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三模作文:让学生感受高考,让教师思考语文

 钟楼语文 2022-03-09

南京三模作文试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绝大多数的人用感觉来思考,而我却用思考来感觉。(葡萄牙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

材料解读

       本题“感觉”和“思考”两词反复出现,很容易把握。学生作文往往把感觉理解为感性的体验,把思考理解为理性的思辨,再比较其高下。

       或基于常识,宣称理性高于感性。类似的说法还有感觉需要思考的加工和指导;在思考的基础上去感觉;用感觉代替思考不对;让感觉带有理性色彩等等。

       或逆向思考,呼吁跟着感觉走,感性优于理性。类似的说法还有用感情引导理智;感觉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遵从内心的呼声比功利的算计要高明等等。

       或运用辩证,论证感性、理性一先一后,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等等。

       这样的写作没有脱离材料,但尚未体会命题人选择这句诗化格言的苦心,没有抓住材料的精微之处。

       材料上下句把两个词作一颠倒,后句在对前句作出否定的同时,更进行了概念的再生。类似的格言有:

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

——帕斯卡

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

——马克思

       可以举个更通俗的例子:

你用思考来写作,而我却用写作来思考。

       这些例句中,“生命”“批判”“思考”的意思在前后句里是不同的。

       试题材料前半句“绝大多数的人用感觉来思考”中,“感觉”是名词,“思考”是动词,落脚点是在“思考”,“用……来……”表示人们是把“感觉”当作“思考”的目的或方法。

       若是理解为表目的,那么就是说,绝大多数人将对世界的感觉作为素材进行思考,貌似符合认识论的一般规律,但是这种思考必然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上。

       若是理解为表方法,就是指用感觉代替思考,或者说自认为在思考,其实陷入了一种非理性的感觉中。

       总之诗人认为,谬不在“感觉”,而在于“用感觉来思考”。

       于是,他宁可冒与世人格格不入之险,也要另辟蹊径——“用思考来感觉”。

       这里的“思考”是名词,而“感觉”是动词,落脚点在“感觉”。这时候,“思考”是先行的,成为了与世界的第一接触,“感觉”是旨归,是一种与世界相处的姿态。诗人不是说感觉不如思考重要,而恰恰是强调了感觉的重要,以此体验纯粹地世界和人生。

       所以,这里的“感觉”已经是前半句中“感觉”的否定之否定。要把它说清,还是要借助“用……来……”来进行理论构建。

       如果把“用……来……”理解为表目的,那么这句话的内涵就是用理性统摄感性认识,将由思考构造的带有主观理性色彩的世界作为感觉的对象。客观的俗世充满了不和谐、非理性之物,于是诗人将思考所得的理性世界投射到客观世界,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理想国。以此为对象,再去感觉,再去体悟。

       如果把“用……来……”理解为表方法,那么这句话的内涵就是肯定世界原来就是富于理性的存在。而我们要想真正感觉、领悟其奥妙,就需要用理性的思维方式去感知世界的本质,而不被感官上的、纷繁混乱的表象所迷惑,如绝大多数人那样。

       顺着这种理解,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立意:

1.以我造境,感悟自己创造的理性世界。

如:《春江花月夜》“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2.芟夷芜杂,用理性去感知的真实世界。

如:《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公众号劳模作者

 

陈可人老师

南京市金陵中学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本期微信将选出一则优秀留言,向作者赠送的就是作为本次考试作文试题的取材书籍——

《惶然录》

作    者:(葡萄牙)费尔南多·佩索阿

翻    译:韩少功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12年6月

前几期获奖者:

资料链接

 

恨的爱

  费尔南多·佩索阿

           阝               

       我想,在意识深处造成我与他人生活格格难入的东西,是这样的事实:绝大多数的人用感觉来思考,而我却用思考来感觉。

       对于一般人来说,感觉就是生活,而思考就是认识这一种生活。但对于我来说,思考才是生活,而感觉只是给思想提供食粮而已。

       我热情的容量极小,很奇怪的是,我的感情更多地投向那些自己的对手,而不是指向那些我的精神同类。我在文学中的崇拜对象,无一不是那些与我鲜有共同之处的古典作家。如果我不得不在夏多布里昂和维埃拉之间选择一个作家作为我唯一的读物,我会毫不迟疑地选择维埃拉。

       有更多的人不同于我,他们看来更现实,因为他们不那么依重自我的主观性。这就可以说明,为什么我专心研究的恒常对象,恰恰就是我反对并且远远避离的粗俗人性。我爱它恰恰是因为我恨它。我兴致勃勃地观察它,恰恰是因为我实际上憎恶对它的感觉。一片让人非常倾心的风景,作为一张画,通常是为一张不舒服的床而配置的。

(1930,4,13)

       文章颇有晦涩难通甚至前后抵牾之处,命题人从中拈出警句,可谓独具慧眼。

       对于文中的那些矛盾,译者韩少功在序言里做出了这样的解释:

读者也许不难看出,作者在随笔中的立场时有变化,有时候是一个精神化的人,把世界仅仅提纯为一种美丽的梦幻;有时候则成了一个物质化的人,连眼中的任何情人也只剩下无内涵的视觉性外表。……

这或许可作为本次试题材料的一种注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