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师几位校友华丽转身的成功范例

 新父母在线 2022-03-10

那年,一位从北京大学出差到汉的校友请原来的老师和他的同学到桂苑宾馆小聚。席间聊到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出去的校友的情况。有位老师说,有一种现象,好几个从华师中文专业本科和研究生毕业后都转到美术评论、艺术评论以及其他文化评论方面去了,而且都做得不错。

这位老师说的时候,我脑中立刻浮现出几个这样的校友的名字来。回到家里我在百度上搜了搜,事实也正如那位老师所说,几位校友成功地实现了华丽的转身。我知道的情况有限,只能作点简单的介绍。

彭德(1946—),湖北天门人,美术理论家,美术评论家。

1969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长期从事基层美术工作,油画《父与子》获1981年湖北省美展银奖。1984年调到湖北美术家协会,1988年调湖北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1989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1993年晋升为国家一级美术师。2000年调至陕西西安美术学院,任西安美术学院艺术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主编《美术思潮》、《 楚艺术研究》、《楚文艺论集》等。1994年参与创办并主编《美术文献》,1998年出版《中华文化通志·美术志》,改版时更名为《中国美术史》。2001年出版《走出冷宫的雅艺术》。2002年,出版《中式批评》,主持“首届中国艺术三年展”。出版论文集《视觉革命》、专著《美术志》等。

陈池瑜 (1956—), 原名陈嗣瑜,湖北监利人,1978年7月毕业于华中师范

大学中文系,1982年华中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生毕业,师从文艺理论家孙子威教授。后到湖北美术学院执教,1994年创办美术学系并任系主任,1998年评为湖北省跨世纪美术学科带头人。2001年调入清华大学。曾任全国艺术学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艺术学)评审专家、CSSCI杂志《艺术百家》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学理论研究所所长、书法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学博士后合作导师,《艺术与科学》副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出版有《现代艺术学导论》、《美术评论集》、《中国现代美术学史》、《艺术文章写作技巧》等,发表《建立中国美术批评学》、《中国美术批评学研究提纲》,《中国现代艺术批评的四大特征》、《现代中国画的传统与变革》、《象、意、形、神范畴在中国美术批评中的运用》、《诗画特征之中西美学比较》、《石涛的绘画美学思想》、《王僧虔书论研究》等论文。提出了中国美术批评学理论框架。在波兰用英文发表《新中国建设与绘画》。主持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中国美术批评学》。

徐晓庚(1963—),湖北汉川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师从华中师范大学文艺理论教授孙子威研习文艺学。2006年在中央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同年国家公派到慕尼黑大学美术史系做访问学者,研究中国古代美术史。曾任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育部留学基金委归国博士后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博士后科研基金课题评审专家以及国家多项基金评审专家,全国艺术专业研究生指导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中外美术史学、中外设计史学、当代艺术批评、美学和艺术金融。1995年获湖北省高等院校青年基金重点课题“康德美学研究”,1997年在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填补国内空白;1997年获湖北省高等院校青年基金“美术语言美学研究”;2004年获国家留学基金课题“西方现代设计史研究”;2008年获湖北省经委课题“湖北省包装产业市场调查”;2001-2011年获横向课题50万元。

主持“长江画派研究”、“明清美术赞助史”、“艺术金融人才培养”和“基础美术教育平台研究”等国家项目。是国内有影响的艺术策展人之一。出版有《康德美学研究》、《现代设计艺术学》、《楚艺术地理》、《设计艺术概论》、《中国山水画的传承与演变》、《黑格尔造型艺术美学》、《美术史的界域》等著作。在国内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评论文章100余篇,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心复印和《新华文摘》转载。

刘茂平(1963—),湖北荆门人,湖北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

1986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后考入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师从美学家刘纲纪学习美学,获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到湖北美术学院任教,主要研究美学、美术史、艺术理论和高等美术教育,策划并主持艺术展览。两次获得省级优秀教师称号,获省级教学成果教学二等奖,主持科研及教学项目多项。

出版《当代审美语境下的艺术教育研究》、《美学与艺术史文集》等,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和艺术评论文章50余篇,主编参编《美学导论》、《中国工艺美术史》等教材多部。系中华全囯美学学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审专家,文化部项目评审专家,武汉市非遗特聘专家。

汪民安(1963—)湖北新洲人,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4年从华中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先后到《中国文化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工作,2002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学位,2006年——2014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所研究员,2014年——2019年,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艺术批评理论和评论,以及文化研究。

出版《罗兰·巴特》、《福柯的界线》、《尼采与身体》、《形象工厂:如何去看一幅画》、《感官技术》、《现代性》、《论家用电器》等。主编及与人合编的著作有:《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尼采的幽灵》、《福柯的面孔》、《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色情、耗费与普遍经济:巴塔耶文选》、《身体的文化政治学》、《现代性基本读本》、《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文化研究关键词》、《城市文化读本》、《福柯读本》、《人文科学译丛》,以及英文专著On Electronic Household Appliances,英国Routledge(2017年12月)。独译、合译有:《抵抗的文化政治学》、《亲密关系的变革》。主编不定期丛刊《生产》若干期。 另有数十篇文章发表于《读书》等杂志

从上面的简介中可以看出,几位校友的专业转型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后。除了个人原因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时代社会的发展。

大家知道,艺术批评要有批评对象即艺术作品,而从事艺术作品创作,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甚至是雄厚的物质基础,否则没有办法进行艺术创作,更不用说进行艺术营销、艺术展览。艺术营销、艺术展览需要策划,需要展馆,需要场地,需要购得起参观票的观众,需要有买卖双方共同构成的艺术市场。所有这些都要有经济实力支撑。国家,单位,个人,莫不如此。

20世纪80年代以前,基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艺术创作越来越繁荣,艺术市场越来越拓展,从业者越来越多,艺术作品和艺术家需要更多的批评和研究,原来从事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的专业人士转向艺术批评艺术研究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先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