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则悌: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摘自《我读弟子规》)

 惟虫能天 2022-03-08

作者心语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君共修,同登善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对尊长不可直称他们的名字,在长辈面前不要夸夸其谈,以显示自己很有能耐。

从小要把孩子的谦卑心培养起来。谦卑心首先体现在礼貌上,体现在与人见面的称呼上,称呼人起码要做到不能没大没小直呼人家的名字。现在有的家庭赶新潮图时髦,不仅兄弟姐妹之间直呼名字,甚至还有子女对父母直呼名字或父亲称儿子为哥们的,真是乱了纲常。这样的家庭断然培养不出有教养的孩子。

我们老家还有一种不好的习俗,就是对街亲,虽不单称名字,但往往是先称名字然后再加上称呼。其实这也不好,还是不叫名字直接叫称呼为好。还应注意的是,不仅当面,即使背后也不应直呼长上的名字,只有这样才能把恭敬心培养起来。再进一步,不仅不能直呼名字,在重要场合或在写信发信息时,还应在名字前加上诸如尊敬的、敬爱的等词。

“对尊长,勿见能”也很重要。《朱子治家格言》提到:“读书志在圣贤”。现在不少人读书志在什么呢?志在名利,志在和他人攀比,甚至志在炫耀。这种思想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我们要让孩子知道,真正受人尊敬的是有德的人而不是有才的人,是有才不外露憨厚实在懂得韬光养晦的人,而不是锋芒太露耍贫嘴爱卖弄的人。德高才能望重,才大只会招嫉。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世间不易的真理。

(回头)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在路上遇到尊长时,要快步迎上前去行礼问候。若尊长一时没有说什么,要退到一旁恭恭敬敬地站立等候指示。

此事看起来简单,但能做好的并不多。有人在学校做调查问学生:若你看到老师从对面走来,老师没看到自己,选择逃避的有多少?这时有一半的学生举了手。在社会交往上,这样的事情肯定会更多。有些人即使不躲避,但假装没看见爱答不理的也不会是少数。即使打招呼可能也大多是点点头,不会像《弟子规》上讲的热情快步地走上前去行鞠躬礼,然后再问问有什么事情没有。若能如此做,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大大改善人际关系。

就说行鞠躬礼,现在能做好的寥寥无几。深圳有个幼儿园训练孩子鞠躬,训练了一两个月还在继续,就是要让这个动作内化成孩子的恭敬心。在这个教育过程中,父母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有个小孩从小由爷爷奶奶带,被娇惯得无法无天。后来把他送到幼儿园,母亲要他给老师行鞠躬礼,小孩就是不做。这时妈妈就给老师鞠躬,给孩子做示范,差不多鞠了十来个躬,孩子就是不动。小孩的妈妈把先生也叫过来,夫妻俩一块儿给老师鞠躬,不知鞠了多少个躬,这个孩子在那里哭了起来,当场给老师鞠了一躬。可想而知他的这个习惯一定能养成。退一步说,即使不行鞠躬礼,起码应该恭恭敬敬地站立在那个地方微微躬身为好。

有个故事说的是,有天孔子走过庭院,恰好孔子的弟子子路在庭院里读书,他看到老师立刻放下手中的书对老师行鞠躬礼。当时孔子在欣赏院中的樱花,半天才看到子路,这时子路的身体已经酸麻得失去了知觉。孔子称赞说:“子路真是个懂礼貌的好学生啊。”子路是孔门高足,他之所以能得到孔子的真传,与他的恭敬态度是分不开的。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程门立雪的故事,说的是宋朝的进士杨时去拜见程颐。当时程颐正在闭目养神,外面在下雪。杨时在雪地里站了好长时间,雪下了一尺多厚,程颐才发现他。时下像这样尊敬长上虚心求教的人还能找到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