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第366讲 子张第十九 第1节

 启明书院_元默 2022-03-09

承前启后,明德亲民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 | 涣朴老师

经典原文: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内容简要:

子张比孔子小了48岁,是孔子晚年的学生里面比较优秀的,在孔子去世之后的六七十年里主要活跃在各个诸侯国传播孔子思想。

子张、子夏、曾子、子贡、子游这些人比孔子小45岁左右。子贡比他们大,子贡和颜回一个年纪,比他们大了15岁左右。

子张、子夏、子游、子贡和曾子从这五个人的言论当中看出来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以及他们对儒学的理解。

也能看出孔子在教学生的时候都没有把他们的棱角去完全抹掉统一格式化。

而是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性让他们成为了各自擅长发挥最好的样子而目的都是向着仁去前行。

子张讲了四个方面对士提出的要求。

士见危致命。看到有危急危难的情况自己的生命是可以付出。这是一种仗义侠客的行为,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士为了伸张正义,

为了传播仁爱在看到别人有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不加思索。见危致命不用思考一下,孟子说有人落于井你一定会伸手去救他不会去思考,

一旦思考就属于在衡量是付出还是不付出就不是一颗天真的仁爱之心发出来的而是经过利益的权衡之后再发出来的。

当然我们说经过利益权衡之后,你选择去帮助别人也很好,但是那已经是属于第二档次。子张在孔子的评价里也是说这个师也辟,

辟是比较偏激,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子张他这种相对比较偏激的性格,但他的偏激是往仁爱方向去偏。

孔子曾经讲过子贡问:对师与商也孰贤?就是颛孙师就是子张,商是朴商,就是子夏。孔子说纸张过之,子夏不及。

子贡说是子张好一点吗?孔子说不是的,过犹不及,两个是一样的。我们从这里面大概能看出子张性子比较急,可能比子路还要急一点。

子路和子张没有过多的交集过。从时间上来推算子路跟孔子是孔子在40岁到65岁之间阶段。

子张、子夏是在孔子63、64之后才跟的孔子。子张和子路有点像。见到危险的地方就要毫不思索的把恻隐之心发出来并且把行动付诸出来去帮助别人这样才称得上士这也是早期的侠客精神。

见得思义。得是有成果、有利益。在有利益的时候要想利益该拿还是不该拿?应该拿几分比较合适这是要思的。子贡有次在外面赎回了一个俘虏,按照朝廷的规定可以来到鲁国领取赎金的。

子贡说不差钱就不领赎金。孔子说不可以,你有钱你不领别人以后去领赎金就会被人说子贡都不领赎金你为什么来领赎金?你把别人做好事的心给断掉了。

子贡听完我赶紧去领这是见得的时候去思考一下拿还是不该拿,有的时候除了在心里面直接出来的拿还是不拿之外,还有是否符合道义,是否符合环境?

就像我们以前认为做公益就是把自己的所有都付出来后来发现并不完全是这样,有的时候这样做起的的效果适得其反不能真正做到最大化的帮助很多人。

见得思义其实是很深的一段话,需要你去思考自己所做的每个事情,是否真正意义上能够利益到更多人,而不是自己简单的拿还是不拿,要还是不要没那么简单要思考。

祭思敬。祭是去祭祀的时候把一颗沉静之心拿出来,祭祀不光是祭祀自己的祖先还包括祭祀天祭祀地包括主持一个祭祀的礼节等等。

随着人们对礼节越来越不重视就可能把礼节流于形式化,不会把一颗尊敬的内心是什么心去展现出来。在祭之前要三问再三问我的敬畏之心有没有出来?

有没有像孔老夫子说的“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礼节我们要么不要做,做就要做到非常的虔诚。“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要么就不要信,你要信你要做你就做的彻彻底底。

丧思哀。这是人伦,有丧事的时候不要去想着要不要好面子,别人办几桌我办几桌,别人吃几天我吃几天,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面对丧事的时候有没有感觉到人生一世草木一春的悲哀,有没有感觉到亲人的离去永不复返永不复见的那种凄凉。回忆点点滴滴与生前的种种去感恩去释怀。

这四点分别从仁、义、礼这几个层面谈到,一个事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来这个事就做的到位了学问就算是做好了。子张说其可已矣,他做的就可以了。

2500多年前子张勤勤恳恳的奉行孔子教诲的情景,实际上推算他跟孔子学的时间并不长,他的出身是比较卑微的,他的祖先是贵族后来因避难来到鲁国。

他并没有因自己出身的卑微就垂头丧气还是非常努力去让自己跻身于君子圣贤的行列难能可贵。他全力以赴的知行合一的去践行仁、义、礼、智、信。

君子的路径是什么?仁、义、礼、智、信去践行,在践行的过程当中会发生种种的问题再一一去解决。人要对自己下狠心否则可能一辈子很快就过去了。

每个人都能记得自己小时候的样子也能想象自己30年之后的样子,脚下的每一步路需要踏踏实实去走。一定要抓住仁、义、礼、智、信的核心知行合一,立志成圣成贤成君子。

涣朴老师

返朴归真 

涣若冰释

矢志知行合一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

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系列课程:

传统文化与家道建设(并实施)

儒家仁政思想与企业文化建设(并实施)

END

国学精华,欢迎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