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性痛经是因为前列腺素,是谣言还是真相?

 咖啡3efj5pspjw 2022-03-10
图片
图片

痛经并不罕见。

90%的女性都被痛经困扰,而对20%的女性来说,剧烈的疼痛会影响到她们的日常生活。

而面对这种剧烈而不可言传的疼痛,大多数女性选择忍耐,喝热红糖水,甚至寄希望于生了孩子之后就不疼了。

女性痛经是因为前列腺素这件事,许多身处疼痛中的人,却并不自知。

听闻此“荒诞之言”,不少人可能还会纳闷,我连前列腺都没有,怎么会有前列腺素?

这么普遍,这么强烈的疼痛,却一直没有得到医学界的重视,科普也不到位,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01

这款治痛经的良药,你肯定没想到

《被隐形的女性》这本讲述男性主导的当代社会中女性的需求如何被忽视而不自知的书,给出了一个让我惊掉下巴的答案。

图片

2007年,好不容易有一个罕见的医学基金申请报告想要申请一部分研究基金来开发缓解痛经疼痛的药物。

但是基金评选委员会当然没有给这项申请批准,评语是:选题看不懂,应用范围过于狭窄。

基金评选委员会的大部分成员,用脚趾头想就知道都是清一色的男性,他们当然“看不懂',而研究成果对他们来说又没啥好处,当然“应用范围狭窄”咯。

从人数上来讲,90%的女性到底是哪里窄了?

2013年,终于有一项双盲的RCT研究发现,有一款药,可以完全消除痛经4小时,而且没有观察到副作用。

这药叫啥?Sildenafil citrate。

听起来是不是不明觉厉但是又不知所云。虽然你没听过它的医学大名,但是小名,你肯定听过。

它就是无数男性的福音:伟哥

图片

震不震惊,意不意外?

这是咋回事儿呢?

当初伟哥被开发的时候,是作为心脏病的药进入临床实验的。

结果治心脏病虽不灵,但好多受试者都表示,吃了药之后有勃起反应。

哇塞,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世界上有那么多不愿意面对自己性功能退化的男的,这不是钱是什么?于是进一步研发投入生产于是有了大名鼎鼎的伟哥。

照理来说,伟哥壮阳的功能也是无意之间发现的,咋就没有“无意”地发现它减轻经痛的效果呢?

这不可能,因为当初参加伟哥医学实验所有的受试者都是男的。

是的,你没有看错。

受试者里木有女的。

伟哥是1989年“研发”的,但是直到1993年,美国才出台一项法律,要求医学实验的受试者必须有代表性。

什么意思呢?就是1993年以前,药物研发临床试验的受试者几乎都是清一色的白人男性

02

非典型人类

英语中历史是“history”,HIS story,他的故事。

她却被隐去了。

人类历史的长河当中,女性视角女性经历女性需求缺失这一点,在医药行业当中也是一毛一样。

在1993年以前,女性的身体和健康,都是在自己不自知的状态下被男性“代表”的。

1993年以后,女性开始进入临床试验,但是数量却仍然少得可怜。

那后果是什么呢?

以心脏病为例,教科书里将“胸口疼”作为最典型的症状教授给学生。

然而,“胸口痛”其实是一个男性常有,而女性不常有的症状。

当女性患者心脏病发却没有明显“胸口痛”的时候,医生会因此误判,导致很多女性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而丧生。

除此之外,女性对许多药物的反应和男性也并不相同。以流感疫苗为例,女性接种疫苗之后,相较于男性来说更容易产生过激的免疫反应,导致更加严重的副作用。

就连很多医学词汇的命名,都充满了男性色彩。

“前列腺素”因为在前列腺中发现而得以命名,但其实男女身体里都有。

你知道人体内哪里前列腺浓度最高吗?

羊水

而这个特别“爹味”的激素,也是女性痛经的罪魁祸首之一。

由于关于痛经的研究仍然十分匮乏,医学上粗略地把它分为两类:

一种是:有明确原因的继发性痛经,例如由子宫肌瘤等器质性病变引发的痛经。

另一种是:其它所有原因不明但是疼起来要人命的原发性痛经

第一类痛经有可能靠生娃缓解,然而大部分女性经历的是第二种。

原发性痛经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前列腺素分泌过多而导致剧烈痛感。

一种有效的“预防”方式,就是算好日子,在快要来月经之前吃布洛芬这类可以抑制前列腺素分泌的止疼药。

重点再敲黑板说一次:布洛芬要提前吃

否则,开始疼了才吃就来不及了。

因为已经分泌出的前列腺素是不会因为你吃药而缩回去的。

如果男女疾病的临床表现,以及对药物的反应有这么大的不同,那为什么长期以来,大部分医疗临床实验的受试者都是男的?

一来长久以来医学的典型人,就是男性的形象。

在大部分医学的教科书上,如果用一幅图来展示人类的身体,那么十有八九,这幅图画的是一个男性的身体而不是女性的身体。

图片

男性是默认“典型人”已经导致了思维定势,而非典型人——女性——又因为会来月经带来的麻烦使得医药工业特别不待见她们。

相较于男性比较稳定的激素分泌水平来说,女性身体里的雌激素随着月经周期的推移忽高忽低。

然而,身体里激素的水平,对于一个人的药物反应有非常大的'干扰”。

为了避免这个额外的因素,大部分临床实验都通过掩耳盗铃“只邀请男性受试者”的方式,来规避激素水平波动这个问题。

即便是邀请女性受试者,他们也邀请“刚来过月经的女性”,因为这个时候,他们身体里的雌激素水平最低,最接近典型的男性。

我猜,研究者大概被自己“曲线救国”的机智感动哭了。

但是问题是,大众并不知道这些研究过程样本选取的不平衡。

这些药物最后的受众,有男有女,而女人激素水平天生就是会周期性波动。

总不可能女性总是刚好来完月经才需要吃药吧。

03

阳痿和难产,孰重孰轻

女人在初潮后绝经前,唯一能免除月经困扰的,就是怀孕生娃的时候了。

但是这个时期,女性的“特殊”需求,却再一次被医学界漠视。

每天有830名女性因为生娃而去世,而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因为“宫缩力度”不够导致难产。

生玛雅的时候,我羊水先破,就因为宫缩力度不够,30多个小时之后才开了3指。

医生紧张得接二连三地来查房,要给我打催产。

然而,打催产近乎是一场赌博,只对半数左右的女性有用。

而另外一半的女性则因为打了催产之后仍然毫无反应而进行风险无比高的紧急剖腹产

而紧急剖腹产,要在已经开始宫缩的子宫动刀,大出血,脏器受损等等的风险比普通剖腹产风险要高许多。

我运气好,“顺利”地生下了玛雅。

唯一的后遗症就是:因为我产前发高烧而留院观察,玛雅也一生下来就被送去密切监护,打抗生素预防细菌感染。

而运气差的,可能生个娃,就去了大半条命。

一个朋友的朋友,因为紧急破腹产导致大出血,休克半小时好不容易抢救回来,结果因为肌肉缺氧太久而萎缩。

她孩子两岁左右的时候,我见到她。那时候她在疗养院复建恢复得已经比较好了。

大家聚餐,她气定神闲半身不遂地坐在轮椅上,吃饭的时候勉强能像1岁小孩一样,用很不自然的姿势拿着勺子,不太顺畅地把食物送到口中。

而她,不是我身边唯一一个因为紧急破腹产而大出血险些丧命的妈妈。

你很难想象已经21世纪了,女人生娃风险仍然如此之高。

而问题明摆在这里这么久了,怎么都没有被重视呢?

怎么没有人去研究一下产妇的哪些身体特质会导致宫缩力道不足?又有没有更好的方案来帮助她们催产呢?

大概和“阳痿”比起来,难产在男性基金评审专家眼里,真是不太看得懂,应用范围太窄吧

直到2016年才有一项相关的研究。

研究发现,对催产针不敏感的产妇,大部分血液ph值偏酸性,只要在打催产针前一个小时给她们吃点可食用苏打,对催产针对反应概率就从之前的50%上升到84%

看到这个研究我真是又惊喜又愤怒。

这么简单点方案,怎么才被发现?

女人的命这么不重要吗?

图片

写着写着我真是义愤填膺恨不得弃笔从医了。

当然了,我很快恢复了理智,毕竟医学既不是我的兴趣也不是我的特长。

以我的能力,能做到的最好的事,大概就是写文章,让更多人不再“蒙在鼓里”。

希望当意识觉醒之后,大家能正式女性的需求和特征,不再把她们看成是“非典型”人类。

也希望有更多关怀女性的产品出现。

这篇文章,我诚挚地请你们转发。

因为这样,才能让更多人看到,意识到,女人的一生,有很多疼痛并不必要。

而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