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高效分析问题?

 普通谭 2023-09-27 发布于广东

1.以第三视角察之。

旁观者清,问题即答案;当局者迷,答案变问题。

如若此问题牵扯到个人的立场与情绪,则容易一叶障目在问题里兜兜转转,此时可以第三视觉察之:

“如果事不关己,此问题应如何客观看待?”

继而“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则显而易见。

内心明澈,问题和答案往往相共存。

2.找出核心,透过现象看本质。

很多问题看似剪不断理还乱,实则当你捋清思绪,找出问题的核心,就会通透明澈。

譬如:

(1) 无法读懂他人忽然转变的态度与行为。

就要知道人人都是利己的,从这个角度为核心分析,再以利他的原则去相处,东风则能为己所用。

(2)无法深入人际关系。

很多时候是过往历史造成了“受害者心态”,习惯性负面预设人际关系.

这个问题的核心点则在于:

明晰过去是过去,当下是当下,过去不能变,当下是新生,试着把内心放柔和,在设好内心沟通底线的同时,相信对方值得被真诚对待,以双赢为核心去交流,人际关系则会顺遂如意。

(3)以他人评判度己之斤两。

有些讨好型人格人习惯无底线付出,实则是因为内心匮乏,希望获取他人肯定以证明自身价值。

因此,这个问题的核心点就在于充盈内心上,而非盲目讨好上。

当你能从一个问题中找出核心点,无需苦思冥想亦能四两拨千斤。

3.通过当下看未来。

当下是每一个未来的相互链接,有些问题牵扯到未来的,可观察当下以探一二。

就如:

(1)     看一个人能否有成就。

不要看他吹嘘了什么,而是看他当下做了什么?有哪些经历作为背书?哪怕未来不可知,当下也能有伏笔。

(2)     看一个项目能否突出重围。

不要看浮夸介绍与外衣,要看它当下根基如何,可持续发展性如何。

(3)     看自己能攀到什么位置。

不要妄念自己日后如何所向披靡,而是脚踏实地度量自己的斤两,想想在毫无运气加持的最坏情况下,能去到什么位置。

关乎未来的问题,只有看清楚每个伏笔千里的当下,才能捋清思路。

4.放下惯性依赖,重设思维体系。

当一个问题有思维模式行不通的时候,大多因为人是物非,外部环境日新月异。

这个时候就要放下自己过往的所谓头衔、经验、身份、年龄,重设思维体系:

  • 以小白之心请教专业人士。
  • 不人云亦云,手动搜集最新资讯。
  • 设好犯错底线,敢于体验新路径,并结合自己经验来修补纠正。

唯有与时俱进,峥嵘历史才显得意义非凡,因为旧人不懂的你知道,新人缺乏的,你也有,新旧结合,能更立体客观地分析问题,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明路。

5.以史为镜,太阳底下无新鲜事。

(1)以他史为镜。

既然大家都是凡人,问题自然有一通百通的相似性。因此可请教曾遇过相关问题且成功解决的同道中人,参考其经验与路径。

(2) 以己史为镜。

人人都会有重复犯错的bug,看看自己过往有无遇到过相似的问题,客观分析自己的弱点,并且想想当时是如何解决的,好则仿之,坏则弃之。

(3) 以书史为镜。

这本书最好是大浪淘沙下来,未经人工过度修饰的原著,如此这段历史才能减少主观性,让你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解决方法。

但也要注意第四点提到的“日新月异”,将自己的问题代入要明晰外部条件的变迁差异,才能更好地做到以史为镜。

6.妙笔生花,分析利弊。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若问题有多种解决方法,可将它们记录下来,分析利弊:

  • 它们各自的优劣势是什么?
  • 以自己的能力,更能接受、把控哪种?
  • 如若它没有损人不利己,放下非黑即白的好坏判断思维,哪种让自己受益更多?

如此,答案更容易一目了然。

7.以结果为导向,逆向思维。

分析一个问题,并想得到一个满意答案,就要考虑到它最终可能会产生的结果,并以这些结果为根据逆向思考:

  • 这些结果,这个答案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 是,可实施的路径有哪些?要承担的风险有哪些?
  • 不是,那就及时止步无需庸人自扰。

如若只看着眼前一亩三分地,只是为了分析而分析,没有看到分析背后有无意义,哪怕分析得头头是道仍会迷失归途。

很多时候,最远的路也是最近的路,把目光放远,才能集中能量在有意义的分析上。

要高效分析问题,除了以上,还得自己亲自下场试试水,去经历体验,有所反馈,查缺补漏,升华思维,如此过后才知道水位高低,不然就是毫无根基的空中楼阁而已。

以上分享,望能照亮你。

爱你,加油❤



喜欢本文的话请帮忙点亮右下角的“在看”
你的鼓励是我持续为爱发电的动力哦~


作者简介:
缪斯谭,
个人成长导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