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齐民解经方之:栀子豉汤、栀子干姜汤

 紫天辰 2022-03-10

图片

高齐民解经方之:栀子豉汤、栀子干姜汤《高齐民经方临床经验集》

栀子豉汤

方证:见《伤寒论》76条。

栀子十四个(擘)(9g),香豉四合(绵裹)(9g)。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取二升半,内豉,更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服,一服得吐,止后服。

方解:此二药清热除烦,在《伤寒杂病论》中4次出现,共6条。

本条是因汗吐下误成坏病,余邪未尽,热扰胸膈所致。故用栀子豉汤淸热除烦。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心烦”“微烦”,看来取栀子清心除烦之功。《神农本草经》言: “栀子,味苦,寒,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疮槽鼻。”但从临床应用判断,栀子味微苦,苦味极少,能清热但不寒,栀子泡茶可服用一个夏天,清暑热,美茶色。

《伤寒杂病论》用香豉方共计5方。香豉的功用:(1)宣郁除烦;(2)疏散解表。

用栀子豉汤,抓住一个“烦”字,“闹心”。此方药味少、用途广。如上焦郁热,暑热转属阳明,以及食道炎,肌衄,身倦、心烦、微热。黄疸,栀子豉汤去豆豉加茵陈,为栀子茵陈汤。恩师宋孝志先生治哺乳期心中烦乱,常用栀子豉汤合竹皮大丸,每每药到病除。栀子、竹茹、白薇都善除烦。

临床我常用此方治疗妇人更年期心烦不寐。若潮热盛,加生地30g,可除烦安眠。肺胃余热未尽,可用栀子豉加芦根30g,清热生津。小儿高烧退后,余热未净,因豆豉之味小儿难以接受,我常用生甘草代替豆豉,另立栀子甘草汤。若成人服后欲呕,可加生姜10g,即栀子生姜豉汤。

临床报道:栀子豉汤治(1)热病心烦;(2)神经衰弱;(3)神经官能症;(4)精神病;(5)呃逆;(6)胃脘痛;(7)脏躁;(8)美尼尔综合征;(9)氨茶碱反应;(10)经前鼻衄;(11)妊娠恶阻;(12)舌痒症;(13)鼻衄;(14)病毒性心肌炎;(15)小儿外感发烧;(16)化脓性扁桃腺炎;(17)小儿多动症等。

栀子干姜汤

方证:见《伤寒论》80条。

栀子十四个(擘)(9g),干姜二两(6g)。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

栀子可以清烦热,干姜能温脾祛寒。除有身热、心烦等热症外,还应当有腹痛喜按、便溏等中寒的症状。此条讲述经丸药攻下后,出现外热里寒之症,故寒热并用,清热除烦,温中健脾。

1959年夏,恩师在红楼1诊室应诊。星期日休息,我去为宋孝志先生抄方。夏日炎炎,来了一个哮喘的病人。病者自诉,我这个哮喘冬天不发作,唯独三伏天发作。3年多来,每年暑天天天服治哮喘药不效,故来此求诊。诊其脉沉而迟,宋老说:“这是寒包热的哮喘,可服栀子干姜汤一试。”处方:栀子14g,干姜6g,5副,每日1副,分2煎服。

5日后复诊,哮喘大见好转。继服15副后,哮喘止。宋老总結时说:“栀子干姜汤,是肺热脾寒;若波及肾阳,亦可加附子温肾阳。”

仲景寒热并用的方很多,如大黄附子细辛汤、乌梅丸、半夏泻心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等。夏季小儿外感发热咽痛,扁桃腺肿,轻则用栀子干姜汤,重则用大黄附子细辛汤。扁桃体发炎,纯热证少,寒包热者为最多。我治小儿夏天风热感冒,常用栀子生姜汤,放点糖调口味,小儿喜欢服用。亦可用于治胃肠型感冒、菌痢、肠炎等。肝炎,用苦寒药太过,出现转氨酶不降反高,肝区怕冷,喜欢用手心暖之则舒,栀子干姜汤服后,转氨酶下降,肝区怕冷消失,每获良效。

《伤寒杂病论》用栀子者共计10方:《伤寒论》8方,《金匮要略》2方。

栀子的功用:(1)淸心除烦;(2)利湿退黄;(3)行结散郁;(4)消肿止痛;(5)凉血止血。

用栀子的禁忌:《伤寒论》”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慢性肠炎)不可与服。”栀子性寒滑肠,易伤脾胃,凡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慎服。

《伤寒杂病论》用干姜者计39方:《伤寒论》22方,《金匮要略》17方。

干姜的功用:(1)温中散寒。(2)温中回阳。(3)蠲饮温肺。(4)温中止血,治寒性鼻衄,独用炮姜15g,煎水服则衄止。(5)协调寒热。(6)制附子毒性。

临床报道:栀子干姜汤治疗(1)郁火胃痛(虚寒胃痛不可擅用),每收捷效;(2)胆结石急性发作,胆道蛔虫引起胃脘部疼痛,有良好的止痛效果。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