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届新高考基地学校高三第二次大联考作文试题及下水作文

 钟楼语文 2022-03-09

2021届新高考基地学校高三第二次大联考作文试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刘秀祥出生在贵州一个边远贫困山村。四岁时父亲不幸病故,母亲患上间歇性精神病,生活无法自理。他从小就挑起家庭重担,并没有放弃学业,相反更加努力,同时在别人的资助下,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高中。上高中时,他租下了学校附近的一个废弃的猪圈,与母亲一起生活。考上大学后,他又“千里背疯娘上大学”,通过打工完成学业。大学毕业,他放弃外面优厚的工作待遇,毅然回到家乡,做一名教师,并资助了山区数千名贫困学生,其中有47人已考上大学。

班级计划举行“学习刘秀祥事迹”主题班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孔子曾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就是说孝是道德的根本,是教育的源头。我们接受教育,修养道德,也必须从“孝”字入手。

    刘秀祥君堪称当代孝子的典范,最令我感动的是他“千里背疯娘上大学”一事,照顾父母本是人之常情,但刘君能够不避他人的眼光,不以疯癫的母亲为耻,把母亲带在身边供养,和颜悦色,体恤入微。这样的高风淳行,不禁令人想起《论语》中孔子答子夏问孝的典故,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父母做点事,给父母送点好吃的,这都不难,难在对待父母的态度。反思我们青年学生,有的嫌弃油腻的中年老爸来学校给自己丢脸,有的在家对老妈横眉冷对、恶语相向,与刘君的爱母孝行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学习了他的事迹,我们以后是不是应该以爸爸妈妈为荣,对他们温柔恭敬一点呢?

    孔子又说:“夫孝,始于事亲,终于立身。”刘秀祥的纯孝,不仅体现在对母亲无微不至的照料,更在于他自立自强,不遗母忧。刘君克服万难,考上大学,后又勤工俭学,自食其力,其中的艰辛,非常人所能想见。有了这样的好孩子,他的母亲才能安心养病。这样的孝心,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我们学习的条件比他好太多太多,但我们能做到发奋图强,不让父母操心吗?我们当以刘君为榜样,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不让父母担忧,这才是孝的真谛啊。

    刘秀祥的大孝,还不止于此。大学毕业,他放弃外面优厚的工作待遇,毅然回到家乡,做一名教师,并资助了山区数千名贫困学生,其中有47人已考上大学。最大的孝,在于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立德树名,光宗耀祖。刘君回乡育才,回报了社会;捐助扶贫,践行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他树德故土,立功当代,扬名后世,以显父母,以大门楣,集孝之大成!我辈青年当见贤思齐,向刘君那样,把国与家统一起来,在为国为民奋斗的同时,也为家庭争光,对父母进孝。

   《诗》云:“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刘秀祥的孝心善行,感天动地,青史留名。同学们,让我们学习刘君,收获成长,收获幸福。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若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轲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谓而已矣。——孟轲

公众号ID:jlzxzwxp

 

钟楼语文

    为学生立心,

    为教师立命,

    为语文继绝学,

    为教育开太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