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78年制盂县井盖太原仍在使用,瞬间回到素颜时代

 王清茗 2022-03-10

 随 我 行 走 山 西      许 你 万 里 荣 耀

鉴古  |知非  | 旅途  | 视野  |  生活

顺和中街 井盖位置,点击查询位置



在太原市尖草坪区兴华北小区顺和中街路北,自来水窨井井盖居然是使用1978年盂县自来水井盖。

据当地居民讲,2020年,当地政府投资6000万对兴华北小区实施改造后,这块井盖就出现在这里。也就是说,这块井盖,辗转流离,已经服役44年了。

44年前,那还是盂县的素颜时刻。

盂县为春节晋大夫孟丙封邑,取自境内“山峦回合,中低象盂”之意,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设立原仇县,大业三年(607年)更名盂县。盂县地处太原、晋中和阳泉三角地带,东与河北省平山县接壤,历史上盂县的归属问题也是分分合合。

北魏隋唐时期,盂县一直隶属太原管辖。金宣中兴定年间(1217年——1222年)升县为州,受受绛州元帅府节制,为太原武勇军驻地,盂州设立刺史,这是盂县历史上,除古仇由国之外的最高行政级别。元之后,明朝政府将天下分为两京十三行省,盂州将次为县,受太原节制。

然后清朝之后,在归属问题上盂县便脱离太原,在晋中和阳泉之间摇摆。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朝廷升平定为直隶州,盂县与寿阳、昔阳均归平定(今阳泉)。1911年以后,南京政府废州制,山西设雁门、冀宁、河东三道,盂县属冀宁道,旋即又将道制撤消,盂县省级省直辖管制。

大汖古村


1945年8月25日,盂县县城解放,原属于今阳曲县东部的盂阳县和今盂县北部和东部包括今河北省平山县西北山区的盂平县归盂县管辖,1946年又将寿东县划分盂县,统一归冀晋区二专区领导。1948年与平定重新勘界后,盂县恢复到1911年以前状态。1948年8月至1949年8月属晋中一专区领导,1949年8月1日至20日归阳泉地区领导。新中国成立后至1959年4月,归阳泉市管辖。

1959年4月,脱离阳泉市范围,再次回归晋中地区。1983年9月至今,盂县再属于阳泉市辖。

太原兴华北小区的井盖,便是在盂县属于晋中地区的时候生产的。从阳泉到晋中,拉近了太原与盂县的心理距离,因为历史上,太原对晋中特别是晋中地区治所榆次与太原的频繁往来,对盂县的亲近更多一分。

由远及近,太原人回忆盂县,先从炒棋子豆开始。

作为寒冰初化的时节,1978年开始,太原街头出现了一些做小买卖的生意人,大多数推着“二八自行车”沿街叫卖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便有盂县人炒棋子豆。秋冬季节农闲时分,邻近中午,带着古仇由国的高亢浑厚,“炒棋、炒棋”的叫卖声便传遍大街小巷,如同盂县山石般坚硬,而炒棋子豆则如他们脚下的土地,敦实而深厚。
盂县是深藏在太行山深处的古老文明。仇犹古国安静而丰富的存在,直到今天在其遗址上依然看到文化和社会高度发达的场景,以及天人崇拜的痕迹。因为深山阻隔,向往晋国故地黄钟大吕的天子礼仪,千年古国在周定王十二年(公元457年),几乎与三家分晋同时开始了漫长的战国时代。从那刻起,百家姓增加了仇和由两大姓氏。

由于盂县地处太行山东麓之巅,是娘子关通往晋北的另一条交通要道,历史上文化交流极其频发,除名震三晋的赵氏藏孤地藏山和晋东民居集大成者大汖古村外,佛道文化的碰撞,成为盂县历史文化的重要特色。

李通玄是唐代则天朝著名的佛家长老,有着“天下第一大居士”的美称,从五台山上走来,南向看到山灵水秀便随缘隐居,专心致志研究《华严经》。传说他三年足不出户,谢绝人间烟火,每日只食大枣十颗,柏叶饼一枚,因此当地人称之为“枣柏大士”,因为他在当地讲经说法,世人尊之为李宾,其所居的山被称之为东方山,区别于寿阳西方山。嘉靖版《盂县县志》记载:李宾山上有福佑泉,内有长者墓。

秀水书院复原图


选择盂县作为修行传道之所,除了这里地灵原因,更因为人杰。盂县有尚古之风,耕读传家是当地累世追求的人生价值。从唐以后,盂县参加科举的儒生逐年增多,从宋、辽、金、元到明清之际,共有一百六十一人进士及第,超过当时好学成风的永济,远远超越郝经故里陵川。自隋文帝开科取士以来,以山西通省全部进士计,每五人就有一名盂县籍进士。

三晋“进士”之乡,自然贤者向往。自北宋神宗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至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十年间,儒学大家程颢和程颐兄弟曾在此讲学,成为中国文化史中的佳话。“讲学于家,化行乡党”,极大推动了盂县崇文风气。特别是程颢在晋城做县令时,曾在盂县修建了秀水书院,又名慎交书院,与晋城程颢书院、平定冠山书院、夏县温公书院、长治雄山书院构建起北方书院体系,成为山西书院开山之作,最终使山西书院独霸北方,至清朝晚期,煌煌二百八十六所学院巨制完成对封建社会的告别。

如今尽管秀水书院宋代建筑已经消失,但遗址尚存,现更名为藏山书院。“自尧舜以来,圣圣相传,不越一敬。敬者,彻上彻下,成始成终之道也”,盂县以文兴县,大道至简。在低调而内涵奢华的思想指导下,盂县始终保持着特有的低调和矜持。直到今天,很多人还粗心地将盂县读为“孟县”,但大多数盂县人都会一笑了之。

因此,四十四年前生产制造的“盂县自来水”井盖依然在太原服役也也不难理解,毕竟盂县对太原、对山西历史上影响颇深。直到现在,盂县还有着一种韧性悄悄生长,在人们不知不觉中完成一个创举或惊艳世人的表现。在这块井盖生产后不久,八十年代初,盂县便借助历史文化开始开发藏山,成为改革开放后山西旅游滥觞之所。

或许是有着文化的浸透,盂县山体有着迥别于周边太行山川的景色,甚至还加入了南方的灵秀,使藏山拥有着江南温润,苏杭的婉约,明明处身北国,却在鸣泉飞瀑中感受到一种独特的尔雅。

炒棋子豆


没有必要考证这块井盖来到太原的历史和他背后的故事,就如盂县人四十年前在太原街头卖炒棋子豆一样,只管那口如烧焦黄土颜色般的棋子豆酥脆香甜的感觉,而不用计较买卖人脚下的泥土和浓厚的方言。炒棋子豆原料是上等白面或者黄米面,经过揉制、反复加热、晾晒后,最后真的放在黄土中炒制两三小时形成,是盂县传统的待客美食,一般儿童也只能在过年时节抓一把解馋。
盂县人把与民风同样厚朴的美食带到太原城,传播开来一种原始而亲近的情感。如同盂县传统上的美景,不同于一般地方甄选出八景即可,盂县偏偏选出了十景:藏山晚照、伏洞仙踪、细水洄澜、孤山耸翠、北台仙月、西野云禾、鹿洞泉鸣、龙潭草暖、乌川绕玉、马水溅珠。而在明朝嘉靖版《盂县志》中,更是一口气选出二十五景,供世人欣赏。

盂县,把最好的景致和人文都拿出了给世人欣赏,还会在意一口小小的井盖?

来源:原创




有理想的行走
有态度的行走

风景的行走
王清茗
行走山西
微信号:xzsxwqm

公众号:行走山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