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晖】浅析金代铸币——从新见孤品皇统通宝小平篆书谈起

 古泉文库 2022-05-07 发布于陕西省

作者贾晖,华夏古泉网联合创始人、总经理,主编《续斋古稀寿泉集拓》,参与编纂《中国钱币大辞典·清编·制钱卷》。本文收录于《戴门弟子藏泉与文选》第二部分“戴门弟子文选”,版面所限,择其片段,先睹为快。

金朝为我国古代生活在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女真族建立的政权,是我国汉化程度最高的少数民族政权之一,反映在钱币上,则为“金钱无一不精”。惜除正隆元宝、大定通宝、泰和重宝折十及伪齐钱币等正式铸行品外,皆稀若星凤,尤以天眷、皇统、崇庆、贞祐等铸币为久负盛名的纲钱重器。皇统钱为金熙宗皇统年间(1141-1149年)所铸,史上仅发现两个品种存世,一为小平皇统元宝篆书,一为折三皇统通宝篆书,均为孤品。

2019年新见一枚皇统通宝小平篆书孤品(图1),现藏于北京华夏古泉公司,为近年古泉珍品的重要发现。

此品直径25.97-26.1mm,重4.31g,初湮没无闻,发现于河南省东南部与安徽交界一带,钱文旋读,书法类玉箸篆,面细缘、背肥郭,钱文、制作并皆佳妙,风格与阜昌、天眷小平钱无二致,观此三种篆文“宝”字均为长冠宝,或出一人之手,当与折三皇统通宝篆书成系列。此枚锈色为薄蓝结晶锈,杂以红斑,字口间存有白碱锈,品相颇佳,细观钱体右下方外郭处有敲砸痕迹,为钱局销毁、避免流通之惯用手法,更显开门见山,亦可证确系试铸性质。

 此品的发现使我们对金代铸币体系和货币制度的认知更加丰满,故笔者想藉此浅析一下金代铸币历史背景及对应纲目品种。

太祖完颜阿骨打于收国元年(1115年)建国,国号“金”,1117年改元天辅。

今发现有天辅元宝小平孤品(图2,新加坡陈光扬藏),按当时辽、北宋尚在,战事正紧,既缺铸币条件亦无客观需求,观其形制,疑系伪齐或熙宗朝补铸。

金太宗完颜吴乞买于天会三年(1125年)灭辽,两年后的天会五年(1127年)灭北宋,史称“靖康之变”,其崛起之迅速令辽、宋猝不及防。

由于缺乏中原区城的统治经验,天会八年(1130年)扶植北宋降臣刘豫为大齐皇帝,建立魄儡政权,改元阜昌(1130-1137年),并利用北宋原有钱监及工匠铸行阜昌钱,有元宝小平(图3、图4)、

通宝折二(图5、图6)、

重宝折三(图7、图8),

均真、篆成对,铸量较少。

金在灭辽、北宋过程中获取了大量财富,包括铜钱,自身又为游牧民族,货币需求较少,相关制度也未建立。据《金史·食货志》,初期“用辽、宋旧钱,天会末,虽刘豫'阜昌元宝’、'阜昌重宝’亦用之”,可见金人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货币经济及自铸钱币对稳固政权的重要性。

金熙宗完颜亶于天会十五年(1137年)废掉伪齐,正式接管中原。完颜亶为太祖嫡长孙,自幼受学于韩昉等文士,对汉文化倾慕有加,即位后更是对汉文典籍学而不厌。先是废除“勃极烈”辅政制,至天眷年间继续改革女真旧制,实行辽、宋汉官制度,厘定礼仪规章,史称“天眷新制”;金熙宗皇统元年(1141年)亲祭孔庙,认为“孔子虽无位,其道可尊,使万世景仰”,以韩昉为参知政事,期间又颁行《皇统制》,“兼采隋、唐之制,参辽、宋之法”。这些政策大大加速了女真汉化进程,促进了经济发展及货币需求。《金史·熙宗本纪》称其“继体守文之治,有足观者”,加之正统皇权观念的深入,自应有铸币打算,而随着近些年泉学的发展,亦陆续发现了极少天眷、皇统钱币实物,均经泉家考证,系开门见山、可补史阙之品。

天眷元宝及通宝

据戎畋松先生《珍泉集萃文稿》,天眷钱亦分三等制,这与金代早期铜钱币制相吻合,所知小平有天眷通宝真书(图9山西天眷堂藏)、元宝篆书(图10北京毕建藏);

折二有天眷通宝真书两品,版式不同,均仅见(图11、图12),

其中细缘版于2013年5月嘉德春拍以241.5万元成交,创下当时古钱成交最高纪录;折三有天眷重宝真书(新加坡陈光扬藏),目前天眷钱存世总数量仍在十枚之内。

皇统元宝及通宝

皇统钱早期所知仅两枚,一为小平皇统元宝篆书(图13),

系上世纪30年代发现于辽宁省法库县,直径25mm,重3.5g,据马定祥先生记述,初为民国时北京泉家骆泽民收藏,后归李映庵,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一枚为折三皇统通宝篆书(图14),

直径33.5mm,重9.4g,发现于山西长治一带,现为新加坡陈光扬收藏。本次发现为皇统通宝篆书小平钱,为皇统年号的第三枚铸币。

天眷、皇统铸币风格与宋徽宗政和、宣和部分版式及伪齐阜昌钱一脉相承,或系废除伪齐后利用其钱监所铸(但数量又不足以支撑钱监运营所需,期间又无其他铸币,故暂存阙疑,以俟来者),按照币制皇统亦应有折二钱,但不知天壤之间尚存否?

至于熙宗时期为何没有正式开铸,笔者分析可能有以下原因:

1.宋、辽旧钱尚足货币流通之需,未发生“钱荒”。

2.当时都城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阿城南白城子)距钱监遥远,不便于管控。

3.由于产铜区主要在南末境内,导致原料匮乏,以致后来到了世宗大定年间,只能靠收缴民间铜器来保障大定通宝钱的铸行。但从存世天眷、皇统钱之制作及其自成系列可知,熙宗朝确实考虑了铸钱的可行性并付诸实施,更多可能仅为彰显政权所需,无奈最终不了了之,但依然留下了历史的蛛丝马迹,引后人遐想。

4.从制度上看,这与金代实行以钞为主,辅以白银,而铜钱逐渐退出的货币制度分不开。

金海陵王完颜亮“正隆二年(1156年),历四十余岁,始议鼓铸”,三年(1157年)置钱监铸正隆元宝,为《金史》所载铸钱之始。正隆元宝铸量颇大,版式较为单一,其中五笔正(图15)、大字(图16)为珍稀版式。

 (下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