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品牌靠石墨烯地暖爆火全国,号称比晒太阳还舒服……【爆品商学苑】

 爆品商学苑 2022-03-09

各位伙伴,大家好。欢迎你来到爆品商学苑的企业爆品,学习爆品知识。我是爆品商学苑的毛老师。

就在这周,北京冬奥会正式落下帷幕。

从24节到迎客松,从十二生肖到送客柳,中国用千年的文化因子给全世界带来了17天的独特浪漫,其惊艳的冰上项目激发了全国冰雪运动的热潮。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北京冬奥会运动场馆的温度可能低至零下30摄氏度,观众和运动员都面临着持续低温的挑战。

普通的羽绒服棉衣并不是完美保暖效果材料,所以在冬奥会期间加入了一种神奇的“黑色材料”,只有薄薄的一层,可以快速保暖,帮助现场人员抵御寒冷。

这种神奇材料就是石墨烯。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们对石墨烯材料有了更多的了解,但对于大众民生来说,石墨烯的采暖能力可能更加具有探讨价值。

众所周知,石墨烯的导热系数是最高的,碳分子通过摩擦和碰撞产生热能。

反过来,这种热能以远红外线的形式均匀地散发出来,远红外线和阳光一样,很容易被人体接受,而且比晒太阳还要舒服。

石墨烯除了可以制成可穿戴的加热产品外,还可以用于地暖、墙暖,甚至发热涂料。

作为石墨烯供暖领域的领军企业,暖先森在多年深度研发的基础上,在民用采暖和家装升级领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新突破。

目前,中国有400全国合作商,暖先森已经成功地用石墨烯照亮了中国。近年来,石墨烯的研究和应用发展仍在升温。

随着国家煤改电政策的出台,暖先森石墨烯地暖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那么石墨烯电地暖地热的市场前景如何呢?会是个好生意吗?

1、最理想的采暖方式

石墨烯地暖之所以被称为理想的采暖方式,不仅因为它经济、安全、优质,还因为它以人们为生活主体,满足了消费者对舒适、健康、环保的需求。

热量可分为对流、传导和辐射三种形式,其中辐射热是最舒适的传热方式。暖先森石墨烯地暖就是靠这种模式,比如地面、墙面作为散热面,从底部向上传递热量,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就像春雨一样。

石墨烯产生的远红外线辐射对身体也有好处,在使用石墨烯地暖的家庭,足部无需花费太多金钱,是老年人和儿童冬季供暖的最佳选择。

在工业上,暖先森还推出了一种特殊的涂料,这种涂料可以应用在产品上,一旦接通,可以迅速达到500度的温度,从而有效降低工业成本。目前,该产品仍是暖先森的独家技术,在市场上并不多见。

除了这种涂抹式石墨烯供暖产品,石墨烯地暖也更容易被大众接受。采用超薄石墨烯远红外加热膜,加热转化率可达99.6%,同时可以将消耗降到很低的水平。加热系统效率更高,人们可以享受持续的温暖。

2、一台手机调控温度

提到取暖,大家最先想到的是空调、暖气等设备,虽然可以发热但似乎总是停留在表面,温度开到再高一旦离开屋子还是会马上觉得冷。

而且传统的取暖设备通常都是设定好的固定模式,无法随时随心的进行预热和调试。暖先森石墨烯地暖和传统的发热产品不一样,更加的智能化。

用户只需要下载一个手机APP,就能随心掌握温度,无论身在何处,只需要一台手机就能远程调控预约室内温度。

同时,传统的水暖设备很容易出现渗透、锈蚀、漏水等问题,更不用说影响供暖效果了,也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后期的维修成本也是非常大的。

石墨烯地暖着力是传统供暖设备的良好替代品,不仅采暖效果好,而且安全系数极高,现场演示表明,即使是钻孔发热膜,也可以正常通电,不会漏电情况。

与厚重占地大的水暖气片相比,石墨烯发热膜的厚度非常小,无论是地板还是地砖,都不会影响家居的装修效果,因此对于北方市场来说,石墨烯加热膜的诱惑力非常大。

3、四大类产品质保50年

暖先森作为石墨烯采暖行业的领军者,其背后的创始人也是个不折不扣的暖男。

品牌创始人游帮君有着多年的供暖行业经验,在2017年创立暖先森前,他一直做的是碳纤维产品,后来发现更优越的石墨烯,便开始了对这种新型供暖材料的研发。

暖先森如今共有四大类产品:前装地暖产品,手工发热画、发热墙布,石墨烯理疗产品,石墨烯发电网。

在全国已经成功落地了400多家实体店面,2022年代理商、合伙人正在火热招募中,5万起即可成为暖先森代理商。

如果你拥有地产资源、建材资源或是其它平台资源,也可以与暖先森进行横向合作,共同把健康环保的石墨烯产品带到千家万户。

作为一种新型供暖材料,石墨烯对打破国内供暖不均衡的现状有着巨大的意义,可以帮助南方大量没有集体供暖的城市家庭改善生活状况。

比起水暖后期除水垢、换管材和维修等巨大的成本,石墨烯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有着天然优势,而价格相比用电或者天然气也更加实惠,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说有着不小的吸引力。

而关于如何找自己行业和产品的切入点,并将其打透,成就自己的超级爆品,爆品商学苑-冷启动战略会为您进行详细梳理,欢迎来我们的课程学习交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