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古代的主流继承人制度基本上都是嫡长继承制,立嫡是立尊原则,立长是考虑先后顺序原则,立尊立长相结合...

 渐华 2022-03-09
我国古代的主流继承人制度基本上都是嫡长继承制,立嫡是立尊原则,立长是考虑先后顺序原则,立尊立长相结合,就形成了嫡长继承制。这是一种最为保守的继承人制度,目的是为了应对古代复杂多变的内外局势环境的,它的最大优势就是保证家族或者国家的团结稳定,确立秩序性,避免内乱消耗。

但是这种制度的缺点就在于继承人可选择范围过于狭小,无法保证嫡长子能力都能达标,嫡系子孙未必年龄都已成年,这就必然会存在权臣和外戚辅政专权以及庶出兄弟谋权篡位的现象发生,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流血牺牲的破坏性极大。

嫡长子如果年龄和能力都过硬,又占有正统合法性优势,那就是政局稳定,一旦嫡长子年龄或者能力威望不过关,仅有正统的合法性,庶出的兄弟既有能力优势又有威望,但是却不具有正统合法性。这种情况最容易导致继承人与庶出兄弟互相猜忌,一旦矛盾激化,无论谁取胜了,都会造成分裂,胜利者不得不大开杀戒来镇压。

嫡庶相争的结果,如果是嫡长继承人取胜,他会忌惮庶出兄弟的能力和人望,庶出兄弟取胜他又会忌惮嫡长继承人的合法性,担心自己不被大家认可,一旦嫡庶矛盾激化,必然悲剧上演。这就是唐太宗玄武门之变、明成祖靖康夺位后,忌惮太子李建成、建文帝朱允炆正统性,担心自己不能服众而大开杀戒的原因了。

其实在我看来,继承人的首要考虑因素是能力与人望以及年龄,至于立嫡立长并不是最佳的继承制度,即便古代因为废长立幼而导致大乱,那也是从一开始就没有从能力角度出发去选择,而让一个不太合适的继承人,经过长时间经营,有了一定的合法性,并且他还有了相当的党羽,突然继承人换成了另一个人望没有树立的新的合法继承人,这自然会引起内乱和分裂。

如果李渊与朱元璋直接立李世民和朱棣为太子,他两个就是通过父命的合法程序得来的继承身份,能力又占绝对优势,大概率不会因为顾忌其他兄弟子侄篡位,而发生不必要的流血事件,再说了,兄弟子侄也没那个能力和胆量,即便有那个胆,由于能力上就不是他两个的对手,叛乱也会很快被平息,而且平息后也用不着大范围滥杀无辜,因为他们既不用顾忌自己合法性受到质疑,又不用担心对手能力过强人望过高这个心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