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西塘,吴根越角初印象

 寻梦游仙 2022-03-09

水乡西塘,是我梦魂萦绕、思念日深的地方,一直以来没有轻易踏入。但通过他人的镜头,水乡西塘早已深深印进了记忆中。镜头中的西塘烟雨迷茫,蕴着浓浓湿意,有着水墨一般的幻境。镜头中的西塘光媚诱惑、美丽浓艳,犹如流溢着风情一般的油画。

西塘成了我梦里最最不敢轻触的美好,毕竟梦久需践行,偶然的机会如约而至,如期而归般的时刻,我悄然走进了西塘。悠然地走进深院高门夹道的长巷,想着寻找一家临水的客栈,以便欣赏那月影水静的西塘,但临水房却早已被人抢先预定,心中一丝怅然。

转念一想,此时天色尚早,何不先随处逛逛,累了再回客栈休息。寻得一家客栈随意住下,心无了杂念,便急急地寻找梦中的西塘。走在西塘的街上,心底涌起一股浓郁的吴越乡情,这也许是我骨子里深藏的对西塘的依恋吧,今天我走进了西塘,梦圆西塘。

当踩在有些年岁的青石板上,我看到临街的房子,连成一片的低矮屋檐,檐下走廊似的街道,墨绿色的河流望不到尽头,几十米一座的小石桥,偶尔经过的乌蓬船,站在船头撑竿子的船夫,还有小河对面一式一样的街道,像一幅隔世的水墨画,让我沉醉。

西塘,与乌镇、南浔、周庄、同里、甪直一起,被誉为江南六大名镇。西塘的名字,可以追溯到两千四百多年前。那时春秋吴国的伍子胥在此开渠治水,人们为了纪念伍子胥的功绩,便将渠起名为胥塘。因胥西同音,便称为西塘。

春秋时期,西塘一直是吴越两国的边界,吴根越角之名即由此而来。与吴江一衣带水的地理位置,与古老而悠久的历史渊源,西塘一直是连接吴越文化的纽带。漫步西塘的里弄河港,越乡风情浓郁的乌篷船在河中游荡,绍兴花雕在酒肆茶楼中飘香。

西塘跨越朝代而遗留下来的古宅很多,在河的两岸是清一色的明清建筑,有的已显破旧。但那吴地风格的砖雕瓦当、花木盆景与一座座古宅老屋相得益彰,苏州庭院的小巧玲珑在古镇的大户人家随处可见。

顺着高深的屋壁上望,目光停留在雕栏的木格子上,一座普通的民居宅院,也都是经过精雕细琢。也许是因风霜的侵蚀,曾经鲜亮的色彩已经斑驳剥落,显得伤痕累累。只有那透过的一缕缕刻痕,才依稀可以分辨出曾经的富庶。

作为江南水乡的西塘,当然的有桥,而且西塘的桥还是特别的多。一条T字形的河叉将西塘分开,一座座各式的小桥又把西塘连缀在一起。西塘的桥高高低低,长长短短,大大小小,形状各异。

我特别喜欢的桥,是横跨水上的半轮拱桥。水上的半轮拱桥与水里的半轮拱桥,构成了一轮满月,河中的小船穿桥而过时,犹如从月亮里摇出来一般,让人感受到那人踏彩虹过,船自碧玉出的感觉。

河道两岸的房舍倒映水中,静静地,犹如一幅水墨画,意蕴悠长。偶尔有一只小船摇过来,水面上涟漪传播开去,船夫气定神闲,轻抒双臂,仿佛没用劲,那船就自动摇摆着前行。河岸边的小石凳上,青石板的小桥上,三、五个游人围坐在一起,拉着家常。

西塘的巷子也特别的多,而且大多是窄窄的,扶墙而行,窄的仅限一人侧身而过。狭窄而幽长的宅弄蜿蜒曲折,走进巷子都会感到深不可测,前面走过,后面似乎还传来自己脚步的回声,幽深的小弄总给人以一种凄婉迷茫的感觉。

巷子两边青砖的马头墙高高地耸立着,光线暗淡。漫步在巷子中,身旁的一切都是极静谧的,偶尔会有只土猫的黑影如同贼人一般无声的轻盈闪过,在空中划出虚影,然后瞬间消失在对面的屋檐下。

斑驳剥落的民宅傍河而立,狭小而阴暗潮湿的小院中,一扇扇虚掩的门楣后面,一块块青砖上,不知是否有灵异的狐仙在这里出现过,更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走进了古代,走进了那一页页尘封的旧事中。

西塘,是古典的,有着宋词的意境。走进西塘,窄窄的弄堂,长长的廊棚,红红的灯笼,与紧挨的河道那一串串载客的木船,相映成为一幅古朴的画卷。这是我对这个吴根越角的最初感受,是那种淡淡的好感与丝丝的亲切。

小贴士:(火车)离西塘最近的火车站是嘉善站,出站步行至嘉善汽车总站换乘公交车到西塘。也可坐高铁在嘉善南站下车,换乘公交车至嘉善客运中心,再换乘快客直达西塘。(客车)从上海出发:上海旅游集散中心每天9:15有发往西塘的旅游专线车,当天16:30返回,票价140元/人。(自驾)从上海出发:沪杭高速→申嘉湖高速(S32)→西塘出口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