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16章

 启明书院_元默 2022-03-09

承前启后,明德亲民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 | 涣朴老师

经典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内容简要:

这一章是接着上一章“孰能浊以静之徐清?”来讲的,只有不断练习才能有体会,而练习的核心在于“致虚”和“守静”这两个词。

致虚极,守静笃。

致虚是相对于人心而言的。人心要像鼓一样,鼓的中间越空敲出来的声音越脆,越实敲出来的声音越闷。人心也是,心里装的东西越杂乱就越难用,心越虚就越灵巧。

在第11章里“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进行了阐述,表明把心放虚是非常关键的。

人心如果装了欲望和怨气,虚不了,人的眼耳鼻舌总是喜欢看想要的东西,看多了就想占为己有,欲望会越来越多。

没有得到的时候想得到,得到了之后又怕失去,就产生了无穷无尽的欲望,有欲望不知道如何节制,也不知道怎样用正确的方法去获得,这样就很难获得。

得不到产生抱怨,或者得到了守不住,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就产生怨气。

人就是这样被欲望牵着走来走去,欲和怨慢慢充斥在人的内心中,像房子一样,越来越多的杂物堆积成山,心越来越满,而不是越来越虚。

人的心要想虚,就得透彻思考人这一生到底是为何而来,一定不是为欲望而来。欲望是假的,我们的身体都是假的,人本来什么也没有,一个细胞,最后是一堆灰。

所以生死之间最关键的还是灵魂的自由,内心的升华,价值的体现,而这三者全部是要内心虚了才能实现的。

想明白人生到底为何而来之后,把欲望和怨气逐渐去掉,不停地做,直到极致,称之为“致虚极”。

在致虚极的过程中,我们会面对很多的困扰和干扰,有来自外界的,也有来自内心的。人的心之所以不能安静,是因为被外来和内在的困扰与干扰不停地打击,不停地扰动。树欲静而风不止,人欲静风也不止。

所以守静的过程,其实是让自己的定力不断地降服外在干扰力的过程,不是“空心不想”那么简单。增加定力降服外在的过程,称之为修行,而不是很多人以为的啥事都不干就是修身养性。

致虚和守静都是实实在在地在心上下功夫,放低欲望,去除怨气,增加定力,降服诸心魔,称为“致虚极,守静笃”。

做到虚极静笃之后,我们的内心就非常空灵了,然后能够观于有,观于无,观其妙,观其缴。

所以在学习《道德经》的时候,不能够割裂开来学,要永远记住一开始的“观”和“玄妙之门”,后面的很多内容都在教我们如何入玄妙之门,如何观有和观无,这是《道德经》的总纲领。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这是有无一体,一体同观。万物在你面前,看得见的看不见的皆去观,然后就会发现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人从一个细胞开始到最后一堆灰,树木从一颗种子开始最后也成为一堆灰,开过的花最后落在泥土上化作春泥,人的想法产生之后或者是夭折了,或经过努力成为现实,最后了结了,之后又空了,即“各复归其根”。

所有的一切都经过一个由生到灭的过程,只是生灭之间有些走得比较完整,有些走得不完整。但有生就必有灭,就像大地一样归于空寂,内心不管怎样汹涌澎湃,最后还是归于平静,叫“归根”。

心魔就是在心里作妖作怪的过程,定力足够的话,就会慢慢地灭掉,叫做“生灭”。佛法里讲“生灭”,道家讲“归根”,归根了就真的静了。

这和“强制性不去想”或“定在那儿”是有区别的,“强制性不去想”或“定在那儿”是事情上的静,是行的静,而种子灭了是心的静,而要让种子灭掉,需要观破。

把欲望看破,人生的假象看破,一切无有真,无以见为真,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起,因缘和合而生,唯有本性是不灭的,有无相生,有无之间本性与道与万物一体。

有“人我之分”就产生“人我之争”,这种争就带来了一切欲;没有“人我之分”就不争,不争就没有欲,就归于平静,归于万物一体。

有、无、空指的是万物一体,万物是同一个本源。就好像手指头有大拇指、食指、中指等,可是整体看就是一只手,手就是一体,脚也是这样。

我们执着于“我你他”,但从天或道的角度看大家都是一体的,这个一体性就是空性,吾以观复就是从一体性来观,中国的哲学“致中和”,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明白了“各复归其根”,就懂得天性了。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天命之谓性,知道这个就复命了,就知天命了。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回到用天性的角度观看世界,运用于世界做事情称之为常,知常就明了。心里无杂物无障碍称之为明,见一体性是见性,这是明心见性。这整个的过程,是修行的路径。

首先是致虚守静;之后是观;然后是观到根,万物皆归其根,人也要归其根。万物归根叫落叶归根,人归根叫复命。

不能知常就有人我之分别,就有人我之相争,相争就会变成残杀。一切争端由此而起,叫做“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人知常是一体性,不知常是分别性。分别性产生了这个世间所有的苦难,知常是用一体性对待所有人,所有人即是一体,具有包容性,叫知常容。

容乃公。公,公平,没有偏见,没有偏颇。对待五个手指头一样,对待心和肺也一样,能以此公心待天下便是王。

容与公是内圣,有内圣后外王,这样的王符合天道;向天看齐叫王乃天;天与道是合一的,叫天乃道;合于道而行,可以长久,天长地久是道乃久,没身不殆。

这一章讲了长久的关键在于知常,而知常并不仅仅是思维上要归根、要复命,而是内心真实的体知,不是语言文字的知道,这就必须经过前面致虚守静并且观复的过程。

有了致虚守静而观复,然后知常;知常之后,能容能公,而后能王;王而后能天能道能久,是一连贯的。

所以学习《道德经》,一定往“大其心,虚其心”,“知常长久”去走,只有如此,才是合道之人,才能 “古之善为士者,敝不新成”。

《道德经》前文基本上都在谈论天道,接下来开始谈论用天道治理天下的圣人,以及如何治理。

《道德经》一书逻辑非常缜密,思维也非常完整,有方法论,有步骤,也有给我们参照实践的标准,我们要认真学习运用才能够体悟其奥妙。

涣朴老师

返朴归真 

涣若冰释

矢志知行合一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

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系列课程:

传统文化与家道建设(并实施)

儒家仁政思想与企业文化建设(并实施)

END

国学精华,欢迎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