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方化时期的希腊陶器

 世界艺术史 2022-03-09

科林斯奥尔珀(Corinthian olpe,水罐),c. 650-625 BC,高32.8厘米。保罗·盖蒂博物馆(J. Paul Getty Museum)。
 
黑暗时代”之后,希腊渐渐恢复了与周边地区的贸易交流,从大约公元前700年到600年的一个世纪,近东、埃及、小亚细亚带来的国际影响在希腊艺术中显而易见,被称为“东方化时期”(Orientalizing Period, c. 700-600 BC)。
 

公元前800年左右的爱琴海地图
 
希腊人从周边文化中借来图案、生物形象和风格,将它们转变为独特的希腊-东方混合风格。
 
严格地来说,即使是在“文化崩溃”的“黑暗时代”,希腊艺术中仍然保留有一定痕迹的东方影响,比如迪普利翁双耳细颈瓶(Dipylon amphora, 760-750 BC)与近东苏萨(Susa, c. 4200-3500 BC)史前陶器上具有类似的抽象化动物装饰带。
 

 
在东方化时期,原来的一些几何元素被棕叶饰(palmette)、涡形饰(volute)、睡莲等取代。古代近东非常普遍的“对兽”形象(相对或相向出现的同种动物、神兽)被希腊人以一种全新的技术装饰到各类陶器上,这便是黑绘/黑彩(black-figure),即在红底色上绘画黑色的轮廓形象,像剪影。
 
古希腊陶器制作与黑绘/黑彩技术解析 Ancient Greek Vase Production and Black-Figure Technique,芝加哥艺术学院 Chicago Art Institute。
 
黑绘陶器原产于公元前7世纪早期的科林斯(Corinth),后传至雅典所在的阿提卡(Attica)地区,直到公元前6世纪,能表现更精细形象的红绘/红彩(red-figure)陶器兴起才取代了它的地位。
 

迪诺斯(dinos,一种混合酒、水的大碗),赤陶 terracotta,c. 630-615 BC,高18.4厘米,直径30.5厘米。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黑绘是通过三轮烧制才获得的彩色陶器。黑色来自涂于陶器上的一层泥浆(泥釉,slip),然后在上面刻线露出底色来显示动物、人物等的轮廓,还可以添加红色、白色描绘更多细节。


在东方化时期的科林斯黑绘陶器的装饰元素主要是来自东方的动物、神兽,到古风、古典时期,希腊神话故事、日常生活才大量进入陶器表面装饰。而在阿提卡地区比如雅典,出现了原始阿提卡(proto-Attic)风格陶器。动物、花卉是这类陶器常见的装饰元素,但人物在一些杰出作品中也经常出现。
 

埃莱夫西斯双耳细颈瓶(The Eleusis Amphora),c. 650 BC,高142厘米。希腊埃莱夫西斯考古博物馆(Archaeological Museum of Eleusis)。
 
在著名的黑白风格(Black and White,指人物)埃莱夫西斯双耳细颈瓶上,人物形象不再是几何时期的全黑简化形式,而是黑白两色,一些为剪影,一些为轮廓,并且慢慢实体化。几何元素、动物、花卉、人物以较几何时期疏朗的空间安排分布于陶器表面。

埃莱夫西斯双耳细颈瓶(The Eleusis Amphora)解析

最引人注目的是陶器颈部生动的神话故事场景,描绘了奥德修斯刺瞎独眼巨人波吕斐摩斯(The Blinding of Polyphemos);而瓶身上则描绘了珀尔修斯(Perseus)砍掉美杜莎脑袋后的场景。两个故事间关于“看”的对应探讨引发颇具哲学意味的思考。
 
原始阿提卡风格陶器标志着希腊宗教和神话主题开始频繁出现于陶器装饰上。



线下摄影

线下艺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