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东三大族:裴氏、柳氏、薛氏,出将入相,代代有英豪

 史家之韵 2022-03-09

河东,古代秦汉之际代指今山西西南地区,主要包括今山西临汾、运城地区,隋唐时期河东泛指今山西全境,因为山西在黄河的东面嘛。

河东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也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上古三帝尧舜禹时代的都城都在河东:尧都平阳(今山西临汾),都蒲坂(今山西永济),都安邑(今山西夏县)。

河东地区自古人杰地灵,孕育出了无数的人才。河东还是古代“衣冠望族”叠出之地,在我国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里,豪门大族是代代都有,但大多数都是活跃当时数十年而已,往往跟随政权的更迭而烟消云散。

而河东地区,世家大族众多,最具代表性的有三大家族:闻喜裴氏、解县柳氏、汾阴薛氏。

这三大家族从秦汉之际开始逐渐成为望族,随后绵延数百年之久,他们的子孙出将入相,代代有英豪,乱世时立足地方,保境安民;盛世时则走向全国,建功立业。

闻喜裴氏:文武将相,彪炳千秋

裴氏家族自古为三晋望族,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显赫的名门巨族,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在中外历史上堪称独无仅有。

裴氏家族“自秦汉以来,历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极,五代以后,余芳犹存。在上下二千年间,豪杰俊迈,名卿贤相,摩肩接踵,辉耀前史,茂郁如林,代有伟人,彪炳史册。”

闻喜裴氏,一说其始祖为赢秦始祖非子之后,非子之支孙封pei(原字为上非下邑)乡,因以为氏。周僖王时,六世孙陵封为解邑君,乃去“邑”从“衣”,以“裴”为姓。

另一说为晋平公秦桓公之子后子针(qián,音钳)于周川之裴中,号裴君。唐代河东裴氏的传人都公认“秦公子针”就是他们的直接祖先。

秦公子针,《史记·秦本纪》称他为“后子针”,秦穆公之玄孙、秦桓公之子。秦景公三十六年(公元前541年),后子针出奔晋国晋平公将他安置在同川之裴中,赐给他100顷甲地,并因邑命氏,被称为裴公。公元前536年秦景公死后,后子针回到秦国。其后裔则留在裴邑,以裴为氏。

据史料记载,东汉时敦煌太守裴遵自云中从汉光武帝平定陇、蜀,徙居至河东郡安邑(今夏县)。汉安帝汉顺帝之际迁徙到闻喜。东汉末,裴茂汉灵帝时的尚书令,曾率诸将军讨李傕有功,封阳吉平侯,生有三子:裴潜裴徽裴辑,此三人乃是裴氏三眷之祖。

这时正是魏晋时期,这也是河东裴氏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那时,河东裴氏与琅邪王氏齐名,有“八裴方八王”之说。

裴秀,裴茂之孙、曹魏光禄大夫裴潜之子,作《禹贡地域图》,开创了中国古代地图绘制学,创造性地制定出制图六体的原则,被誉为“中国制图学之父”

裴秀不仅仅是地图学家,他还是一位魏晋时期的名臣,正是他建议司马昭立司马炎为世子,后来司马炎代魏立晋,裴秀可谓功不可没。

北朝时期,“三河领袖”裴骏历仕北魏五位皇帝,并深得太武帝拓跋焘的器重;“黄骢年少”裴果,是宇文泰的心腹爱将;裴宽,被宇文泰誉为“疾风劲草”

隋唐时期,是河东裴氏发展史上的盛极时期,这一时期,裴氏人才从政治到经济,从外交到开疆扩土,人物之盛,举不胜举。

裴矩,是历仕北周、隋、唐的三朝元老,著名的外交家、战略家,曾用离间计分裂突厥,让其内耗而削弱实力,为日后唐朝战胜突厥埋下伏笔。裴矩还经略西域,使西域四十国臣服朝贡于隋朝,拓疆数千里,史称“交通中西,功比张骞”。

裴寂,唐朝的开国功勋,在隋末群雄并起、天下大乱之际,他高瞻远瞩,鼎立辅佐李渊起兵于晋阳,建立了大唐王朝

裴度,辅佐唐宪宗铁拳击藩,实现元和中兴,一生共历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亦四度为相,是大唐群臣里比肩魏征的名相,为其记功的“三绝碑”,至今仍屹立在裴氏宗祠内。

裴行俭,得名将苏定方传授的用兵奇术,率唐军先是平定叛乱的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接着又大破东突厥阿史那德温傅阿史那伏念所部,威震西域。

裴氏人物,文可以治国,武足以安邦, 进入正史立传与载列者,600余人,据《裴氏世谱》统计,裴氏家族在历史上曾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其他各级官员不计其数。

仅在唐朝,裴氏子孙当过宰相的就多达17人,更难能可贵的是,隋唐首开科举取士之风,这17个宰相,据史料确认,仅有3人是靠门荫进阶,其他14人都是凭借科举跻身仕途,并最终位列宰相高位。

裴氏家族能如此辉煌数百年,主要原因在于他们重视教育,“重教守训,崇文尚武,德业并举,廉洁自律”是裴氏家风的主要特征。裴氏一族曾有家规,子孙考不中秀才者,不准进入宗祠大门,谨遵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教,不知义”。

限于篇幅,本文不再叙述裴氏一族其他成员,有兴趣者可自行查阅闻喜裴氏资料。

解县柳氏:文人雅士,风流无数

河东柳氏,据说是春秋时期鲁国柳下惠的后裔,秦国统一天下后,柳氏迁入河东解县(今运城市解州镇)。

柳氏兴起于东汉末年,到南北朝时迅速发展起来,唐代达到鼎盛时期,唐末逐渐衰落。柳家从兴起到衰落,前后约500年,其间共有70余人见著史册。

东汉末年,柳轨任光禄大夫,后至吏部尚书,是河东柳家兴起的奠基人。魏晋之际,河东柳氏有不少族人在中央里任要职,奠定了柳氏的大族地位。

与闻喜裴氏在政务上的出色相比,解县柳氏在文化艺术方面则更为出色。

南北朝时期,南齐尚书令柳世隆除了历任各级官职外,还善于弹琴,独创的“柳公双琐”指法,被认为是当时最高水平的演奏技巧。然而他却经常自称:“我的本领之中,马槊排第一,清谈排第二,弹琴只能排第三。”

柳世隆的儿子柳惔、柳恽承袭家学,博通诸艺,工于诗文,尤通音律。齐武帝称赞柳惔风韵清爽,属文遒丽”,

柳恽是南朝齐梁时著名诗人、琴手、棋手,以多才多艺著称天下。梁武帝称赞他说,“吾闻君子不可求备,至如柳恽可谓且美,分其才艺,足了十人。”

隋唐朝时期,河东柳氏一族的文学艺术才华更加出色,“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成绩为最著。

柳彧,精通礼制,对南北朝的分裂大乱之后各种不符合礼制的行为多作矫正,被隋文帝称为“正直之士,国之瑰宝也”。

唐中期的柳芳,是知名的史学家,他与韦述编撰《唐书》,又独自编撰了《唐历》,保存了“安史之乱”以前的大量史实,宋代司马光、欧阳修等人修史,参考《唐历》颇多。

柳公权,29岁时就状元及第,长期在朝中任职,共历仕七朝,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柳公权更知名的是在书法上,他继承钟繇王羲之等人的楷书风格后,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楷书,与颜真卿书法并列为“颜筋柳骨”,为后世百代楷模。

汾阴薛氏:后来居上,武功卓著

河东薛氏并非世居河东的土著,汉末追随刘备而迁徙至蜀地。蜀灭亡后,薛氏降于曹魏,被安置在河东汾阴,并以汾河以南、黄河以东为大本营。

清代杨令琢在《荣河志序》中说:“薛氏一姓,自晋、隋、北魏、周、齐,历唐、宋、金,辉映史册者至四十余人,可谓善地也。”

河东地理位置特殊,自古就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冲突之地,薛氏原为武力强宗,被曹魏政权安置在河东,意图很明显,就是为了对抗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南下,以起到屏障关中的作用。因而河东薛氏在晋隋之际成为不同政权争相拉拢的对象。

薛氏一族成员大多具备高超的武艺,薛安都少以勇闻,精擅骑马射箭,是刘宋、北魏时期的名将,

薛强,与苻坚谋士王猛志同道合,胸怀军国筹略。苻坚伐晋兵败,薛强率领宗室强兵,威振河辅,击破慕容永

薛强孙薛谨,北魏太武帝年间,先是平定山胡白龙叛乱,后又平定吐没骨部落。时兵荒之后,儒雅道息,薛谨趁三农之暇,以诗书教育子弟,还亲巡乡里,通过考试加以督促,通过这系列措施使“河汾之地,儒道更兴”

当时北方正是北魏国运兴隆,薛氏与北魏皇族拓拔氏合作愉快,发展迅速,到孝文帝定姓族时,薛氏最终被列为郡姓,与裴氏、柳氏同列,为“河东三姓”,至此,薛氏跻身于北方高门大族的行列。

那时的薛氏代表人物为黄门侍郎薛聪,他是孝文帝的心腹重臣,羽林监,掌管宫城禁军。

薛聪子薛孝通,当时名重天下,宇文泰结为兄弟,情义特隆;入东魏,又深得高欢倚重。

薛孝通子薛道衡,历仕北齐、北周、隋三朝,久居中枢,是当时的文坛领袖,其诗歌代表了隋代诗歌的最高水平,素有“一代文宗”之称。

薛道衡子薛收,受房玄龄的推荐,成为李世民的座上宾,名列“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武德四年(621年),随从李世民讨伐王世充,运筹帷幄,力排众议,建议分兵围困洛阳,派兵狙击窦建德。最终,同时擒下王世充窦建德

薛收子薛元超,精擅文辞,预修《晋书》时“笔削之美,为当时最”。唐高宗朝任相七年,有“朝右文宗”之美誉,大力引荐王勃、杨炯、崔融等文士,支持变革龙朔文风,引领初唐文学的发展。

薛仁贵,北魏名将薛安都六世孙,他大概是薛氏一族里武功最卓著的一位名将。

贞观年间,唐太宗征辽,薛仁贵身着白衣,手持戟枪,腰挎双弓,大呼冲阵,所向无敌,高丽军望之披靡,黄城、银城等地军民皆弃城而逃,数百里内断绝人烟。

战后,唐太宗特意召见当时还只是普通士卒的薛仁贵,赐他马二匹、绢四十匹及俘虏十人为奴,并升其为游击将军

此后,薛仁贵又数度大破高丽;显庆四年(659年),在黑山击败契丹,擒获契丹王阿卜固。

龙朔二年(662年),薛仁贵征西,“三箭定天山”,平定回纥九姓铁勒叛乱,留下传奇。

乾封元年(666年),参与灭亡高丽。永淳元年(682年),又于云州之战击破突厥

后人评价薛仁贵每战必克,名震异域,是知名将立功绝域,为敌人所畏慑,即国家之轻重系焉。

唐玄宗初年,在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政治斗争中,受姻亲牵连,河东薛氏受到打击,发展势头稍歇。但此后的薛氏成员仍多循科举之途入仕,终唐之世,仍保存了较高的任官率。

河东大族除了闻喜裴氏、解县柳氏、汾阴薛氏外,还有龙门王氏、平阳贾氏、安邑卫氏等等,不过他们与前三位大族相比,声望要差了许多。

河东这些世家大族,其声望“上足以抗衡天子,下足以为士流所景仰”。

这些世家大族之所以能够绵延数百年之久,主要在于重视家学门风,他们在培养子弟学术艺能的同时,更注重子弟人格品质的塑造,从而使优秀人才源源不断地涌现,成为世家大族数百年不坠的关键。

本文参考自:《三晋文明十三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