地了,车费99元。司机说,来一次不容易,嘱咐我们好好玩,玩好了给他打电话。我们“嗯”了一声,走进了“5·12 震中映秀”。
映秀地震遗址
映秀镇地处阿坝州南大门,距成都78km,是进出九寨沟、卧龙、四姑娘山的必经之地,是重要的交通要道。
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大地震,随后几天多次发生强烈余震,映秀镇是震中和重灾区,全镇大部分房屋倒塌,到处山体滑坡,造成停水、停电,通讯、交通中断。到14日下午,仅有2300多人生还,并且有1000余人伤势严重。救援队全力抢修公路,并空降大批人员进行救助。
5.12汶川地震震中,映秀地震遗址位于映秀镇百花大桥之上的牛眠沟口、莲花心至漩口镇的蔡家杠村。汶川地震从这里开始撕裂大地,伴随恐怖的巨响,几百万立方米的岩石碎块从陡峭的山崖上倾泻而下,造成汹涌的岩石流,顺山谷呈之字形;几大沟谷两侧山体,形成长达近3千米的岩石流和9处山体击打面的震源景观。原牛眠沟被瞬间添高30米。
汶川地震中,都汶公路全线80%的道路被损毁,10余千米的路段被崩塌的山体完全覆盖,50余座桥梁受损,7座桥梁完全垮塌,数十处山体滑坡。 
汶川县映秀镇路口,矗立着一块写着“5.12震中映秀”几个大字的巨大石头,几个大字格外醒目。这块巨石是地震时山体崩裂滚下来的,如今成为震中映秀的标志性路牌。


映秀地震遗址是免费开放的。进入参观游览区域后,有三三两两的临时导游上前询问我们是否需要讲解,都被我们一一拒绝了。由于灾难现场不适宜拍照,会惊扰或拍到逝者的灵魂,因而除了在“滴滴”上录了一段风景外,参观时就没拍照了,相关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地震遗址主要有两大部分,其一是映秀镇漩口中学遗址。
漩口中学是阿坝州的一所重点中学,校址原在汶川县漩口镇,因修建紫坪铺水库拆迁,2006年才搬迁至映秀镇。也就是说,地震发生时,这所总投资6500万元的中学才建成两年,还是一所新学校。学校占地3.3万平方米,有学生1527名、教师133名,地震共夺去了55条宝贵的生命,其中学生43名、教师8名,职工2名、家属2名;重伤者29人,其中学生27名、教师2名,其中3人被截肢;12名学生成了孤儿;还造成了21个单亲家庭。


在学校大门正对面,坐落着5·12地震遗址的标志性景观《汶川时刻》记事钟。这是一个硕大的石刻纪念表盘,时针和分针构成深刻的裂痕将地震发生的时刻凝固:下午2时28分。学校进门处有卖菊花的,5块钱一枝,我们买了两枝,然后在纪念时钟前,同样为所有在汶川以及过往诸多灾难中逝去的圣灵皈依,开示,回向。祈祷完,献上鲜花,跟着参观的人流环绕学校一周,在东倒西歪的教学楼、图书馆、会议室、宿舍楼等处,有导游在为其他游客讲解这所学校的前世今生,还有师生们奋力自救、互救以及外界驰援等让人泪目的感人故事。

应该说,相对于总体伤亡惨重的映秀镇而言,漩口中学的集体伤亡比例可以算是最小的,而且新校舍的受损程度也是相对较小的一处。尽管如此,直面满目疮痍的灾后现场,对于我们这样没有经历过地震的人来说,依然有一种巨大的冲击力,让人感觉到了不小的震惊和疼痛!而最让我们唏嘘不已的是,导游指着马路对面的一座不太高的小山说:“那就是有名的'万人坑’!”因为当年死难者人数高达八九千人。掩埋尸体就成了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时值5月初夏,天气越来越热,尸体腐烂就会有细菌滋生,如果造成疫情蔓延,大灾之后出现大疫,后果将不堪设想,这天大的责任谁又能担待得起呢?有鉴于此,抗震指挥部当机立断:就地掩埋!于是就有了这个一层尸体一层石灰的“万人坑”,即5·12遇难者公墓。


穿过马路,我们参观了地震遗址的第二部分:5·12遇难者公墓及地震遗址博物馆。刚走到上山的台阶处,一位卖菊花的老婆婆就迎上来,问我:“买花不?”我问她:“多少钱?”她说:“十元。”一束有两朵花,我掏钱买了一束,拿起花刚要走,她又从我手里把花抽走并折断一半的花茎,然后还给我。我一看就不干了,怎么能用半枝残花祭奠亡灵呢?老婆婆解释说,是怕别人捡回来继续卖。不管什么理由,我都不答应,强硬地要求她必须换一束,老婆婆无奈地只好从了我。这时,一个十岁左右身材精瘦的小姑娘也凑上前来,让我们再买一束花,我摇摇头:“不要了。”她就赖上了:“阿姨买一束嘛!阿姨买一束嘛!……”老婆婆都看不下去了:“人家不买了!”谁知小姑娘不依不饶,我们沿着台阶拾级而上,她就一直跟着我们,在我耳朵边,不停地絮叨着“买一束吧,买一束吧”的话,估计她得跟了有“二里地”了吧,我被缠得不要不要的,终于掏钱买了花。朋友冲我扬扬嘴角,笑得很是意味深长,那表情似乎在说:人家小姑娘猜准了,缠着你准保没错,呵呵……

行至山上,我们祭拜了遇难者公墓,再次为所有亡灵皈依,开示,回向,然后绕行一周,最后参观了地震遗址博物馆,看了与各种地震、救援相关的图片,纪录片,模型,装备,工具,衣物,遗物等等。而给人视觉和心灵冲击最大的就是纪录片的镜头里记录的摧毁一切的可怕力量:洪水瞬间吞没生命,飓风轻易拆毁建筑,地震时高架桥像小树枝节节断裂……可见,只有在灾难、疾病、生死等事实面前,狂妄自大的人类才于片刻恐惧无助中感觉到自身的渺小与卑微。人与万物,多是生时弱小,死时卑微,只有深刻而彻底的觉醒,可以让人生而尊严、死而尊贵。因为生命中那一束觉悟之光,穿透生死之门无碍。我相信,一个真正活明白的人,面对死亡也不会惊慌失措。所以,生而优雅,不如老而优雅。老而优雅,不如死而优雅;仪态的优雅,不如心灵的优雅。心灵的优雅,属于觉的灵魂。

2008年5·12 ”汶川8.0级特大地震,震惊了世人;2019年清明节的映秀之行,了却了我11年前的一个心愿。


一个以灵魂为调儿、以笔尖歌唱的人,感谢您聆听!欢迎点赞、收藏、转发及评论。愿以文为丝,穿起三生三世善缘。


♡ 《流浪地球》:在阳光灿烂的日子,起飞!

♡ 小白:其实你不懂我

♡ 新时代“济世灵文”

♡ 无为,一树繁花一树果

“当下”这首诗,你读懂了吗?

♡ 忍耐是一生的修行

♡ 人心思火,久而体热

♡ 中国人的“良心”信仰

♡ 它说:因为你,今天是个好日子

♡ 只见性,不看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