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如帜 | 写满回忆的老校园——献给母校建校七十周年

 天下孝义人 2022-03-09

往期回顾 

·  顺光村三官会

·  敬拜至圣先师  传承儒家经典

作者:张如帜
去年冬天,位于府东街的孝中老校园即现在的孝义九中因建筑陈旧,设备落后,所有的教室都成了危房,为了安全,全体教职工和学生都搬到了旁边的图书馆楼上。
平日里热闹的校园顿时一片寂静,甚至一片萧条。心目中的老校园将又一次旧貌换新颜,我念叨了几次想进去看看,孩子们说,要去赶快去,再晚了就全都推倒不见了。
于是,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了阔别47年的曾经的母校。

从正门进去,路两旁的光秃秃的槐树枝丫在寒风中微微摇曳,绕过中间的建筑,来到后边宽阔的回形楼,从上到下空无一人,往西走,是一片小树林或者是小花园,再往北走,一排小三层楼是初三的教室,这里偏安一隅,墙壁上的“狠抓学科研究,提升课堂质量”大字异常醒目,给人一种无形的紧张气氛。
初三楼后面是宽大的操场,黄土飞扬,异常安静。校园里的树木很多,除了国槐和柳树,最多的就是松树了,它们在严冬里仍然厚重挺拔,巍巍屹立。每一条道路的两边,一行行的灌木被修剪得整整齐齐,形状却是一头高一头低,其寓意为走“上坡路”。如果是在草长莺飞的夏天,这里一定是绿荫蔽日,一派生机。

再从东边空荡荡的教室旁绕出来,原来印象很大的校园不一会儿就走完了,环顾四周,驻足凝视,这里是如此熟悉,而又如此陌生,几十年过去了,记忆中的教室、食堂、宿舍已不复存在,物是人非。
走在静静的校园里,冷风阵阵吹过脸颊,思绪回到几十年前。那时,荒凉的新城没有几家单位,新盖起的孝中东边和北边还是一大片庄稼地,崭新的校园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我们从农村骑着自行车带着行李走进学校,成为孝中的一员,犹如上大学一般自豪。
那时,从正门进去往右第一排的第一间就是我们高十班的教室,东边靠墙的几排平房是水房以及教职工宿舍,我们的学生宿舍在西北角上,当时,五零部队的官兵还没全部搬走,营房就紧挨着我们的宿舍。部队每天的作息很规律,官兵们每天意气风发的跑操训练对我们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我们也随着各种号声行动,跑操唱歌运动。每天当我们饥肠辘辘的时候,部队的吃饭号声已经吹响,几排士兵高声唱着革命歌曲,香喷喷的饭菜味道溢满校园,我们则咽着口水,忍着饥饿,敲打着饭碗等待着学生灶的开饭。

我们的一日三餐都以粗粮为主,早晨是黄楞楞的窝头和咸菜稀饭,中午和晚上是红面擦片子和菠菜汤,稀汤寡水的菠菜汤既没油水又没营养,汤里边经常飘浮着白色的虫子,但是第一次过集体生活的我们照样吃得很香。
七八个人一间的女生宿舍是一排木板通铺,一人二尺多宽的地方非常拥挤,夏天空气闷热蚊虫叮咬无法入睡,冬天则靠老式火炉取暖,薄薄的铺盖根本抵挡不住窗外的严寒,但是正值青春的我们却感到无比快乐,宿舍里常常是笑声不断。
1974年文革还没有真正结束,各种思潮此起彼伏冲击着校园,批林批孔运动,反击右倾翻案风,废除英语课等等都对我们的正常学习产生了影响,我们经常不上课去农村去工地参加劳动,荒废了很多大好时光。
然而幸运的是我们遇上了一批好老师,他们尽可能的抓住时间给我们传授知识。我们的班主任老师是郭铁民王铁民两位老师,数学是杨书忠老师。郭铁民老师面容黝黑,朴实慈祥,犹如一位亲切的长者,春风化雨般的讲课不急不缓,抽丝剥茧,逻辑分明,那一手漂亮的板书我至现在都记得一清二楚。王铁民老师则是另一种风格,声音高亢,激情澎湃,连骂人都口水四溅,毫不留情。有一次我在课堂上偷看《红楼梦》被王老师发现,立刻把我骂了个狗血喷头,但是下课以后,王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送给我一本《红楼梦诗词曲赋赏析》,令我受宠若惊。王老师就是这样个性张扬,性情中人。
我们的高中生活比起现在的学生没有任何学习的压力,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校园里经常有各种体育和唱歌比赛,在校园东边的操场上,举行过无数次的歌咏比赛,所有的班级都席地而坐,在“XX班,来一个”的哨子声中,歌声和掌声此起彼伏,久久回荡。各种球类的比赛也是经常不断,激烈的竞争增加了班与班的友谊,也增强了我们的团结意识,在宽大的操场上,作为班级的排球队员,我也曾洒下了运动的汗水,为我们高十班争得过很多荣誉。
毕业前的三个月,每个班被打乱划分专业班,从农村来的我没有任何专长,只能报了农化专业,学习农业土壤测量,毫无基础知识的我在短时间根本没有收获,还没摸着皮毛就到了毕业的时间。
1975年初,艰苦而快乐的高中生活结束了,毕业前夜,同学们几乎彻夜无眠,狂欢,恳谈,难舍难分,对同学的情意,对母校的感情,对青春的怀念,化作激动而伤感的泪水,缓缓流淌。
毕业后没有赶上恢复高考的我们大部分人背起行囊返回了农村,走向了广阔的天地。尽管文革对我们造成了很大影响,但那时高中毕业的人数还是比较少的,因此,我们那几届高中生大部分都走进中小学校园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我们毕业已经47年,母校自从2003年搬到迎宾路新址以后,这里变成了孝义三中,又变成了现在的孝义九中,几易其主的校园,仍旧是欢声笑语,朝气蓬勃。学校的师生变了,教室变了,但是学校的轮廓没有变,学校的文化底蕴没有变,学校的人文精神没有变,三中和九中延续着老孝中的风貌和内涵,也成为了我市教育系统的佼佼者。
几十年来,我有幸一直居住在新乐巷,离留下我美好记忆的母校只一路之隔,每次路过学校的大门,都会情不自禁地向里凝望,这里有着我弥足珍贵的青春记忆,她是我记忆中无法抹去的珍宝。
依依不舍地走出大门,微风袭过,路边的柏叶沙沙作响,仿佛在和我挥手告别,阳光在老旧的教学楼上留下斑驳的影子,任时光流转,冬去春来……

更多人在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