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厉害的人,只做一类事。

 mynotebook 2022-03-08


任何领域顶尖的人,还是你身边真正很厉害的人,他们把绝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一类事情上:高价值且很稀缺。
高价值要满足:
1、极少有人意识到其高价值。要么先知先觉,要么眼光独到,要么洞若观火。
2、短期看似没价值,但长期价值巨大。
3、这件事情有难度。一般人不愿意去做。
4、需要长期坚持。收获时间的复利效应。
能够做到这四点的人,绝对是万里挑一。
类似的事情:深度思维后的结构化知识体系、我给中小企业提供营销与战略咨询等。

为什么要稀缺?
任何高价值的前提都是稀缺、难以替代。
你必须要做稀缺的事,拥有稀缺的东西,培养稀缺的能力,成为稀缺的人,才有可能获得社会给予你的高额回报。
绝大部分人,与主流想法一致,走在一条拥挤的道路上,比拼谁跑得更快、谁更努力,在这场残酷的竞争中,只有最顶端的人才是大赢家,其它人只可能平庸。
在咨询顾问行业,我自认为还是比较稀缺的:早年名校营销硕士+20年营销商业实战经验+五百强CMO&VP职业履历+成功的创业经历+无一失败的30余个咨询案例+自成体系的商业知识+独创商业模型法。
在国内的咨询顾问行业里,这种组合优势可能是非常稀缺的。

看到这里,很多朋友可能会说:你真会给自己贴金,自诩为真正厉害的人!
当然我没有那么自恋,深知自己还处在“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阶段,学习越多、研究越深、思考越广,我就越觉得自己还需要不断学习进步,但我的目标是成为真正厉害的人。
只要见过一次面并深入沟通的客户,我目前的成交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在咨询行业这应该算是一个不错的数据),任何行业我能在最多十天之内,拿出战略与营销的破局方案和业务的整体解决方案,到目前为止100%的客户都对我的方案满意,而且执行下来目前尚无失败案例。(你很可能不相信,但这就是事实)

很多人可能会说,你那么厉害,为什么你没有叶茂中、路长全、华与华他们有名,也没有那么多大客户?
这与我的职业经历有关,我职业生涯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大企业做高级职业经理人,在这期间虽然也兼职扶持过一些企业由小到大(目前有几家已经很知名了),但从未考虑过全职做咨询顾问,所以从没想过要主动去打造个人IP(受制于在职企业其实也很难打造个人IP),而且打造个人IP是需要时间积累的。
说实话,国内知名的营销策划人的书我基本都看过,他们都有自己独到的一些东西,但我并不认为我比他们差,只是因为他们在咨询顾问行业里面做的时间够长(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普遍缺乏知名企业的真正实战历练),所以才积累出了今天的大IP。他们能否做到见一次客户是否能够成交率达到80%,不分行业能够十天内拿出战略与营销破局整体方案,并且没有失败案例,对此我持怀疑态度。

大约在三年前,我想自己有那么丰富的商业经验,对商业也有很深的思考,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商业知识体系,我应该把这些分享给需要的人或企业,赚钱就是副产品,所以我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客户增量收入的分成。所以在两年前我才开始全职做咨询顾问,通过写头条输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也因此收获了一批粉丝客户,老同事和身边的朋友也给我介绍了一些客户,让我有了不少的收获。
虽然我的客户里也有少数年销售额超过10亿、20亿的,但大部分都是年销售额在几千万到几亿之间的(也有少数只有几百万的),其实这些中小企业是最需要咨询顾问服务的(大企业职能部门与人才都是比较齐备的,而中小企业则不然),但是真正有实力与能力的咨询公司又不愿意服务这些客户,因为投入的时间精力与大客户一样,但收费却只有大客户的几分之一。即使有少数为中小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公司,他们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弱。
中小企业本身实力有限、资金有限,很多赚的都是辛苦钱,利润都是一点一点扣出来的,他们自然就不可能花很多钱去请咨询顾问,所以服务这些中小企业,必须前期收得很低,主要靠增量收入共享。那种一开始就收一大笔,把风险都留给中小企业的做法,自然是中小企业难以接受的。

我的目标就是好好服务这些客户,真正为客户着想,对客户负责,让他们在我们的帮扶下,能够实现业绩的大幅快速增长、品牌和企业的升级跃迁,我就心满意足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