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苟富贵,无相忘”的陈胜为何最后败的那么惨!

 国学经典图书馆 2022-03-08


苟富贵,无相忘。这是很多注重兄弟义气的人在相交之时的誓言。不过有人做到了,如管仲和鲍叔牙。但是这句话的原创者却没有做到。

学过中学课本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有一篇课文叫《陈涉世家》。里面有一句是这样写的:“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当时的课文只介绍了前半部分,可能为了宣传正能量吧,没有具体介绍陈涉到底有没有做到苟富贵,无相忘,按理说,陈涉从一个种田的到称王的地步,应该是富贵了,可是他却没有做到无相忘,相反的还杀了前来找他的小伙伴。

《史记》记载,陈胜称王之后,曾经一起种地的小伙伴前来找他,门卫没有放他进去,后来陈胜出行,这个小伙伴在路上呼唤陈胜,陈胜看见后带他回宫。回到宫中之后这个小伙伴称呼陈胜为夥颐!陈胜听了之后很不爽,于是手下人建议陈胜杀了他,陈胜同意了,杀了这个同乡之后,之前陈胜的故人都远离他了,怕自己被杀。这点和曹操杀许攸很像,但是曹操能笼络人心,陈胜不能,所以从那以后没有人再亲近陈胜。

这就是真实的历史,所以学历史不能只学一半。甚至有些小伙伴会疑惑,明明是陈胜、吴广首先起义,为何最后当皇帝的是刘邦呢?因为陈胜、吴广起义后不久,就失败被杀了。所以才被后来的项羽和刘邦接盘。

那么陈胜、吴广为何会失败呢?首先,陈胜、吴广起义没有实力做后盾,虽说起义一开始就形成了燎原之势,但是大多数不在陈胜的控制范围,这和辛亥革命时,全国都宣布革命独立,但是真正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的相当之少,《史记》记载陈胜称王之时仅有骑千余,卒万人。攻占之地不过大泽乡、铚、酂、苦、柘、谯、陈。而陈胜称王之后,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所以,当时虽然都是表面响应陈涉,但是实际上是不听陈涉指挥的。类似于近代的军阀割据,虽同属民国,但民国实控不过东南。

其次,陈胜在手里没有实力的时候,过于贪功冒进。陈胜手里的兵力不过就那么多,还都是农民军,也就是没有战斗力的军队,但是一称王便,派吴广西击强秦,陈人武臣、张耳、陈馀北徇赵地,魏人周市北徇魏地,汝阴人邓宗南征九江。这对于遍地是诸侯的张楚来说不是好事,因为野心的诸侯就找到了掠夺土地的理由和独立称王的实力。事实证明也是这样的。一旦军阀的实力扩大,陈胜的中央就不能辖制,只能坐看诸侯做大,而弱化自己。后来甚至武臣称王之时,陈胜连其家人都不敢动。赵国,燕国、魏国都是陈胜派出去的军队建立的。

所以,乱世之中,即使平民首义,亦难长久,因为在其后面没有绝对的势力做支持,很难形成巨大影响。陈胜便是例子,他所能控制的不过是起义伊始攻下的几个地方,这几个地方被攻破之后便无藏身之地。假使当时陈胜不贪恋名利,立楚国后代为王,则天下在秦灭亡之前肯定一统,最后再挟天子以令诸侯则大事可定矣!再上演一出禅让好剧,岂不美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