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低温液体贮槽

 福田书屋 2022-03-09
10
低温液体贮槽基本原理、结构及功能
1 低温液体贮槽功能
  将空分装置(或其它低温装置)生产的液化气体(如液液、液氮、液氩、LNG等)产品贮存起来,或运输到用户处。由于低温液体标准沸点低、汽化潜热小,极易汽化为气体,故低温液体贮槽对绝热性能要求高。常见液化气体物性参数见表1。
表1:         常见液化气体物性参数
名称
标 态 密 度   ρo
(kg/m3)
沸     点(在0.1Mpa(G)下)
临界点
气液比
温度
Tb(K)
汽化潜热
r(Kcal/kg)
液体密度
ρL    (kg/m3)
气体密度ρg
(kg/m3)
温度Tc(K)
压力Pc(标准大气压)
空气
1.2928
78.8
51
873
4.485
132
37
1:675
1.4289
90.17
51.03
1140
4.5
154.78
50.14
1:800
1.2506
77.35
47.59
810
4.69
126.1
33.5
1:643
1.7840
87.29
39.192
1410
6.95
150.7
48
1:780
甲烷
0.7167
111.7
121.75
426
1.8
190.7
45.8
1:591
乙烯
1.2610
169.5
115.39
567.4
2.13
283.05
50.49
1:450
0.08988
20.38
106.68
71.021
1.333
32.976
12.76
1:788
2 低温液体贮槽分类
2.1 按用途分:
  固定式(用于贮存低温液体)
  移动式(用于运输低温液体)
  固定式低温液体贮槽按安装位置分为立式贮槽、卧式贮槽。
移动式低温液体贮槽按运输方式分为铁路罐车、公路罐车、罐式集装箱(可用于铁路、公路、水路及其联运)。
2.2 按绝热方式分为:真空粉末绝热贮槽、真空多层绝热贮槽、真空纤维绝热贮槽、堆积绝热贮槽。
2.3 按内容器工作压力分为:常压贮槽(按JB/T4735《钢制焊接常压容器》设计、制造),适合几何容积V≥300m3,采用堆积绝热结构的低温液体贮槽。
  压力容器类贮槽(按GBT150《钢制压力》设计、制造),适合几何容积V≤150m3,绝热形式为真空粉末、或真空纤维、或真空多层绝热或堆积绝热结构的低温液体贮槽。具体采用何种绝热方式,由贮运介质低温特性、运输距离远近、内容器几何容器等综合确定。
3 低温液体贮槽结构、特点

图片

















3.1 立式真空粉末绝热低温液体贮槽结构简介
  贮槽为双层圆筒结构,用真空粉末绝热。设备主要由内容器、外壳、绝热材料、内容器支撑、阀门、安全附件(压力表、液位计、安全阀、防爆装置、外容器防爆装置)等组成。
特点:占地面积小,整体交货,现场安装工作量小,可通过自增压方式向外供液。所有操作阀门位于贮槽底部,操作方便。
图片
3.2 常压堆积绝热贮槽结构简介
  贮槽为立式圆筒形、双层壁、平底拱顶结构,采用珠光砂粉末堆积绝热。设备主要由内槽、外槽、绝热层、平台梯子、阀门仪表、基础平台、安全附件(压力表、液位计、呼吸阀、外筒泄放装置)等组成。
  内槽主要由拱顶、筒体和底板组成,用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制成。在槽体顶部和侧部设置人孔。检查内槽时,从顶部人孔进入,通过槽内直梯可到达底部;侧部人孔为工艺人孔,便于建造时人员进出,完工后焊接封死。整个内槽通过拉带固定于基础上。
  外槽主要由拱顶,筒体和底板组成,并设置顶部和侧部人孔,利于检修。
  底部为泡沫玻璃砖绝热层。夹层装填珠光砂,并充干燥氮气,使绝热材料保持干燥,保证珠光砂具有良好绝热性能。筒壳外设置有旋梯,操作维护时,便于工作人员上、下。
  特点:贮存液体量大,现场安装工作量大,制造周期长。通过低温液体泵向外供液。
二 低温液体贮槽流程
  立式真空粉末绝热低温液体贮槽流程见图3,常压堆积绝热低温液体贮槽流程见图4
图片
图片
三 低温液体贮槽操作
1 真空粉末绝热低温液体贮槽(槽车)操作
图片
1.1 操作前准备工作
1.1.1 使用单位应按照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容规》)有关规定,办理压力容器使用登记手续。
1.1.2 操作人员应经安全教育、技术操作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1.1.3 使用单位操作人员除应遵守《容规》相关规定外,还应按设备制造厂技术文件的有关规定进行操作、维护、保养。
1.1.4 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流程、设备原理。
1.1.5 操作人员应熟悉低温液体(液氧、液氮、液氩)及低温安全技术知识。
1.1.6 在正常操作过程中,液位计读数,液位高度,液体容积对应关系可参考设备供货技术资料。
1.2 正常操作时,各阀门启闭状态可参考表3。
                    表3  阀门启闭状态对照表
 
阀门
编号
充液操作
贮存操作
升压
操作
排液操作
备注
空分装置
进液
用槽车
进液
无压
贮存
带压
贮存
向槽车
排液
向汽化器(泵)排液
V1
关*
关*
需增压时开
V2
开*
上部进液开,V3关
V3
关*

V4
检修A1、A2阀关
V5

V6

V7

V8

V9

E1
开*
开*
带压进液时关
E2
关*
关*
吹除及放残液时开
MV
关*
关*
测满时开
G1
检修压力表关
L4

L5

R1
关*
液相取样分析时开
R2
关*
气相取样分析时开
注:(1) V5为三通截止阀,在任何操作过程中,都应保证与S1或S2畅通。
  (2)A1、A2阀可以根据用户使用要求进行调节。
1.2.1 液位计上阀、下阀、平衡阀操作
  当启用液位计时,应先开启平衡阀,再同时打开液位计上阀和下阀,再关闭平衡阀。
  当停用液位计时,应首先开启平衡阀,再同时关闭液位计上阀和下阀。
1.2.2 进液操作
  贮槽首次进液前,应按设备供货图规定,对内容器、管路做气密性检查。并用介质气体吹扫置换,直至符合产品纯度后,才能进液。
  贮槽有首次进液和补充进液两种进液方式。
1.2.3 首次进液时,内容器处于热状态,其操作步骤如下:
A、联接输液软管。
B、对输液软管进行吹除(每次进液前都需进行)。在V2、V3开启前,由液源排出阀向输液管放少量液体,同时打开E2阀,将管道内潮湿空气和机械杂质吹出干净。
C、打开E1放空阀、MV测满阀,G1压力表阀,并启动液面计(全开L1,L3阀,关闭L2阀)。
D、开启V2,由贮槽顶部进液,因内容器处于热状态。V2阀开度要小,待管路和内容器冷却至低温液体温度,E1放空阀排气稳定时,可开大V2阀,加大进液速度。
待液面计指示有液体时,开V3阀,关V2阀,改顶部进液为下部进液。
E、当MV测满阀(已先开启)喷出液体时,表明贮槽液位已到设计液位,应立即关闭V3阀,停止进液,同时开启E2阀,排除输液管路中残余气液。
F、进液结束后,拆除输液软管。
1.2.4 补充充液(指内容器已有低温液体冷态下的充液)。
补充进液操作程序与首次进液操作程序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内容器已处于冷态,不需要冷却,管路吹除后,可直接由V3阀进液。
1.2.5 空分装置进液
A、将贮槽内容器压力降至空分装置排液压力以下,开启V6阀,向贮槽进液。
B、按进液时,内容器压力大小,分无压进液和带压进液两种进液方式。
1.2.6 无压进液:在进液过程中,E1阀始终开启,使内容器和大气相通,内容器压力等于大气压。
1.2.7 带压进液:进液过程中,E1阀关闭,内容器压力高于大气压。带压进液时,内容器压力不得高于最高工作压力。
  首次进液必须采用常压进液方式进液,补充进液可以采用带压进液方式进液。
2 贮存操作
2.1 无压贮存
  贮槽在贮存液体期间,E1阀开启,内容器压力P1为零。优点:与带压贮存相比,设备安全、可靠。其缺点是,贮槽蒸发的气体全部排走,未得到充分利用。
2.2 带压贮存
  贮槽在贮存液体期间,E1阀关闭。贮存期间,因热量不断漏入,内容器压力会缓慢自然升高(自然升压)。因此,需要随时观察内容器压力,防止贮槽超压。
2.3 升压操作
  当内容器需要升压时,可打开V1阀进行增压,压力视用户需要而定,但最高不得超过容器最高工作压力。
  V4阀应处于常开状态,不需增压时,应关严V1阀。
  A1和A2阀用于调节内容器压力,一旦调定后,禁止经常调节,需检修该阀时,应关闭V1阀和V4阀。
2.4 排液操作
2.4.1 向槽车供液
A、槽车软管与快速接口相连,软管另一端暂不与槽车相连。
B、微开V2阀,吹除软管中杂质。
C、关闭V2阀。
D、将软管与槽车相连,开启E2阀,微开V2阀,再次对软管进行吹出,直到符合纯度要求。
E、关闭E2阀,并开启槽车进液阀门,向槽车排液。
F、供液完毕,关闭V2阀和槽车进液阀门。
G、开启E2阀,排除管道残液。
H、卸下软管。
2.4.2 向汽化器(或低温泵)供液
  开启排液阀,可向汽化器或低温泵供液。排液量可参考设备使用说明书。
四 维护、保养
  设备维护保养除遵守《容规》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外,还应遵守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1 仪表校验
  压力表每半年校验一次,液位计每年校验一次,校验合格后加铅封,并有合格证,上面注明下次校验日期。
2 安全阀校验
  安全阀每年校验一次,合格后加铅封,并有校验合格证,合格证注明下次校验日期。
3 设备一般维护
3.1 设备外表面需保持良好的油漆防腐层,凡发现有剥落之处,应及时修复。
3.2 本设备所配低温阀门,当需对阀体进行施焊接时,应将阀芯取出后再施焊,以免损坏密封垫。
3.3 不得擅自在容器本体上施焊,以防破坏外壳致密性。如确需施焊,应取得制造厂技术部门同意。
3.4 夹层真空度直接影响设备绝热性能和安全性能,如无特殊需要,禁止打开VV阀(抽空阀)和外筒防爆装置。
  当夹层真空度低67帕,而贮槽顶部未出现结霜、冒汗现象,此时,可用真空泵直接抽空,恢复绝热性能。夹层抽空至1.33帕后,再连续抽空72小时以上,方可关闭真空阀。应在内容器处于常温状态下进行抽真空工作。
  贮槽经运输振动,珠光砂会下沉,有可能导致贮槽顶部出现结霜、冒汗现象,此时,贮槽需补装珠光砂并抽真空。补装珠光砂粒径在0.1~1.2mm间,堆积密度40~60kg/m3,含湿量<0.3%(重量比)。
3.5 抽真空注意事项
3.5.1 严禁长时间打开真空阀或珠光砂充填口,以免湿空气进入夹层,造成抽真空困难。
3.5.2 打开抽空阀前,应先将无油干空气或干氮气接通此阀,再开启该阀,将干燥气体引入夹层。
3.5.3 抽空之前,应将内容器加热至60~80℃,可缩短抽空时间。
3.6 其它意外情况需大修时,应同设备制造厂联系,制定切实可行的修复方案。
五 安全注意事项
1 设备任何部位发生冻结需解冻时,禁止用明火烘烤、敲击,也不得用水淋,正确方法是用加温空气解冻。
2 场地周围不得有明火,不得有容易起火或电火花的发生源存在。
3 液体流经的管道,管道阀门启闭动作不宜过快,以免液体突然进入热管段被加热,造成局部压力升高,损坏设备。
4 场地应通风良好,避免因泄漏产生窒息事故。
5 当需对贮槽夹层进行气密性检查时,内容器应先加压至0.1MPa,然后对夹层加压0.2MPa;检查完毕,应先将夹层压力泄放后,再泄放内容器压力。否则,内容器将有压瘪(失稳)的危险。
六 故障处理
  贮槽使用中,可能发生的故障,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见表4
表4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故障现象
产生原因
处理方法
使用过程中,内容器压力异常升高
a. V1阀关不严,发生内漏
对V1阀检修,或更换密封垫片
b. 压力表指示不准确。
检修或更换压力表
液面计指示不真实
a. 液位计失灵
检修液位计
b. 液位计上、下管渗漏
检修堵漏
c. 液位计接头处漏气
检修清除漏气
蒸发率超过设计值、顶部冒汗结霜
a. V1阀未关严、内漏
检修阀门
b. 真空度恶化
重抽真空
c. 顶部珠光砂下沉,珠光砂未装实
补装珠光砂、重抽真空
液体或气体从阀帽或接头处漏泄
a. 密封填料未压紧
紧填料压盖
b. 密封圈破损
更换密封圈
c. 密封面损伤
修理或更换零件
d. 焊缝漏气
补焊
七 常压堆积绝热低温液体贮槽操作
1 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本条在贮槽进液前实施。
1.1 耐压试验 
  贮槽安装完成后,按《安装技术条件》进行耐压试验。应先进行基础沉降试验,然后在不放水的情况下,进行耐压试验,耐压试验压力按图纸规定进行。此条试验应与安装试验一同进行。
1.2 强度试验合格气密性试验前,应对内槽内表面进行清洁处理。彻底去除油污和机械杂质,达到JB/T6896《空气分离设备表面清洁度》要求。
1.3 清洁处理合格后,按图纸要求对内槽进行气密性试验。
1.4 内槽吹除 
  内槽清洁处理合格后,用600C -800C的干洁空气或干氮气对系统进行吹除,除去内壁面和管内水分,同时将贮槽和管阀中潮湿空气和固体颗粒吹出。每根管道皆轮流排气。(注意:比空气重的吹除气体从贮槽底部进入,顶部排出。比空气轻的吹除气体从贮槽顶部进入,下部排出),最后用贮槽工作气相介质进行吹除置换,检查排出气体露点,当排出气体露点低于-40℃时,方可停止吹除置换。吹除置换结束后,关闭各阀门,槽内保持0.5~2KPa正压,以免潮湿空气进入。  
1.5 夹层吹除 
  用干氮气对夹层(珠光砂,底部绝热层---泡沫玻璃砖)进行吹除。吹除气体由顶部进,从外槽下部废气排放口排出,排除气体露点应不高于-40℃。夹层吹除气需加热到60-800C。
2 操作说明
2.1 充液
2.1.1 首次充液
  首次充液前,必须检查各安全通道是否畅通,各安全装置是否就位,压力表是否处于工作状态。同时将手动放空阀全开。
  刚开始进液时,贮槽处于热态,需缓慢进液(必要时,可间断小流量进液),待内槽冷透后,当底部绝热层温度计稳定显示在-160℃左右,可加大进液速度。进液过程中,因槽内压力上升较快,需经常观察内槽压力,保证槽内压力不超过最高工作压力。首次进液时,宜将内槽防爆装置(如有)取下,待底部绝热层温度计达-160℃时再装上。
当测满阀喷出液体,表明容器液位已到设计液位,应立即停止进液。此时底部绝热层温度计稳定在-1600C以下。
  在进液过程中,夹层需补充一定量的氮气。内槽进液后,须确保夹层压力在允许范围内。
2.1.2 补充进液
  当槽内已有低温液体时,可直接大流量进液。其操作注意事项与首次进液时内槽冷透后进液相同。
2 贮存
  贮槽压力高于最大工作压力时,自动放空阀开启泄压,低于最低压力时,增压阀开启,对贮槽增压。贮存期间,应注意槽内压力变化,严禁超压运行。同时注意夹层情况:若夹层密封气压力正常,外壳上不应有结霜现象,否则应检查内槽或管路是否有泄漏。若外槽紧急泄放装置开启频繁、外壳有霜露或结冰现象(低温液体流经管道除外),应认真检查原因并进行处理。
3 排液
  贮槽一般有两种排液方式,一种是用低温泵向槽车加注液体,另一方式是用低温泵向大型汽化器供液。当排量排较大时,应注意增压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禁止内槽处于负压状态。
4 设备维护
4.1 安全装置维护
  内槽呼吸阀、内槽防爆装置、外槽呼吸阀、外槽紧急泄放装置及放空调节阀等都是贮槽安全装置。每6个月至1年需检查一次,必须验证安全阀开启压力,确保开启压力准确。内、外槽呼吸阀的呼气、排气压力严格按贮槽使用说明书规定值进行检查。(内槽呼吸阀通常低于-0.5 KPa时吸气,高于最高工作压力时排气;外槽呼吸阀工作压力范围通常在-0.3KPa~+0.8KPa之间)。确保内槽和夹层压力均在设计范围内,设备不发生超压事故。
4.2 夹层密封气纯度分析
经常分析夹层密封气纯度是十分重要的。当贮存LO2时,如果夹层中氧成份比平时测量值高,应查明原因并立即进行处理。夹层压力异常升高,外槽安全阀启跳频繁,说明内槽或管路有可能发生泄漏,应及时处理。夹层中不允许空气混入,避免潮湿气体进入夹层后,降低绝热材料性能。
4.3 氮封调节阀(微压自力式调节阀)维护
  如果夹层压力偏高,应检查氮封调节阀阀后压力上限是否过高。氮封调节阀工作可靠性是常压低温液体贮槽安全性重要保证之一,应定期进行检验,确保阀门保持良好工作状态。阀后压力按设备使用说明书给定值进行调整。(通常为0.4 KPa~1.0 KPa)。
4.4 压力表﹑液位计按各自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定期检测、校正。
4.5 安全注意事项
4.5.1 初次进液时,必须按设备使用说明书规定进行。需特别注意的是:必须保证安全通道畅通,若压力升高过快,可将内槽防爆膜(如有)取下,待内槽压力稳定后装上。
4.5.2 位于安全装置前的截止阀,应处于常开状态并铅封,防止误关闭。只有在检修安全装置时才关闭。定期对阀门﹑安全装置进行检查、校验,确保安全装置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4.5.3 贮槽装液氧时,禁止油脂类物质与氧接触,否则有引起火灾和爆炸危险。  
4.5.4 不得让易燃物品(如木材﹑棉丝品﹑橡胶﹑沥青等)与氧气接触,这些物质吸附氧气后,有自动着火燃烧的危险。
4.5.5 暴露于氧气﹑氮气富集区的房间,人员进入前,应充分通风换气,因氧气富集区有引发火灾的危险,氮气富集区有使人窒息的危险。   
4.5.6 禁止用火或灼热物去除设备表面的冰层。宜用70℃~80℃热氮气或热空气加热解冻,严禁敲打。
4.5.7 操作人员应穿戴保护用品,避免低温液体与皮肤接触,发生冻伤。
4.5.8 液化气体贮存系统5米(贮槽及液体管线边缘计起)范围内,不得有地下室进出口,地上不得堆放易燃物质。
4.5.9 贮槽检修时,须将槽内液体排尽、吹干,并用热空气加热至常温。贮存液氧的贮槽,只有在含氧量≤23%时,才能进行焊接。若要在外槽上施焊,同样应对夹层气体成份进行分析,只有在含氧 ≤ 23%时,才能进行焊接作业。
4.5.10 贮存液氧的容器,应定期对乙炔含量进行检测,含量不得超过0.1PPm。
4.5.11如果贮槽液体需排尽,长期停用,内槽必须充0.5KPa~2 KPa干氮气,防止潮湿空气进入内槽。
  低温液体贮运设备操作、使用安全管理相关标准:JB6898《低温液体贮运设备使用安全规则》、GB50030《氧气站设计院规范》、GB16912《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