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周一药】 第127期 • 活血通络,止痛祛风之麻黄

 369蓝田书院 2022-03-09

Oct 22


每周一药

欢迎大家来到每周一药第127期,今天图图将带大家了解活血通络,止痛祛风的麻黄

麻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是麻黄科多年生草本状小灌木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本品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

图片

             【配用简说】

1、麻黄是发散风寒的要药,对于因感受风寒,引起怕冷、发热、无汗、头痛、全身肌肉骨节疼痛者,最为合适,常与桂枝同用,以加强发汗解表作用。素体阳虚,复感风寒之邪,可与附子配用。

2、麻黄有宣肺平喘的作用,与杏仁合用,可增强平喘止咳效果。治肺热喘咳,加石膏、黄芩;治肺寒喘咳,加干姜、细辛、五味子。现代临床常以上述配伍为主,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及肺炎等。

3、麻黄有利水消肿的作用,主要用于头面四肢水肿、上半身水肿明显者,以及外受风邪,内有水湿的全身性水肿,能使水邪从汗与小便分解而达到消肿的目的,常配合石膏、白术、生姜等同用。风邪偏盛者,可加防风、羌活;水肿日久,阳气亏虚,可加附子。

4、麻黄通过发汗和利尿,又能祛除风湿,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痛,常与羌活、独活、秦艽、白术、薏苡仁、桂枝、当归等祛风湿和养血活血通络药同用。急性风湿热,血沉增快,用麻黄、石膏治之,有良好效果。

5、麻黄宣肺走表,又能治疗荨麻疹等皮肤病,常配合防风、蝉衣、蚕沙、生地等同用。

6、麻黄外可宣透皮毛腠理,内可消散积痰凝血,与熟地、肉桂、鹿角胶、白芥子等药配伍,可治疗阴证痈疽、痰核、流注结块等。

【一般用法】

入煎剂2~10克,治疗水肿及风湿性关节痛,用量可略大。用于发汗、利水宜生用,炙用兼能润肺,但发汗力减弱。体虚汗多、虚喘及高血压患者忌服。本品不能大量服用,以免引起头痛、心悸、大汗出、血压升高、心动过速等中毒反应。

图片
图片

【临证推广】

1、治疗黄疸   治伤寒热出,表发黄疽,用麻黄3两,以淳酒5升,煮取1升半。尽服之,温覆汗出即愈。冬月寒时用清酒,春月宜用水。方见《备急千金要方》卷10麻黄淳酒汤。《太平圣惠方》卷59麻黄汤,治黄疽,内伤积热,毒发出于皮肤,用麻黄(去根节,捣碎)1两,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以汗出效。如人行10里汗未出,即再服。

治身热不去,瘀热在里发黄,小便微利,麻黄、连轺各1两,赤小豆半两。上到如麻豆大,每服1两,以水3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方见《此事难知》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如因里水,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可用《金匮要略》甘草麻黄汤:甘草2两,麻黄4两。以水5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甘草,煮取3升。温服1升,重覆汗出。不汗再服。

2、治疗嗜睡   疗人嗜眠喜睡方:麻黄、术各5分,甘草3分。捣末,服1方寸匕,日3次。方见《肘后备急方》卷6。

3、治疗停饮心下悸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云:“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药用半夏、麻黄各等份。上两味为末,炼蜜为丸,小豆大。饮服3丸。日服3次。

图片

1、麻黄善达肌表,走经络,大能表散风邪,祛除寒毒。一应温疫、疟疾、瘴气、山岚,凡足三阳表实之证,必宜用之。若寒邪深入少阴、厥阴筋骨之间,非用麻黄、官桂不能逐也。但用此之法,自有微妙,则在佐使之间:或兼气药以助力,可得卫中之汗;或兼血药以助液,可得营中之汗;或兼温药以助阳,可逐阴凝之寒毒;或兼寒药以助阴,可解炎热之温邪,此实伤寒阴疟家第一要药。

2、伤寒发汗,以麻黄为主,杏仁为辅;治喘以杏仁为主,麻黄为辅,二物并用始捷。又杏仁者,为麻黄之臂助。麻黄开肌腠,杏仁通肺络;麻黄性刚,杏仁性柔;麻黄外扩,杏仁内抑,二者合用而邪乃尽除。

3、越婢汤麻黄辅以石膏,因其脉浮有热(脉浮固系有风,实亦有热);麻黄附子汤辅以附子,因其脉沉而寒,通变化裁,息息与病机相符,是真善用麻黄者。

4、麻黄少同熟地多,但开腠理而不滞不汗。

5、麻黄得肉桂,治风痹冷痛;佐半夏,治心下悸病。一说麻黄配天花粉,治乳痈,下乳汁,血脉令通;同半夏,定喘哮,止咳嗽,气闭堪散。

6、痈疽方起者,行凉药中兼用麻黄,即散无疑。又疮家用生麻黄与甘草等份,或配犀角地黄汤(犀角已禁用,可用水牛角代),或配竹叶石膏汤,或配大生地,能令人不出汗,使脓水走多,其愈乃速。

7、麻黄功用主要在于通腠理,调行水道,定喘利尿,而旧云发汗之力可疑。按麻黄汤原方,服后须覆取微似汗,其汗与不汗,全在温覆与否耳。治水肿,用麻黄自3克渐增至54克,并无汗,而尿则大利,历用皆然。盖此药伍以汗药则汗甚,伍以利尿药则尿甚,然若误用于衰弱人,则偾事矣。

图片

8、麻黄不仅可治疗风寒表证,也可用于里热实证,藉发汗而退热,颇效。体会之一:麻黄并非能统治一切里热,而主要适用于肺热。麻黄清里热之适应证,掌握邪系湿热或痰,必有湿邪与痰浊之相杂,则麻黄利水发汗之用,可尽其所能;病位则在肺卫为宜,因肺合皮毛,经络相通,更利其里热之透达。若系温热之邪所致,其木已有热灼伤阴之势,若再以麻黄透汗重耗其津,实非所宜;若病人肝肾下焦,则宜引邪下行,也非发汗宣透所宜,故此两者之里热,皆非麻黄之适应证。体会之二,黄用量要大,一般为10克。里热需麻黄人里剔邪,药重始能托邪外出。

实践证明,药后大多汗出津津,少数患者汗出较多,但其汗为热汗,里热随汗泄而降,随之症情退而感舒适,无津伤气耗之弊。在用药热降之后,尚须维持原量续用数天,待汗退湿祛,腻苔见退之后,则热退之效始可稳固。体会之三:麻黄需他药相伍,助其清解里执的一臂之力。热邪偏重者,可辅以石膏;湿邪偏重者,肺之痰湿可配杏仁,若其湿蕴系脾虚所酿成,则佐白术健脾除湿。诚然,里热之证尚有其他之兼症,也当随症加味。

9、麻黄用途甚广,远远不止发汗、平喘、利水三种。临床体会,对重症肌无力、颜面神经麻痹、多发性神经根炎后遗症、遗尿及子宫脱垂病(治子宫脱垂,麻黄一般要用24克左右),在辨证方中加人麻黄,即见奇效。

图片

10、麻黄温通发散,气味轻清,外可疏通肌肤经络,内可深人积痰凝血,实乃活血化瘀之佳品。

①活血通络。麻黄得熟地则通络而不发表。用麻黄、熟地、葛根等药加人辨证方中,治疗中风后遗症属瘀血阻络者,效果颇佳。对病程在6个月以上,肢体功能恢复相对静止者,加用麻黄每可使肢体功能恢复产生一次飞跃。

②活血止痛。麻黄温而能通,对于风寒湿邪痹阻所致的顽固性腰、肢、关节疼痛,或胸阳痹阻所致的心绞痛,在辨证用药基础上加人麻黄,可明显提高止痛效果。

③活血祛风。麻黄集活血、祛风作用于一身,对于风邪痹阻肌肤经络所致的痒、痛之疾,用之有一举两得之妙。

④活血通经。麻黄配合四物汤加减应用,可治疗产后血滞、恶露不尽、少女月经不潮、妇女宫寒经闭及痛经等。

图片

11、临床上每见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结,不能宣泄而造成的气、血、痰、火、湿、食诸疾,治疗颇感棘手。用疏肝理气法为主治疗,效果并不全部令人满意。后受《内经》“诸气腈郁,皆属于肺”的启示,在疏肝方中每再加麻黄6克以开提肺气,效果果然提高。

12、治疗梅核气,无论是病机偏重在气,属气机升降失调,还是偏重在痰,属痰气交阻,或偏重在湿,属湿邪困阻,均可在辨证方中加炙麻黄10克。肺主一身之气,麻黄苦温辛散,宣肺透邪调气,气顺则梅核可消。

13、风寒表实、咳喘、水肿、风湿痹痛、阴疽诸证,不分季节均可在相应方药中加用麻黄。以上诸证只要掌握舌不干红、苔不光剥、身无汗出三要点,即可放心使用。

图片

小测试

01

麻黄用过多会引起什么反应?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引起头痛、心悸、大汗出、血压升高、心动过速等中毒反应。

01

根据本篇,麻黄可以治疗什么疾病?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治疗黄疸、嗜睡、停饮心下悸。

03

麻黄得肉桂,可以治疗什么证?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风痹冷痛。

图片

以上就是本期的内容了,同学们是不是对麻黄有了更多的了解呢?我们下期再见吧!
图图有话说

<END>

编    辑 | 张二静

校    对 | 李佳惠

主    编 | 李佳惠

总    编 | 杨智森

(参考书目:选自陶御风主编

《临证本草》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