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继恩】​放 小 场

 西岳文化 2022-03-08

作者\郭继恩


点点滴滴忆下乡之11
放 小 场

春天到了,气候转暖,沙窝里渐渐显露出绿色。母羊们也都分娩了。刚出生的小羊羔正在吃奶,离不开妈妈,可又没有体力随母羊外出,于是,羊倌们便在沙地上插上些黄毛柴,草创一个羊圈,将这些小家伙圈起来,等他们的妈妈吃草回来,再给这些小东西喂奶。这种把母羊和小羊集中起来,单独管理的方式叫放小场。

圈里的这些小羊羔子活泼可爱,调皮捣蛋,实在叫人操心。他们刚出生不久,任啥不懂,见什么都好奇,都要啃上几口,甚至还学大羊的架势,互相抵上几仗。尤其彼此嬉闹,又舔又咬,免不了将羊毛团吞下,卡在喉间,既咽不下去,又消化不了。拼命挣扎间,小羊倌及时救治,硬生生掰开羊羔的小嘴,将毛团夹出。转瞬之间转危为安;而有些小羊羔则因为吞咽太深而无法取出,一阵痉挛之后丢了性命。

处理这些刚刚噎死的羊羔,小羊倌驾轻就熟:剥皮,剁蹄子,开膛去下水,干净利索,一气呵成。小小的羊羔,剁吧剁把,连通四肢也就十几块。锅里倒油,“滋啦啦”一炒,撒些盐,少加点儿水,略炖片刻就能出锅。小羊倌把这称为“宰羔子”。

宰羔子既干净又没有膻气,鲜嫩无比,尽管没有什么调料,但香喷喷的,好吃极了。咬到嘴里似乎不用怎么咀嚼就已经化了,即便没牙的老人,也能轻松享用,是货真价实的极品佳肴。和宰羔子比起来,现今市面上吹嘘的什么羊羔肉,简直就是残次品,豆腐渣!快扔了去吧!

归来的母羊一溜小跑,他们惦记着饥饿的孩子,而圈中的羊羔则望眼欲穿,急切地盼望着妈妈尽早归来,所以一旦圈门打开,小羊们便蜂拥而出,冲向自己的妈妈。一时间,母羊呼唤孩子,小羊寻找妈妈,彼此应答,响成一片。不过很快静了下来。小羊羔贪婪的吸吮着妈妈的乳汁,母羊则不时转头注视着心爱的宝宝,那种温情,那种慈爱,那种母子天性,令人感慨。

夕阳落入地平线,天色向晚。羊圈渐渐沉寂。天黑了,旁边的帐篷里透出昏黄的灯光,劳作了一天的羊倌们,拉开铺盖,准备睡觉。夜幕笼罩下的沙窝,凉凉的,静静的,它,也要休息了。

2015年10月15日,郭继恩于山东日照
补充:

秋天来了,气候渐渐转凉。自由自在游荡在沙窝里的骆驼们,个个吃的膘满肉肥、驼峰坚挺,又加浑身驼毛长齐,完全掩盖了夏天那一身丑陋的黑皮,尤其那些正当盛年,正能出力的骆驼,无拘无束,游荡半年,浑身颇添几分野性,此刻显得分外威猛雄健。

随之,生产队指派驼户们(即放牧骆驼的社员)按照规定的数量,挑选那些身强力壮的骆驼,组成驼队,开始干活。

挑剩下的这些骆驼则继续在沙窝里游荡吃草,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骆驼妈妈,还带着它们亲爱的宝宝。

管理这些挑剩下的骆驼,也叫放小场。放小场的这些驼户们,每天都得背着干粮带着水,分头出去巡视,晚上回来碰头汇总。如果看到了自家的全部骆驼且未见异常,则皆大欢喜;假如一连几天都未能见到某一头或某几头骆驼,那就是问题,那就得不辞辛苦多跑路,务必将他们全部找到,跑远的骆驼还要赶往近处,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要求。

在自然界,只要是带毛的动物,恐怕都会随着气候的冷暖增减自己身上的“衣服”。炎热的夏天,骆驼们浑身的毛,脱得干干净净,一个个光溜溜的,只剩黑不溜秋一张皮,完全认不出张三李四还是王二麻子(骆驼都是有名字的),丑陋极了!而这些渐渐脱落的驼毛,却是要求驼户们认真回收的:一头骆驼上缴五斤,这是生产队的硬指标,完不成?那是要扣工分的!所以驼户们即便在路上,偶然见到草丛里挂着一簇驼毛,也会毫不犹豫的弯腰捡起,摘干净草末,小心翼翼的收起来。我就亲眼见过一个家伙撕扯骆驼吊在身上随风飘动的一团驼毛,不小心被骆驼抬腿一蹄子,好在骆驼蹄子肉垫够厚,没有踢断他的小腿。当然,一头骆驼五斤驼毛的指标,是否宽松?放小场的怎样执行?没有调查,不能胡说。

总之一句话:骆驼是散放的。所以,骆驼放小场还是挺辛苦的。


2022年2月22日郭继恩于上海临港


作者简介:郭继恩,男,汉族。1946年农历腊月初七,生于山西长治。1954年在甘肃入学,曾就读于夏官营、甘草店、兰州、打柴沟、武威、黄羊镇、古浪,1966年高中毕业于甘肃省古浪县第一中学。文革在校两年后,1968年底到古浪县裴家营公社元庄大队廖家井生产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971年8月,招工到天水铁路电缆工厂,1998年退休,现在上海临港女儿家闲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