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院新闻 |“非童”小可,蔚然成风 我院中医科“儿科疗法(蔚童医术)”入选静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一元堂中医张 2022-03-08

图片

在日前结束公示的静安区新一期非物质文化遗产榜单上,我院中医科的“儿科疗法(蔚童医术)”入选其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推动静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一步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开展了静安区第三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申报工作,并于2020年10月29日由静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专家进行相关的评审。

图片

本次非遗项目的申报工作在于广军院长的关心指导和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科室团队集思广益,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收集资料进行积极的申报工作,顺利通过项目专家评审答辩并立项,成功入选静安区第三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

图片

“蔚童医术”是我院中医科创始人徐蔚霖教授的儿科学术思想统称。徐蔚霖为我院中医科首任科主任、上海市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担任上海市“非典型肺炎”中医指导组专家。1940年毕业于中国医学院,师从上海名医伤寒内科朱少鸿、温病内妇科叶熙春、儿科徐小洲,及姚云江三氏。1954年应我院创始人富文寿、苏祖斐教授的邀请,加盟我院并担任中医科主任,此后一直从事中医临床和教学工作,并先后担任全国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顾问,上海市卫协学术部副部长,上海市卫生局中医教研组专家、上海市中医内科进修班副主任,上海市儿科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上海市食疗研究会理事等要职。

图片

在徐老的带领下,我院中医科逐步发展壮大。在20世纪50-60年代麻疹和乙型脑炎疫病流行时应用中西医结合救治了很多危重患儿。并研制了许多效优价廉的中成药,如“茵陈冲剂”、“稚儿灵”、“麦芪益肺合剂”、“复方羌蓝口服液”、“遗尿合剂”,以及“复方逍遥合剂”、“复方地黄合剂”等多种院内制剂,并获得国家专利6项。由徐蔚霖及其团队研究的“水牛角代替犀牛角临床治疗紫癜”的科研项目获得中央卫生部全国科学集体奖。近年来科室在院领导的鼎力支持下,在历届科主任李江奇、现任李华主任的带领下,继承和发扬徐老的学术经验,在医、教、研方面发展迅速,年门诊人近15万,先后立项国自然3项,市科委课题8项,局级课题16项,发表核心论文、SCI论文共计50余篇。

图片

本次项目申报同时得到了医院发展研究部、人力资源部、档案室等部门的大力支持,积极帮助收集徐老资料,中医科李华主任和科研部何丽主任多次走访徐老家人,在团队成员的群策群力下,最终取得了申报成功。这次“非遗”的申报是对中医科学术工作的一次重要梳理和归纳,也是对中医科既往工作的肯定和未来工作的鞭策。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在当代面临的严重健康挑战中发挥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儿童医院的中医人将一如既往的坚持科学发展观,精诚济世,守正创新,不断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并努力配合兄弟科室的工作,力争能为更多的患儿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将徐蔚霖学术经验继续发扬光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