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钝与锐/烦恼和短见,都是自寻的/聪明与智慧(摘自《日日有感日日谈(2018卷)》)

 惟虫能天 2022-03-08

作者心语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君共修,同登善域。

藉事悟理理方真,以理理事事始成)

钝与锐

(讲于2018年1月1日)

世人往往是褒锐而贬钝的。比方说,喜欢敏锐的人多,喜欢厚钝的人少;褒扬锐意进取、锐意改革的人多,而关注默默无闻打基础的人少。但是,任何事情都需要讲平衡。锐意必要,钝意也不可少。如果只讲锐意的话,首先,这种锐意未必在任何时候都适用。第二,如果一味锐下去,效果肯定会受限。第三,这种做法很难持续。

举例来说,一把斧头,斧刃是锐,而斧锤和斧柄则是钝。一把锥子也是这样,既有锥尖儿,也有锥把儿。锥尖儿是锐,锥把儿是钝。试想一下,如果只有斧刃和锥尖儿,没有斧锤和锥把儿,那是既不会很好地发挥作用,更不能持久用下去的。

做人也是这样,需要敏锐的时候呢,固然是敏锐一点好,需要厚钝的时候,厚钝就显得更加重要。聪明伶俐固然好,但没有厚道实在做基础的话,必然会流于疏狂滑头一边去。做事业也是这个道理,既要效法乾道的自强不息,又要遵从坤道的厚德载物,该锐意改革的时候就锐意改革,该韬光养晦的时候就韬光养晦。如此,才是《易经》阐述的大道,才是综合儒家和道家学说的精义。如果只强调其中一个方面,那这种做法,既不能可持续又易导致偏差。

(净心而已)

烦恼和短见,都是自寻的

(讲于2018年1月2日)


有两个词儿,很值得深思,一个是“自寻烦恼”,一个是“寻短见”。先说自寻烦恼。烦恼都是自寻的,不是别人强加给自己的。所以,有自寻烦恼的说法,没有他寻烦恼的说法。烦恼不是本来就存在的,而是自己寻找出来的。寻短见也是这个道理。那我说,可以寻金寻银寻快活,为什么要去寻烦恼寻短见呢?人为什么会烦恼呢?因为不智慧、不明白,无明所以烦恼。智慧了,烦恼就没了,“仁者无敌人,智者无困厄”,即是此意。

当你已经形成习气,烦恼已然源源不断地被寻出来了,那怎么办呢?那也不要去烦恼,以智慧去化解它就是了。如果明白了、智慧了,烦恼就成为菩提了。短见也是这样,为什么寻短见呢?因为你眼界不宽,见识不远;只看自己,不看别人;只见烦恼,不见菩提;只看当前,不见长远。所以,就只能寻到短见,而寻不到长见。解决的办法也是把胸怀拓宽,以长见转化短见。如此而已。

烦恼与短见是有关联的,老是自寻烦恼而无法化解者,则易生短见。所以,还是要在平时,时时觉照自己的起心动念,以智慧水灭烦恼焰为上。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师)

聪明与智慧

(讲于2018年1月3日)

聪明与智慧是大不相同的。聪明多体现在浅层次方面,即耳聪目明之谓也。聪明有大聪明、小聪明之别。小聪明体现在,会为自己打算,而不会为他人打算;会为近期打算,而不会为长远打算;会为物质利益打算,而不会为精神利益打算上。大聪明则不同了,大聪明的人,是不仅为自己,更会为别人;不仅为当前,更会为长远;不仅为物质利益,更会为精神利益打算。

聪明不聪明是客观存在的,不是自己做出来的。凡是自作聪明的,充其量是小聪明,甚至小聪明都算不上。聪明固然好,但聪明不能耍。小聪明不能耍,大聪明也不能耍。事实上,凡是耍聪明的都只能是小聪明。耍小聪明的结果必然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严重的会像《红楼梦》上讲的“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聪明与智慧是有区别的,智慧要大大地高于聪明。聪明者,耳聪目明之谓也。而智慧,不仅体现在耳目等浅层次上,还会体现在脑上,更重要的是会体现在心上。所以智慧的“慧”字,下面有一个“心”字。别说小聪明,就是大聪明,也一般会体现在世间的学问上。而智慧则不仅会为他人着想,而且会为人类乃至众生着想;不仅体现在为长远着想,而且体现在终极关怀上;不仅体现在精神利益的关怀上,而且会体现最高的出世间的灵性修为和追求上。

聪明可以传授,可以学习,智慧则不同,它主要的不是通过学习传授得到的。那它是如何得到的?它是修来的,是培育出来的,是开发出来的。按照佛教的观点讲,智慧是通过“戒”,即通过约束自己得来的。是不该做的不得做,该做的不得不做,得到定力后的结果,是福德修行达到一定程度后,自然而然显现出来的,而非轻而易举得到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