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内蒙古|尚宗汉:一件小事(随笔)

 阿拉善文学 2022-03-10

原创作者:尚宗汉蒙古阿拉善盟


随笔



一件小事

晨下班出楼,像只出笼的鸟,“老夫聊发少年狂",伸展着双臂,呼吸着这初春的新鲜空气,沐浴着初升的晨曦,轻拂着迎面而来的微冷的风,听着在即将“碧玉妆成一树高”的绿化带树林中的鸟叫声,回家去。

路过盟体育馆,馆外两边停满了车辆,下车的人和从四面涌来的男女老少,像赶年集般汇聚在体育馆外,戴着口罩,自觉地在间隔一米内排起了两条像长蛇般的队。围护制序的警察和志愿者们,他们忙碌的身影,在晨光下穿梭,边搀扶老人引导小孩,边手执小喇叭:“为了您和家人的安全,请您出示健康码,戴好口罩,间隔一米距离。"我不由得忍着晨餐的饥肠辘辘,转身伫足,带好口罩,掏出手机开屏“阿拉善健康宝",加入排队的人群中。
突然间,一位年近七旬的腿脚不利索的大爷,急步走来,脚下一滑,猝然间,跌倒在两队人群中间。正在人们惊愕,不知所措时,一位戴着红袖章的三十出头的志愿者男子,一个箭步冲过来,弯腰边扶起老人,边一手轻摸着老人的全身,急问老人哪里摔伤没有,紧跟着一位微胖的女青年志愿者,疾步赶来,搀扶在大爷左侧,随后三五名警察同时也跑步赶过来,他们都急得像自己家的老父亲,不小心跌倒般一样,围在大爷身边,充满焦急的目光在大爷的浑身上下探询,你一言我一语的问着老人,身体哪里有感到不舒服吗?要不要去医院检查一下……
老人望着像儿女们一样,围在他周围,搀扶着他,关切的问候着他的这些人,眨眼间,热泪盈眶,激动的哽咽着点着头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随后,两位男女志愿者,像一对儿女搀扶着自己的父亲,边替他扫码,边走进检测点一一阿拉善盟体育馆里。
我在随着核酸检测的人群队伍,一直到做完核酸检测,刚才老人跌到的那一幕,虽然是在这两年的疫情期间,是一件屡见不鲜的小事,却像一颗钉子钉在我脑海里,又像初春里第一朵花开在晨光里,不停地浮显在我眼前,即使在“啊啊……"仰面做核酸检测时,那一幕,也在脑海里涌动……
我想,从2020年开始,武汉疫情爆发到2021年,北上广,又到内蒙额济纳旗至天津,年初又侵袭古城西安,现在又入侵呼和浩特,还在这阳春三月,蠢蠢欲动在阿拉善盟之地。而这每一次的"疫"情爆发,我们都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十四亿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一次又一次都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的抗疫战役;再看看西方那些所谓“民主自由"的国家,面对新冠病毒,把人民生命视如草芥,因"新冠病毒”夺去鲜活生命场面,令人惨不忍睹……
我想,我们不但有中国共产党把人民生命利益,放在首位,高于一切,更有像这两位志愿者一样无数平凡人的大爱,我们还有什么样困难,不能战胜它!我坚信,如今又波及呼和浩特市的这场“疫"情和蠢蠢欲动在阿拉善盟的"疫”情,待到山花烂漫时,呼和浩特这座美丽繁华的“青城",依然如故!阿拉善这座“五彩缤纷"的塞外城市,也依旧美丽!
(写于第四次核酸检测后午休时。)

宗汉草根文学爱好者。甘肃省庆阳市宁县人,现居住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有原创作品数百篇,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散见于《内蒙古报》《陇东报》《阿拉善报》《文学界》《黄河象》《语文大课堂》《望子成龙大语文》《中乡美》等省市报刊杂志,以及《百度》《腾讯》《一点资讯》《澎湃》《微信读书》等网络平台和数十家网络文学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