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莱州市/郭旭光 脐疝又称脐突,是小儿常见病,主要表现是患儿腹部有包块。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脐部薄弱,加之断脐之后,婴儿啼哭过多,或较长时间地努争用力(如便秘),致使脐环松大,小肠、脂膜突入脐中,膨出、隆出所致。患儿常常烦躁不安、睡眠不宁、腹痛腹胀。治疗以温中散寒、理气止痛、消肿生肌为主。这里推荐一款朴硝肉桂饼敷脐治之,患儿家长不妨一试。 取朴硝40克,五倍子8克,肉桂、丁香各4克。共研成细末,用时取5~8克,加适量醋调制,根据脐疝大小做成饼状,贴于脐部用胶布固定,上加棉垫,再覆盖纸夹板,用胶布或绷带固定,隔3天换药1次。 方中朴硝味苦、咸,性寒,归胃、大肠经,可泻下、清热、软坚,为心火炽盛有实热者之要药,疗心热生痰、精神迷乱、五心潮热、烦躁不眠。咸能软坚,其性又善消,故能通大便燥结,化一切瘀滞;咸入血分,故又善消瘀血,治妊妇胎死腹中。五倍子味酸、涩,性寒,归肺、大肠、肾经,可敛肺涩肠、固精止汗、摄血。肉桂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可温中散寒而止痛。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肉桂有扩张血管作用,其所含桂皮油能刺激胃肠道,使消化吸收功能亢进,能解除胃肠的痉挛性疼痛,排除消化道积气,抑制肠内的异常发酵。丁香性味辛、温,归脾、胃、肾经,能温中降逆、温肾助阳。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丁香芳香健胃,能缓解腹部气胀,增强消化能力,减轻恶心呕吐,并有解痉止痛作用。凡是寒邪引起的胃痛、呕吐、呃逆、腹痛、泄泻、疝气痛及妇女痛经等,用丁香治疗均有很好的效果。醋味酸、苦,性温,具有散瘀消积、止血、收敛止泻、解毒的功效。以醋调药,贴于脐部,能使药效通过经络、脏腑的输布效应直达病所,起到温中散寒、理气止痛、消肿生肌、补命门之火及涩肠的功效,用于治疗小儿脐疝效果显著。 治疗期间应避免患儿情绪激动或哭闹、便秘及导致腹压增高的活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主办 中医药知识 健康养生资讯 本文作者:郭旭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