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健脾降糖汤治2型糖尿病 方药组成:生黄芪、天花粉各30克,山药、葛根各20克,党参、白术、知母、苍术、三七各10克,茯苓、泽泻、丹参、枸杞子、山楂肉各15克。 服法: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分服,两个月为一个疗程。本方功用为益气健脾,养阴清热生津。 疗效:门诊156例,显效34例,有效105例,效果不明显17例。总有效率为89%。 2、绝臌汤治疗肝腹水 方药组成:生黄芪50克,生大黄、莪术、枳实、陈皮、汉防己、川椒目各10克,丹参、大腹皮各15克,生蒲黄,生五灵脂各15克(即失笑散),陈葫芦10克。 服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服30剂为一疗程,连用2-3个疗程。 疗效:治疗肝硬化腹水22例,显效14例,缓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1%。 3、强脊清解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方药组成:黄柏10克,苦参15克,忍冬藤30克,半枝莲15克,萆薢15克,山茱萸肉15克,狗脊20克,杜仲15克,白芍30克,穿山龙15克,青风藤15克。本方功效为清热利湿解毒,祛瘀化痰,滋补肝肾。 服法:水煎,分早晚两次服用。一个月为一个疗程,服用三个月统计。 疗效:共治疗85个病例,显效24例,有效5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5%。 4、加味二妙丸治疗过敏性紫癜(湿热流注型) 方药组成:苍术30克,黄柏20克,川续断15克,鸡血藤25克,金银花25克,板蓝根25克,大青叶15克,蒲公英50克,连翘15克,石斛20克,滑石30克,甘草10克。 服法:上药共研极细末。过100目筛,和匀,水泛为丸如桐子大。每日2~3次,每次10~15克。本方功效清热化湿,祛风通络。连服30天为一疗程,2-3个疗程判断效果。 疗效:统计病例34例,有效30例(其中显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 5、昆藻消瘿膏治疗甲状腺瘤 方药组成:昆布、海藻各120克,夏枯球150克,牡蛎300克,生地黄300克,三棱、莪术各100克,炮穿山甲100克,浙贝母150克,青皮100克,猫爪草150克,甘草30克。 服法:上药浓煎三次,过滤取汁,浓缩为膏状,加蜂蜜300克收膏即可,储坛备用。连服60天为一疗程,2-3疗程判断疗效。 疗效:经治7例患者全部有效。 6、蛋黄滴耳液治疗慢性中耳炎 方药组成:取土鸡蛋一枚敲破去蛋清,留蛋黄,置于铜匙内,放酒精灯上烘烤至油渍状,装入小玻瓶内,一日二次。 服法:每次两滴。一日数次。 疗效:三日可痊愈且不复发。屡试屡效。 7、遗尿单验方数则 1.体弱儿童遗尿:黄芪12克、升麻6克、金樱子9克、牡蛎9克、桑螵蛸9克,炒杜仲9克。水煎服。 2.肾虚遗尿:熟地黄9克、五味子4.5克、益智仁6克、桑螵蛸6克、山药6克、沙苑子9克、补骨脂6克、龙骨9克、鹿角霜9克、炒枣仁9克。水煎服。 3.猪膀胱1个、益智仁15克、桑螵蛸15克。将猪膀胱洗净,上药放入猪膀胱中,稍加酱油或盐调味,煮熟,带汤1次顿服,每周吃2-3次。 4.麻黄3克、白芍9克、龙骨15克、牡蛎12克、桑螵蛸12克、五味子1.5克、枳壳9克。水煎服。 5.硫黄9克、葱白7个。共捣如泥,每晚睡前敷脐部,次晨取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