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亚凌随笔:当孩子遇到流浪猫

 亚凌的文字作坊 2022-03-08
【张亚凌,笔名江小鱼,《读者》等签约作家、专栏作家,渭南市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会员。数十篇散文、小小说被选入中、高考试卷及各种模拟卷,收录进寒暑假作业及多种课程辅导资料。出版散文集《回眸凝望》《心似花开》《时光深处的柔软》《岁月,芬芳了记忆》《草也有自己喜欢的模样》《有多深爱就有多美好》《为你摇响一串风铃》《努力,只为不辜负自己》《味道》《张亚凌散文精选》等,家庭教育专著《非暴力沟通·为何家会伤人》。作品曾获“叶圣陶教师文学奖”“杜鹏程文学奖”“首届谢璞儿童文学奖”“全国儿童文学创作(短篇小说)优秀奖”等奖项。】

当孩子遇到流浪猫

张亚凌

“它咋成那样了?”孩子指着一只跛足的流浪猫问我。

“就是那样。一只流浪猫,什么情况都可能遇上。瘸腿啥的,很正常。”我若无其事地说。

“它咋成了那样?”孩子继续追问。她问的可能是那只猫脏兮兮的样子吧。

“就是那样呀。”我的回答里加进去了“呀”,流露出对她追问某些基本常识(流浪猫的处境本身就很糟糕)的不耐烦。

“咋是那样?”孩子拽了拽我的衣襟,不罢不休地问。

与缺乏常识的小孩沟通太费事了,我聪明地转移了话题,对她说:“咱去超市,给你买好吃的,好不好?”

“它的腿那样,还脏成那样,它是猫咪呀!”流浪猫已从眼前消失了,可怜的样子却留在孩子心里。

即使我把她拉进超市,即使她的小手已经摸着小食品漂亮的包装袋,她还在念叨:“姑姑,咱去'宠物天下’买些吃的给它吧。”

我蹲下来,双手搭在孩子肩上,很认真地说:“买了,也找不到它的。即便找到它,你也不能解决所有流浪猫的问题。”几乎同时,我突然被一种感觉击中——我竟已如此冷漠麻木!当我无力改变某些非仁爱的境况时,我只能自欺欺人地说:那只流浪猫的处境“本应如此”“只能如此”“实属正常”;而且,在此期间,我的心没有丝毫波澜,风平浪静;同情,遗憾,自责乃至悲悯,荡然无存。

孩子的问话,让我突然洞察了这一切:只要是流浪,人与动物是一样的,居无定所,食难果腹,心无所依,一切遭遇都是意料之中的。孩子尚且不知生命的神奇与可贵,却明白生命要被善待。柔软的心,割舍不掉怜悯,才会对路遇的一只流浪猫念念不忘。

不懂常识的孩子,让我汗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