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江流域有机丝瓜大棚早熟栽培技术

 wupin 2022-03-09

梅再胜 柯晓华 黄晨

一、选择品种

长江流域有机丝瓜大棚早熟栽培宜选择耐寒性强、第一雌花节位低、雌花比例高、果实生长快、商品性好的早熟品种,如早杂一号肉丝瓜、早杂二号丝瓜、三比 2 号丝瓜、兴蔬运佳丝瓜、早冠 406 丝瓜、早佳丝瓜等。

二、播种育苗

1. 配制培养土

播种期一般在2月上中旬。1月下旬要提前配制好培养土,即每亩栽培地用3年以上未种过瓜类和茄果类作物的肥沃壤土或沙壤土1米3,加腐熟畜禽粪100千克、硫黄0.5千克、健根宝可湿性粉剂60克,充分混合均匀配成培养土,用塑料薄膜盖严消毒4~5天。再将培养土装入50孔的塑料育苗穴盘,摆放于事先准备好的有大棚加拱棚覆盖的育苗床,并留下部分培养土作为盖种土。

2. 种子消毒

每亩栽培地准备种子100克,催芽前将种子用生石灰水或硫酸铜100倍液浸泡消毒1小时,或用高锰酸钾300倍液浸泡消毒2小时,或用木醋液200倍液浸泡消毒3小时,或用55~60℃温水浸泡消毒20分钟;消完毒再用清水浸种4~5小时,捞起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即可催芽。

3. 催芽播种

将浸种后的种子用湿纱布包好,置于30~32℃的温度下催芽,催芽期间每天用清水冲洗种子表面黏液1次,经过2~3天,当80%左右的种子出芽时即可播种。播种时先给塑料育苗穴盘的培养土浇透底水,再每穴播入发芽种子1粒或未发芽种子2粒,上盖1.0~1.5厘米厚干细培养土,再盖1层地膜,并盖好拱棚,关好大棚,以促进出苗;2~3天以后,开始出苗时,将地膜揭去。

4. 苗期管理

播种后和幼苗生长期间,环境温度白天尽量保持在25~30℃、夜间在10~18℃。出苗后每天要适当通风透气、排湿。培养土有明显发干时适当浇水。如遇寒潮天气,可在拱棚上加盖草袋或无纺布保温。经过30天左右,幼苗会长出3~4片真叶,此时即可定植。定植前7天可将昼夜环境温度降到10~15℃进行炼苗。

有机丝瓜的壮苗标准:秧苗矮壮无损伤,基部茎粗0.4~0.5厘米,节间短粗,子叶肥大厚实,有3~4片真叶,叶片舒展肥厚,叶色浓绿,无病虫害,根系发达、洁白。

三、整地定植

2月下旬至3月初,选择3年以上未种过瓜类和茄果类作物、符合有机农产品生产条件的肥沃壤土或沙壤土大棚耕地定植,定植前每亩均匀撒施腐熟人畜粪3 500~4 000千克,或腐熟饼肥250~300千克,再加施磷矿粉50千克、钾矿粉30千克做基肥。紧接着深翻细耙,按2米的宽度包沟开畦,畦高20~23厘米,畦沟上宽40~50厘米,及时盖好地膜升温。3月上中旬当白天平均气温稳定在8℃以上时及时定植,每畦栽2行,每穴栽1株,株距40厘米,行距65~70厘米,每亩定植1 350~1 450株;结合浇定根水,配合施入5%~10%的腐熟人畜粪尿提苗,接着封好地膜定植口,然后覆盖好拱棚和大棚进行保温栽培。

四、栽培管理

1. 温度管理

定植后每天特别是中午要适当通风透气排湿,环境温度尽量保持在白天24~30℃、夜间10~18℃。4月中旬撤去拱棚,4月中下旬当夜间最低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要昼夜通风;5月下旬撤除大棚两侧薄膜。

2. 水分管理

6月中旬以前每间隔15~20天给畦沟灌水1次,以后每间隔7~10天给畦沟灌水1次,让水从畦沟渗入畦内,中后期高温季节灌水应在晴天傍晚进行。雨天要及时排水,防止渍水。

3. 除草和叶面施肥

只要地膜覆盖严实,畦面一般不会长出杂草,畦沟杂草可人工拔掉。由于基肥充足,无须根部追肥,中后期可结合病虫防治,用1%~2%的沼液进行叶面施肥3~5次,每次间隔6~10天。

4. 搭架

当丝瓜植株长度达30厘米左右时,用竹竿搭成“人”字形篱笆架,搭架一定要牢固,以防被大风吹倒。丝瓜植株爬蔓后,每隔3~4天要引蔓绑蔓1次,绑蔓松紧要适度;引蔓绑蔓时1米以下的侧蔓要全部摘除,以集中养分供应主蔓和前期幼瓜生长;藤蔓上架后任其自由生长。

5. 植株调整

中后期若植株叶片过于繁茂,要剪去下部失去功能的老叶、病叶;若侧蔓过多,可适当剪除;还要摘除无用的卷须、畸形幼果和60%的多余雄花。植株调整工作宜于晴天下午进行,以免对植株造成损伤。

五、病虫害防治

1. 农业防治

选择3年以上未种过瓜类及茄果类蔬菜的耕地种植有机丝瓜,以有效减少枯萎病、根结线虫病和白粉虱的危害;入冬前及时清洁田园,灌水浸泡耕地,或深翻冻垈,可有效消灭土壤有害病菌和害虫;早春给大棚提早覆盖无滴塑料薄膜,以增加棚内土壤温度;播种和定植前,每亩大棚可将硫黄粉1.5千克、锯末3千克混合后,分5~6处点燃,密闭熏蒸消毒;及时剪除老叶、病叶,并带出棚外晒干烧毁。

2. 物理防治

在大棚内及时设置黄板、蓝板诱杀蚜虫、白粉虱、潜叶蝇、蓟马等害虫;可在畦面覆盖银灰色地膜或在大棚四周张挂银灰色农膜条避蚜;还可在基地安装太阳能杀虫灯诱杀多种害虫的成虫。

3. 生物防治

可用3%除虫菊素乳油或0.3%苦参碱水剂、0.3%印楝素乳油、7.5%魚藤酮乳油、0.6%氧苦·内酯水剂、3.2%阿维菌素乳油防治蚜虫、菜青虫、瓜实蝇、茶黄螨、甘蓝夜蛾、斜纹夜蛾、蓟马、黄曲条跳甲、黄守瓜等害虫。可用茶籽饼浸泡液灌根防治小地老虎、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可用1%蛇床子素水乳剂、2%宁南霉素水剂防治白粉病。可用0.3%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防治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可用每克含1亿菌落的健根宝可湿性粉剂防治猝倒病、立枯病、枯萎病。可用1.5亿活孢子/克木霉菌可湿性粉剂防治白粉病、炭疽病、灰霉病、霜霉病。可用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防治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可用88%水合霉素可溶性粉剂防治枯萎病。可用2%春雷霉素水剂防治炭疽病、细菌性角斑病。可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防治细菌性角斑病。可用10亿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防治灰霉病、白粉病。可用0.05%核苷酸水剂防治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可用90%新植霉素可溶性粉剂或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预防细菌性病害。

六、采收上市

长江流域大棚早熟栽培的有机丝瓜,一般在4月底至5月上旬开始采收,每1~2天用剪刀配合采收1次,到9月份采收结束。丝瓜生长前期气温较低,通常在雌花开放后10~13天采收;后期气温较高,在雌花开放后7~8天采收。有机丝瓜生产要配置专门的整理、分级、包装等采后商品化处理场地和必要的设施设备,长途运输要配备预冷处理设施,有条件的单位要建立冷链系统,实现有机丝瓜商品化处理、运输、销售全过程冷藏保鲜。此外,丝瓜的采后处理、包装、标识、运输、销售都要符合有机产品标准要求。

(作者联系地址:梅再胜  湖北省黄石市磁湖东路2号 市农业局  邮编:435002;柯晓华  黄石市种子管理局  邮编:435000;黄  晨  大冶市农业局   邮编:4351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