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顺有话如是说:关于“认恩推过”的内容(讲于2020年5月29日)

 惟虫能天 2022-03-08

心语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君共修,同登善域。

/ 聆听感悟 * 点击音频 /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冒认恩德、推诿过错。为人重在诚实,老实人才能常在。如若恩惠非从己出而冒名自认,过错实出于己却推脱,这是瞒不住任何人的。一旦真相大白,别人不但不会原谅,反会更加痛恨他的狡诈,必然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若言一般人如此做,负作用尚不可低估的话,为官者有此恶习不仅影响会更坏,所得果报也会更加悲惨。反之,那些不仅不冒认恩德,而且将功劳记在他人身上,不仅不推诿过错,而且主动地为他人承担责任,这样的人不仅会得到大家的尊敬,还可能会被委以重任。


下面讲几个小故事。一个故事说的是,古时候兴山县的县衙里,有一县吏很会骗人,县官每次施人恩惠时他就说,“这完全是我向县官美言的力量啊!”县官若饶恕了某个人他会说,“这都是我替他讲情的功劳啊!”凡县衙里推行的不错的政令,他都会吹嘘说这是自己所施的恩惠。后来县官犯法出了事,上级长官就把他和县官一起抓起来查办。说县官全听你的,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你主使的,所以你难辞其罪,竟把他给鞭打致死了。


第二个故事说的是,宋朝的王曾当宰相时,凡有人请托他升官派任的事情,他严词拒绝,但会秉公办理,仗义执言。有的事情办成了,他也绝口不提。他的晚辈说,你为什么不让他们知道呢?王公回答说,任用贤才乃为皇上指示,若让他们知道,不仅是偏袒私人感情,而且是在谋求自己的恩惠,这怎么能行呢?


第三个故事说的是,明初重臣夏原吉,当年在朝任职,下面的衙役污损了文书,论罪会很重。为了保护下人,原吉入朝请罪,说是自己小心污损了文书。皇帝不仅没有追究他的责任,反而为他的诚实所感,对他更加看重了。后来夏公做到了尚书。

(得荣思辱,居安思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