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心语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与君共修,同登善域。
诚则明 君子三思 《荀子》载,孔子曰:“君子有三思而不可不思也: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无思也;有而不施,穷无与也。是故君子少思长,则学;老思死,则教;有思穷,则施也。”讲的是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不能不思考。小时候不好好学习,长大会无所作为;年纪大了不去教育下一代,死后不会有人怀念,有财富不去施舍穷苦人,自己贫穷时没人帮扶。因此,君子小的时候考虑到长大后的事情就要学习,长大了考虑到死后的景况就要从事教育,富有时考虑到贫穷时的处境,就要去施舍。 孔子讲的基本意思是,人要为自己筹谋,先要为他人着想。无论为他人还是为自己,必须从长计议。不仅要思考小的时候还要考虑老的时候,不仅考虑生前还要考虑死后。我们常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其实何止呢?无远虑,不仅有近忧,还会有远忧。为长远做考虑就不能不重视孔子讲的三思,即少要学,老要教,富要施。 时下对“三思”的理解应拓宽思路。首先说少要学。大与小是相对的,即使年岁大了也仍然要学习,今天不学习,明天有可能被淘汰。然后说老要教。老与小也是相对的,再者教育人既体现在社会教育上,也体现在子女教育上。若教育不好子女,不仅老年生活不好预期,也是对孩子进而对社会的不负责任。在此基础上,尽其所能做些社会教化工作,这不仅有利于他人,也有利于自己的学识修养和身心健康。再说富要施。布施不仅体现在财富的舍予上,也体现在方方面面的奉献上。 “三思”的实质是提升自己、奉献社会。一思着重是提升自己,二思、三思主要是奉献社会。其实提升自己就是奉献社会,而只有奉献社会才能真正提升自己。这样的人生才是可持续的、幸福的人生。 举头三尺有神明 ![]() ![]() ![]() 微信编辑:杨国清 王 跃 视频编辑:洪 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