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患者这样关爱肾脏健康,帮你远离可怕的尿毒症

 東泰山人 2022-03-10

2022年3月10日, 是第17个世界肾脏日(World Kidney Day)。本届世界肾脏日的主题是“人人关注肾健康——吾爱吾肾、知识强肾”

慢性肾脏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高达10.8%,慢性肾脏病的知晓率仅为12.5%,这就意味着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肾脏病患者,并且大多数人不知道自己患有慢性肾病。

糖尿病患者同样面临着各种肾脏病的威胁,其中首要的原因就是糖尿病肾病。

认识肾脏,关注肾脏健康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肾脏,肾脏就像是24小时连续工作的“清洗工厂”,是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它不停地滤洗血液,排出身体里的废物、毒素、多余的水分,形成尿液。肾脏的主要功能有:

1.排出废物、毒素、多余的水分:肾脏像个过滤器,每天大约有1800升血液通过肾脏过滤,产生约180升的原尿,原尿中含有氨基酸、葡萄糖、电解质和废物等,原尿中除了代谢废物与多余的水分外都再度被肾小管吸收回去,最终形成尿液1.5升左右排出体外。

2.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肾脏能对人体内蛋白质、葡萄糖等有机物和钠、钾等无机盐进行调节,使它们按一定比例和浓度存在于体内,起到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作用。

3.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肾脏可以产生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多种物质。其中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刺激骨髓制造红细胞。

一旦因为某种原因肾脏无法正常工作,不能把身体里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排出去,这些废物就会在身体里蓄积起来,严重危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图片

慢性肾脏病分为哪些阶段

慢性肾脏病可以简单地分为三期:早期(代偿期)、中期(氮质血症期)、晚期(尿毒症期)。

图片

1.早期(代偿期):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部分有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这一阶段通过积极地治疗,可以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

2.中期(氮质血症期):开始出现乏力、纳差症状,水肿高血压症状更加明显。血肌酐值升高是氮质血症期明显的特征。这一期已经进入肾功能衰竭期,通过选择不同的治疗办法,可以延缓进展为尿毒症的时间。

3.晚期(尿毒症期):出现严重的消化道症状、贫血症状,甚至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尿毒症期要采取肾脏替代治疗。

哪些原因可能伤害肾脏

1.糖尿病:糖尿病可引起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一种慢性并发症, 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肾脏微血管硬化、损伤,继而出现蛋白尿、慢性肾功能不全,晚期进展为尿毒症。

常见于病史超过10年的糖尿病患者,在我国是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与没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相比,合并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死亡率更高,必须引起糖尿病患者的高度重视。

2.高血压病:高血压也会伤害糖友的肾脏,高血压可引起高血压肾病,因长期高血压且高血压控制较差造成肾脏损伤。轻者仅出现少量蛋白尿、肾功能轻度减退,严重者可引起尿毒症。

3.慢性肾炎:慢性肾炎也会伤害糖友的肾脏,合并慢性肾炎时,会出现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晚期可发展为尿毒症。

4.肥胖:肥胖也会伤害糖友的肾脏,引起蛋白尿、肾功能减退等症状。

5.中毒等因素:糖友不正规治疗或者随意进食中草药,也会伤害肾脏,严重者出现肾功能衰竭。

知识强肾——糖友多学习保护肾脏的知识

研究显示,慢性肾脏病的知晓率仅为12.5%糖尿病肾病的知晓率不足20%治疗率不足50%

大多数人得了慢性肾病自己还不知道,定期筛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筛查包括以下检查项目:

1.尿常规:最简单的检查方法,出现蛋白尿,提示慢性肾病,但不能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与慢性肾脏病。

2.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大于30mg/g为尿白蛋白增加,能够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

3.定期体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肾功能等指标,发现异常,尽早明确诊断。

吾爱吾肾——糖友如何保护我们的肾脏

1.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如合理控制体重、糖尿病饮食、戒烟、戒酒、适当运动等。

2.控制血糖:有效的降糖治疗可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进展,推荐所有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合理的降糖治疗。

3.控制血压:合理的降压治疗可延缓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进展。对伴有白蛋白尿的患者,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优先选择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的降血压药物。

4.纠正血脂异常、慎用或避免使用具有肾毒性的药物:良好的血脂管理可改善慢性肾脏病的预后。

5.透析治疗和移植:晚期肾功能衰竭,需要进行透析治疗或者肾脏移植。

总结

慢性肾脏病危害很大,目前缺乏非常有效的根治手段,重在预防,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一定要全面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代谢指标,定期检测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保护我们的肾脏,远离慢性肾功能衰竭。

作者:梅高财 主任医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