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鬼畜· 人力VOCALOID】报任安书(《清明上河图》词改)

 钟楼语文 2022-03-09

报任安书

原曲:清明上河图

音源:葛平

谱曲:高进

编曲:关天天

填词&调教&PV:萌龙少主

视频作者

 

萌龙少主 

坚持原创思考 我们都是文化的传承者~ 鬼畜社团创示录成员,主打填词。

承父业执笔

究天人之际

笔下千万里

化作青史的跫音

撰述汉武回溯录黄帝

纵越三千载历纪

藏豪情壮雄心

何料效李广言折戟

直言受刑极

苟生而不息

墨牍的影迹

亘古不灭的命题

且苦且独且徒且啜哭

却肃却怒却上路

这一回我服输

奈青史何人来记述

零落身世斗转四徒壁

朝朝觐而夕食粗粝

身空豪力不足万人敌

唯有撰史记不自欺

曾为苟生弃名皆下涕

也尝在生义间寻觅

唯我史记竹香

烁烁照历纪

方能在青史中洋溢

李少卿兵败

挥泪而卸铠

任少卿落怀

尘定坐罪折命哀

曾经当年为伍情澎湃

无奈世朝天命改

吾辈可怎思哀

何曾见青史从头来

谁言三闾屈原空放荡

谁又言孔夫子虚谎

谁言西楚霸王乱朝纲

谁又言荆轲徒诩狂

洞破天意历史下一章

却沉默难语清半晌

多少王臣将相

皆已成过往

唯后人论得以鉴赏

天命难违莫拮抗

且全当坎坷成过往

撰书朝野千年着冷霜

孰能知青史向何方

苟生屈义岂为食糟糠

惟愿青史源远流长

代君傲看世间 梦罢狂一场

成全我史家之绝唱

歌词

歌词解说

承父业执笔 究天人之际

      司马迁世家任史官,迁父司马谈和他本人都曾任太史令。《太史公书》又名《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始于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末年时期,前后跨越三千多年历史。

何料效李广言折戟

       李广因激动斩杀霸陵尉而获罪终生不用,也因多次忤逆当权者而命运坎坷,司马迁仗义执言而下牢狱受腐刑,他认为自己与李广命途相似。因此在史记中极力推崇李广等命途多舛的角色。

直言受刑极

       李陵因无援兵兵败受降,武帝愤怒,群臣皆声讨李陵的罪过。司马迁认为李陵兵败受降自有原因,仗义执言而为武帝所怒,坐诬罔之罪为大不敬之罪,按律当斩。他选择腐刑代替受死刑以完成史记。

曾为苟生弃名皆下涕,也尝在生义间寻觅

       司马迁选择活下去并不是苟且偷生,这是对作为史官责任的诠释,是对父亲遗愿的传承,是对时代与自我关系正确的认知。

李少卿兵败,挥泪而卸铠

       李陵字少卿,率五千步兵与八万匈奴兵战败于浚稽山,受降自此不回汉朝。

任少卿落怀,尘定坐罪折命哀

       任安,字少卿,戾太子事件中接受戾太子要他发兵的命令但按兵未动,事件平定后,武帝认为任安“坐观成败怀诈,有不忠之心”,论罪腰斩。《报任安书》是在任安被下狱定罪之后任安希望司马迁拯救自己、“推贤进士”而给司马迁写去求助信后,适逢司马迁人生低谷,并没有及时回信,等到回信——也就是著名的《报任安书》——时任安已经临刑,司马迁难以救出也无意救赎任安。此刻的他在人生低谷中已经对自我做了完全彻透的认知,故《报任安书》中也流露了他潜心著史的心意。

谁言三闾屈原空放荡,谁又言孔夫子虚谎

       以上四个角色都是《史记》中司马迁给出主观评价的历史人物,而且司马迁也都亲步一一拜访过他们的故迹,他亲自去过汨罗江凭吊屈原,也亲自造访过孔子故里,即所谓“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谁言西楚霸王乱朝纲,谁又言荆轲徒诩狂

       这里是司马迁对当朝顺应统治者而无良记述的文人和为了凸显自我而彰新立异的"狂士"的批判。

多少王臣将相,皆已成过往

唯后人论得以鉴赏

       这里体现了司马迁认知中“交由后世任评说”的思想,和不少时人得过且过不顾旁人的思想不同,他的价值观中体现了对历史发展的客观认知和个人价值体现途径的多样性,这种思想具有很高的前瞻性:一个时代的伟人可能会是另一时代的小丑,在一个时代被唾弃的人可能是在另一个时代中被无限推崇的人,随着历史变化人的价值也会发生变化。

代君傲看世间,梦罢狂一场

       司马迁撰写《报任安书》时任安已经临刑,司马迁无意挽留,所以是"代君看世间"

成全我史家之绝唱

       史记书出影响深远,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视频素材来源

       电视剧《司马迁》,又名《司马迁与汉武帝》,是1997年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历史电视连续剧。杨洁导演,共18集。仇永力、许还山、张秋歌、杨静、虞梦、徐少华、刘冠雄领衔主演,展现了史圣司马迁坎坷与曲折、悲壮与辉煌一生。

评价

       电视剧司马迁的演绎成分较多,但是对司马迁人格灵魂的诠释还是到位的:观此剧前, 笔者印象里的“司马迁”,应是一个炼狱中升腾起的沧桑灵魂, 须鬓染秦霜汉雪, 袍袖挂苦雨愁云。而随着剧情的深入, 我才开始认识一个超越躯壳皮囊的灵魂—— 面对奸臣杜周等捏造将帅李陵归降匈奴, 武帝大怒, 命速捕李陵老母其全家, 欲将李家满门抄斩时, 司马迁义愤填膺, 挺身而出; 朝堂上, 在众臣的非议声中, 司马迁仗义执言, 直抒胸臆。他的一席真话触怒了汉武帝, 于是被下到诏狱,还要处以极刑。

       但他最后选择了活——并非偷生, 而是不愿轻如鸿毛般的死去! 他要活, 是为了史书大业! 他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 在极恶劣的环境里、在世人的笑骂声中活了下来! 他发愤著书, 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完成了“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的伟大历史巨著《史记》, 为后人留下了不朽的精神财富! 在我国文学史上树立起千古不朽之丰碑! 司马迁的“隐忍苟活”,的确是重于泰山! 他忍辱负重、气壮山河的崇高品格与敢于说真话、写真史、虽九死而无悔的精神, 无人可以比肩, 给人以巨大的震撼!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更是值得今人敬仰、歌颂和学习的榜样!

       无论人物戏多戏少, 都力争避免概念化、脸谱化, 并要求各有个性, 不落陈套, 这是《司马迁》的又一成功之处。如剧中的汉武帝, 雄才伟略、好大喜功。他对司马迁既爱其才, 敬其人, 又厌其直言、惧其直书。他虽不失为一个伟大的君主, 但却操纵着司马迁的命运, 摧残了司马迁之身心。他们的命运纠葛在一起, 形成了史诗式的大悲剧; 司马迁的好友任安, 是一个侠肝义胆、豪放高洁的好汉, 他与司马迁在性格上虽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反差, 但在他和司马迁之间, 却充满着感人肺腑的体现古人情操的真挚友谊。这些神采各异、个性鲜明的人物不仅形成了一个多维多向的艺术形象整体网络, 而且还构成了司马迁生活的历史环境,生动而真切。

欢迎大家留言

       本期微信将选出一则优秀留言,向作者赠送的是中国近现代全面介绍和评议司马迁及《史记》的专著——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

    作    者:李长之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5年10月

网站原链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