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太阴病辨证纲要和太阴脏虚寒证——附思维导图

 道之中 2022-03-08



273

条   


   

   

   

   

原文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273)

注释

胸下结硬:胸下即胃脘部,指胃脘部痞结胀硬。

这段主讲:太阴病提纲证及误下后的变证。

讲解

主症和病机:腹满,时腹自痈,是脾阳脾气虚弱,运化失司,寒湿内盛,阻滞气机,气机不畅所致,其特点是腹满伴有隐隐作痛,绵绵作痛,喜温喜按,得温按后腹满腹痛可以缓解。呕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是由于脾阳、脾气虚,运化失司,进而导致升降紊乱所致。浊阴不降,胃气上逆则吐;清气不升,寒湿下注,则见自利,所谓自利,是指没有用过泻下的药物,病证本身自发出现的下利。“自利益甚”的含义有三:一是言如果不及时治疗,其下利就会越来越重,这是因为越下利,脾阳越虚,脾阳越虚,下利就会越重的缘故;二是言呕吐和下利相比较,则以下利为甚,因为呕吐责之于胃气上逆,下利责之于脾不升清,今太阴脾家虚寒而见吐利,自应以下利为主。三是盲其腹满、腹痛、食不下等症,皆随着下利的加重而加重。这是因为,随着下利的加重,脾阳脾气也就越虚,因此所伴随的虚寒性腹满、腹痛的证候也就越重。脾脏虚寒,纳化失司,则饮食难下,所以说“食不下”。当以温中散寒,健脾燥湿为治。

误治变证:若将本证之腹满、腹痛误作里实的可下之证,而妄投攻下,必徒伤脾胃,中阳受损,寒湿滞留,结于胸下,就可能导致正衰邪实,胸下结硬的变证。

鉴别:本证病变责之于脾阳脾气虚,吐利并见,而以下利为主;吴茱萸汤证病变责之于胃寒气逆,吐利并见,则以呕吐为主。


   

   

   

   

配图


277

条   


   

   

   

   

原文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277)

注释

脏有寒:指脾脏虚寒。

四逆辈:《医宗金鉴》曰:“四逆辈者,指四逆、理中、附子等汤而言也。”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作:“宜服理中、四逆辈”。

这段主讲:太阴虚寒下利的主症、病机及治则。

讲解

主症和病机:自利不渴,为太阴脾阳虚衰,运化失司,寒湿下注所致。其下利属虚属寒,故口不渴,这是判断脾虚寒下利的辨证依据之一,从而可与热性下利伴有口渴者相鉴别,也可以和少阴虚寒,津液不化所致的“自利而渴”相鉴别。本条与第273条太阴提纲证合参,可知前条中“自利益甚”,必以口不渴为特点,两条结合起来,则为太阴病脾脏虚寒证的完整的临床表现。

当温之,宜服四逆辈,为其治法。温是指温中散寒,健脾燥湿。四逆辈者,包括理中、四逆类方剂。在这里为什么不直接说某某汤主之?因为太阴下利,自利益甚,随着下利的加重,病情就可能由开始的太阴脾阳虚衰,逐渐发展至脾肾两虚,最后就可能导致少阴下利。因此在治疗上就应当视病情的轻重程度,斟酌用方,轻则宜理中汤(丸),继而则用理中汤加附子,再重者,则直接用四逆汤,甚至用通脉四逆汤等化裁。由此可见,太阴病宜传少阴,也提示,临床应当根据病情的缓急轻重灵活选方,而不可刻舟求剑,固守一方。

鉴别:太阴下利为脾脏虚寒,运化失司,寒湿下注所致,故其下利多为大便稀溏,伴有口淡不渴、腹满和脘腹隐痛、喜温喜按、全身乏力、苔白润滑、脉迟等;少阴下利为肾阳虚衰,命火不能温煦脾土,腐熟无权所致,下利多为完谷不化,伴四肢不温、畏寒怕冷、腰疼膝冷、面色少华、舌淡质嫩、苔白滑、脉沉微或脉微细等,而且由于肾阳虚衰,气化失司,津液不化,于是就会伴见口渴,但这种口渴毕竟属于虚寒,因此常是喜热饮而不多饮;阳明下利,是阳明里实,燥热下迫大肠所致,故其下利臭秽,多伴有身热、烦渴饮冷、腹满痛、苔黄燥、脉沉实等实热内盛之象。

理中汤是温中健脾止泻的名方,方见“霍乱病篇”。


   

   

   

   

配图

01

思维导图


       

       

为了方便大家记忆,特意做了张思维导图供大家学习和理解。


       

       

高清导图加小编微信进社群获取

02

漫画说伤寒论


       

       

点击此动图进入漫画版伤寒论


       

03

漫画说金匮要略


       

       

点击此动图领取《图说金匮要略》PDF高清原版


       

0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