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则悌: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摘自《我读弟子规》)

 惟虫能天 2022-03-08

作者心语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君共修,同登善域。

(骨气)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前几次讲的是“入则孝”,即子女在家里主要是做好孝敬父母的事情。从今天开始讲“出则悌”,即子女不仅在家里,包括走向社会,如何处理好兄弟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弟子规》中讲,哥哥要爱护弟弟,弟弟要恭敬哥哥,兄弟和睦相处就是对父母尽孝。在家庭中,子女除了与父母就是与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了,延伸到社会上,则体现在与同事和长上的关系。处理好这方面关系的准则就是兄友弟恭,这就是悌道。

兄弟姐妹本是同根而生,如同树干树枝一样相连一体不可分割。父母虽爱我们,但只能陪我们人生的一段时间,而兄弟姐妹却几乎要相伴走完一生。若关系处得好,不仅有益事业和生活,更有益亲情,增进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兄弟姐妹处好关系,创造和睦相处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子孙后代健康成长,这也就是在行孝道。父母最希望看到的是兄友弟恭,最担心的是你争我占。再者这方面的关系处好了,走向社会也会与同事长上互相帮助友好相处,而很难设想,连兄弟姐妹关系都处不好的人,能够处好同事关系。

从狭义上理解,这里是指兄弟姐妹间的关系,扩大了说,可包括姑嫂、叔嫂、妯娌乃至所有家族同辈间的关系,延伸到社会上不仅指与同事、长上间的关系,也包括与朋友乃至一切与自己有关联人的关系。即对所有比自己年龄大的人都要恭敬,对所有比自己年龄小的人都要友爱。若此自然会有好的人际关系,会有益于事业和身心健康。

处理好长幼关系,起主导作用的是兄长。在某种意义上讲,先有兄道友,才有弟道恭。下面讲个小故事。汉朝时有个人叫缪彤。他小时候父母双双过世,留下兄弟四人相依为命。作为长兄,缪彤自然承担起了照顾抚养弟弟们的重担。转眼间兄弟四人均已娶妻,同处一个屋檐下,妯娌们都在打着自家的小算盘,生活中难免磕磕碰碰,不时出现不和谐的音符。一天两个弟媳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争执不休,缪彤听到了心里说不出的难过。他想都是自己没做好,家中才会矛盾重重。为此缪彤关锁门户,一边抽打自己一边厉声自责道,缪彤啊缪彤,你天天说自己修身谨行,怎么连家庭都治理不好呢?你辜负了祖宗的谆谆教诲,实在是不孝子孙啊。说罢失声痛哭起来。弟弟和弟媳们循声聚拢过来,静静地守候在屋外。听到长兄自责,大家认识到了自己的过错,惭愧地低下了头。从此缪家又恢复了往日的和乐气氛。要兄友弟恭,兄长固然起主导作用,但若弟弟能主动尊敬和关爱哥哥,那就更显出了良好的修养,更会让人刮目相看,孔融让梨的故事流传千古,即可说明这个道理。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兄弟姐妹间若能把财物看轻些,就不会有怨仇;若能相互忍让点,愤恨自然会消除。兄弟姐妹间关系出现不融洽,问题往往出在两个方面:一是太注重利益方面的事情;二是个人修养不够,语言方式不妥等。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财物不是强求来的更不是争来的,是修来的,是勤奋劳作挣来的。把钱财看得太重的人,不仅影响形象,事业也绝不会做得太好。

我讲个故事。五代时的张士选是个读书人,他的父亲早逝,由叔叔养大。17岁时叔叔跟他说,你已经长大了,我把祖产分成两份,你一份我一份。张士选跟叔叔说,你有七个儿子,所以财产应分为8份。叔叔说那不行,你是代表你父亲的,应该分成两份。但张士选坚持这么做。他这么一让吃亏了吗?没有。他让出了德行,让出了家庭和乐。后来他上京赶考时,路上遇到算命的人说,你积了多大阴德呀,怎么脸上这么多阴骘纹,这次你一定高中。结果果然高中。相信他的子孙也会这样做,世世代代都会有好的命运。

说话方面的修养也很重要。孔子认为孝体现在色难,即对父母的和颜悦色上。对兄弟姐妹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不少人越是对亲近的人越不耐烦。可见最难的教养就是对家人和颜悦色。脾气人人有,发出来的是本能,压下去的是本事。真正有教养的人,会把好的情绪和态度首先留给家人。在家里,若父母说话态度不好的话,孩子说话也会粗鲁。有位女士与先生吵架,没注意五岁儿子在旁边。儿子拍手大叫说:“吵得好!爸爸加油!妈妈加油!”夫妻看到这一幕,吓了一大跳,从此再也不吵架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