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基础 | 隶书纵览-宋元明清篇

 朝歌淇水悠悠 2022-03-07



1、序


       隶书作为五大书体中承上启下的书体,从战国直至明清,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化过程。
        古隶的质朴烂漫,汉隶的异彩纷呈,晋唐的平淡,宋元明的靡弱,清代的张扬。附带了各个时代的对书法艺术和审美的信息。

        关于隶书的定义,不同的《说文解字》注中大多数从“隶”字本意解读,认为隶书是小篆书的一种辅助字体。这一说法颇为可信,汉以前,隶书几乎没有在铭文,刻石等官方场合出现,大多数为下层官吏使用。可见隶书的产生是以便于书写为目的的。

        隶书自产生起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秦举全国之力,统一文字,推行小篆,由于统一时间短,小篆很快就被隶书取代,反而成就了汉隶的辉煌,东汉时期的隶书趋于成熟,尤其是东汉后期,刊石立碑之风盛行,大量碑板和摩崖石刻出现。官方也将这一时期成熟规范的隶书定为通用书体。这时的隶书,已经脱尽篆书的约束,笔画由象形变为符号,汉字的基本笔画已经形成。但随着晋唐书法盛行,各种书体都登上了历史舞台,隶书也逐渐没落。直到明末清初,随着《曹全碑》等一批汉碑的发现,隶书才又得以复兴。

        隶书上承篆籀传统,下启魏晋字体演变之门,对后世书法影响不可小觑。由史入手,知其所以然,希望我辈将隶书书法再次发扬光大。

2、质朴烂漫的古隶(战国~西汉)


3、风格各异的汉碑


4、魏晋的变法之门


5、隋唐的传承


6、灯火相传的宋元明


        宋元两代四百年,宋人重行草,而隶书取法受限于蔡邕的《熹平石经》,成就不高,所幸金石学兴起,书法学习提倡“篆隶修养”,对隶书的传承有深远的影响。

        明代近三百年,仍受宋元影响,虽有董其昌、文徵明等书家,但隶书并无突破。

        6.1、宋

        宋代隶书当首推晏袤。晏袤为山东临淄人,曾任南郑县令。善书法,隶书直入汉室,是汉代摩崖隶书体的传薪者。传世作品有《晏袤释鄐君开通褒斜道》、《晏袤释潘宗伯、韩仲元、李苞通阁道题名》、《山河堰落成记》。

        另外传世能见到的宋代隶书碑刻有乾德四年郭忠恕书《三体阴符经》,端拱元年沙门云胜书《新译三藏圣教序》,至和三年(王洙书《范文正公神道碑》,司马光书《王尚恭墓志》(石现存开封市博物馆)。

        余复隶书墨迹《题燕文贵秋山萧寺图》

       《新译三藏圣教序》 端拱元年(988)沙门云胜书

图片

        《范文正公神道碑》,《范仲淹神道碑》,又称“褒贤碑”。欧阳修撰文,碑额由宋仁宗亲篆“褒贤之碑”至和三年(1056)王洙书。

图片

        《王尚恭墓志》全称为《宋故朝议大夫致仕王公墓志铭》,于1936年在洛阳北陈庄出土,刻于宋元丰七年(1084)。宋代名臣范仲淹之子范纯仁撰文,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书丹,李稹镌刻。石现存开封市博物馆。

图片

图片

       《晏袤释鄐君开通褒斜道》,南宋光宗(赵惇)绍熙五年(1194)刻,南郑县令临淄晏袤书。

图片

        《晏袤释潘宗伯、韩仲元、李苞通阁道题名》,南宋庆元元年(1195)。

图片

图片
        《山河堰落成记》刻于绍熙五年(1194)。

图片

图片

        余复(福建宁德古田人,字子叔。生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二年(1152),卒年不详。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庚戌科状元。)隶书墨迹《题燕文贵秋山萧寺图》

图片

          6.2、元


        元代的篆隶书法,有其独特的审美标准和书写技法,最重要的特征是篆隶书法开始纳入文人书法的轨道。

        吴叡(1298~1355)隶书离骚全文,可作为硬笔书法隶书范本。

图片

        顾禄,隶书墨跡赏析《诗帖》纸本,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图片

图片

        石岩,字民瞻,隶书《跋仇远自书诗》

图片

          6.3、明


        明代文人士大夫阶层,是追求和缔造最为脱俗雅致生活的审美家和鉴赏家。闲情与逸致、风流与倜傥、温柔和隽永,成为文人生活中灵动的“闲赏生活”。帖学体系的艺术特征,更适合他们的审美情趣

        在这样的审美风尚的前提下,金石考据,汉魏风骨少人问津,隶书不具备赖以发展的时代环境与土壤,只是一定范围的实用书体、擅隶书者廖若晨星。

        《谢安像赞》卷,徐兰书于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

        杨士奇(1366~1444)隶书《杏园雅集序》,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

        沈度(1357~1434)《归去来兮轴》

图片

        文征明(1470~1559)《隶书千字文》

图片

        宋珏(1576~1632)《隶书羼(音灿)提居士诗轴》

图片

7、清隶书的风韵


        明末清初书家大都写隶书,虽称习汉碑,其实书风更近唐隶,但这股独特风韵,在清代喷薄而出。

        清朝隶书的兴盛,大致有两条线,其一书法领域内的自醒自觉;其二是文字训诂和典章制度的考据之学对隶书的推波助澜

        郑簠(1622~1693)

图片

        林钟潢(道光年间人)

图片

        汪士慎(1686-1759)丁处士题松涧草堂诗图片

       金农(1687~1763)

图片

        郑板桥(1693~1765)

图片

        高凤翰(1683~1749)

图片

        邓石如(1743~1805)《张子西铭》

图片

        桂馥(1736~1805)

图片

        黄易(1744~1802)《朱子家训》

图片

        伊秉绶(1754~1815)节临《华山碑》立轴

图片

        何绍基(1799~1873)《临张迁碑》

图片

8、历史等待今人续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