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第302讲 宪问第十五 第29节

 启明书院_元默 2022-03-09

承前启后,明德亲民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 | 涣朴老师



经典原文: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内容简要:

人犯了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错再错,不知者无过,不知者无罪。

当你还不知道错的时候,犯错还行,但当你知道了,还不改,就真的是大错特错了。

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有两股力量,一股力量叫良知,一股力量叫我见,良知是代表绝对真实,我见里面有一颗私心,很厉害,会给你进行自我催眠。

比方说掩耳盗铃,一个人看到别人家大铃铛那么漂亮,把它偷过来,可是他也知道偷东西不好,怕被别人听见,就拿布把耳朵遮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铃声,别人肯定也听不见。

结果他听不见,别人听得清清楚楚,这么一个掩耳盗铃的人,在想出掩耳盗铃这个方法的时候,一定是我见的那一颗妄心,在说服着自己。

铃铛那么漂亮就把它拿过来成自己的,要解决的就是不让人知道这个事情,如何去掩盖自己的过,所以,我见的妄心就开始编一套谎言去覆盖自己的真心。

我们讲“过而不改是谓过也。”不知道这个事情是错的时候,做就做了,因为你不知道。

就像晚上吃夜宵,当你从来不知道晚上吃太油腻的东西对身体不好的时候,你不觉得错,问题倒也不大。

可是有一天你听了一个健康讲座或者中医理论,知道晚上人的五脏六腑需要休息,不宜吃太多东西,吃多了增加负担。

这时,晚上路过烧烤摊、夜宵店,肚子就咕咕叫,告诉你去吃一顿没关系,人生今朝有酒今朝醉,这时你就会发现你已经知道这件事是错的,会有一个良知提醒你,不能这样做。

如果你此刻改了,良知占了上风,以后,慢慢你人生就树起来了,就往直线去走了。

但假如一边良知告诉你,吃夜宵是不对的;另一边妄心告诉你,吃一顿没关系。

当这颗心有所动摇之时,它就会变本加厉的煽动你,鼓动你犯错,这时只要真心有所动摇,妄心马上就变成一个巨人,把你拉过去。

从此以后你就会慢慢的变成嘴上说着道理,行为上做着违背道理的人,一个知法犯法的人,一个知而不行的人。

孔子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人生就是在一次次看清自己,树立起改过的力量,突破固有的自己这个过程中,去盘旋式上升,升华,这是我们的人生。

所以人生要不停的攀登,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当我们还是一棵小草的时候,无法想象参天大树的伟岸,只有不断的成长为参天大树,再看着小草才会感慨曾经自己的渺小,这是过程。

生而为人,我们要珍惜,要前行,要改过,这样人生才会有意义,不虚度。

涣朴老师

返朴归真 

涣若冰释

矢志知行合一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

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系列课程:

传统文化与家道建设(并实施)

儒家仁政思想与企业文化建设(并实施)


END


国学精华,欢迎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