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子》第185讲【尽心章句上】(7)

 启明书院_元默 2022-03-09

承前启后,明德亲民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 | 涣朴老师

【内容简要】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7小节依然谈的是 “羞耻之心”,这一节讲得更加深入一点。

知耻之心是“义”的顶端,文天祥【正气歌】说:“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浩然之气上去之后,一切奸邪通通扫除,威逼利诱、高官厚禄、刀山火海通通不怕,“鼎镬甘如饴”,“阴阳不能贼”,这就是“义之大者”。

孔子说: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一般人取舍依据利益,君子并非不喜欢利益,但君子的利益必须符合“义”,道义的义。【易经﹒乾卦】元亨利贞,第三个就是利。君子不是不谈利,只是利得经过善之长者(元),嘉之慧者(亨),然后义之和者(利),如此才是事之干者(贞),贞则固。如果你的利是强取豪夺,“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语出【大学】),那一定不会长久。君子选择是以义为先,如果义与利不可兼得,那一定是舍利而取义,这便是义之大者也。

人如果没有知耻之心,就不可能做到这样。没有知耻之心的人看到利益就会像饿极的人看见馒头一样,扑过去了。孟子说“嗟来之食,乞者不欲也”,就算是一个乞讨的人对于嗟来之食也是厌恶的。如果这个人有骨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嗟来之食。

人的知耻之心决定了一个人的取舍,孟子说“耻之于人大矣”,你的取舍决定你应该做什么,做什么就决定你成什么,这是“取法乎上”。“耻”一是知道标准,二是在当断之时则断,不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当断立断,就是放下屠刀立即成佛。人不是不知道自己的错,只是知道错了之后很少去改。这便是那个“屠刀”砍不下去,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在改过这个事情上面,劝大家长痛不如短痛,错的地方立马就改,哪怕很痛苦;或者说一些不好的习惯,哪怕很不舍也要去改,有所舍必有所得。

“取法乎上”的人明白前面有更好的在等着,而如果一直流连现在就会拘泥于其中。我们很多人会回味、怀念小学甚至幼儿园的光景,没有作业、还有点心吃等等。幼儿园虽然好玩,可是我们需要更多的知识和宽阔的眼界,需要去接受挑战和困难。后面挑战与困难会越来越多,但是得到的也会越来越多。这二者是对应的,这就是因果法则。付出了一定会得到,而要想得到那一定是要付出,这是必然的。当我们把自己的标准提高了,我们就会向前走,而不是为了获得利益而心存机变之巧。要是把利益放在前面,就会想“今天反正只要获得利益怎样都行,强取豪夺、坑蒙拐骗”,这个叫做机变之巧。种下了恶因以后必然有恶果,不明因果无明啊!无明就是愚痴。当不能守住高标准的时候,人就会落到下面去求,或者为了利益而求机变之巧,就从高标准“取法乎上”变成“取法乎下”了。

我们一定要记住要以义为利,不能以利为利,要求人之正道,不能求机变之巧。老子说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人生一条大道是言忠信、行笃敬, “致虚极守静笃”,离开这条大道就是求机变之巧。所以孟子说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用机变之巧的人没有知耻之心,会觉得“我获得了短期利益,比你要厉害”,他用机变之巧而忘记了应有的高标准!人总是这么矛盾,既想得到最好的,又不愿付出与之相对应的努力,这怎么可能?这两者一定是对应的。孟子说“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意思是你不以圣贤为标准,不以没有达到圣贤的标准为耻,你如何能够成为圣贤?

孟子说“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君子担忧不能成为舜那样的人。颜回也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把舜当成标杆,然后才能向“成为舜一样的人”去靠近,不把舜当标杆,就不会认为我不如他有什么问题,会认为他是圣人,我是平常人。那你还能成为舜一样的人吗?肯定成不了。我们可以这样想:舜是人我也是人,他能做到,我也能做到!这才是有骨气,有志气!

话反过来说,我们跟人比,比什么?不要比车子、房子、票子,要比德行!

比车子、房子、票子,比来比去,人就会得到一个嫉妒心和嗔恨心;比德行,人可以比出“恭敬心、敬畏心和勇猛精进心”。“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这才是正确的方法。首先要有知耻之心,把高标准当成自己的标准,从而产生“知耻”,然后向着目标去做。同时也要明白不羡慕别人的名利地位、荣华富贵,而要看别人的德行与才学,这才是正确的追求。

经典原文: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END

国学精华,欢迎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