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色年代》船的女儿(下)第一章(11)

 文学顾事 2022-03-10

长篇小说《红色年代》描写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方志敏和中共闽北分区领导下,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府,领导老百姓翻身求解放的故事。《红色年代》由长篇小说《船的女儿》(第一部)、《血战草鞋岭》(第二部)《信江泪》(第三部)组成。

第一部《船的女儿》描写一群在信江驾驭木帆船的普通老百姓,在方志敏的领导下,撑着自家的木帆船,为红十军运送军需物资的出资出力,出谋出策,舍生忘死,前仆后继,带着身家性命与日本浪人和汉奸卖国贼斗智斗勇的故事。

《红色年代》

船的女儿(下)

王安中

第一章

11

掌灯时分,后山黑暗下来。

后山是胡军家庭的逃身之处,山里面有个秘密的天然山洞。洞门口不大,像农民家秋冬季节藏红薯的洞口。一个人蹲下身子可以进去,洞口一米来长。走进洞口,里面是个宽敞的大洞。有一百多平米大小,有一层楼那么高。一切生活用品,里面都有。洞里冬暖夏凉,是个歇伏的好地方。不仅如此,也是个遇上紧急情况避难的好地方。

蒋文斌翻遍尸体想找到胡军和他的妻子王大锡。可是,怎么也找不到。谁知胡军两夫妻钻进山洞去了。这是个秘密的山洞,不仅蒋文斌不知道,就是当地人知道的也不多。

眼下,胡军牵着王大錫的手,从洞里爬出来。四周黑咕隆咚,他俩一脚轻一脚重地从后山走下来,悄悄由后门摸回家。

王大锡点亮油灯,一眼看见遍地躺着自家兄弟,地面上四处是血;墙壁和家具也被手榴弹炸得七零八落,一片狼藉。

“大王,”一连长李大吉拖着一条受伤的腿,也抹黑来到胡军家,看见胡军,说,“大王,我们吃大亏了。”

胜败乃兵家常事。”胡军勉强一笑说,“看见二大王吗?他们连队还剩多少人?”

看见。他没有负伤。他身边还有二十几个人吧,有几个班排长还活着,二大王让他们把枪支捡了回来。”李大吉说。

那就好。”胡军说,“他们二连三连还剩多少人?”。

二连长死了,三连长也死了。被他们放回来的三四十个喽啰还活着。”

那手枪运输团的马队呢?”胡军说。

估计过了分水关。”李大吉说,“妈妈B,让他们全跑了。”。

坐,你也歇一下。”胡军看着李大吉说,“叔,明天,你辛苦下,把兄弟们召集回来,重新整顿下。可喜的是寨子没有遭到破坏,兄弟们还在。”

你放心,我会去做好。”李大吉点头说。

被胡军称作“叔”的李大吉,三十二三岁,个子高大,身材魁梧。幼小在山上长大,十三四岁时,他是胡军父亲随身小喽啰。平时住在聚义厅,打扫卫生,看守门户。

大王遇害后,李大吉仍旧住在聚义厅。一次,他在胡军家打扫房间,夫人王大锡也在场。他把二大王杀害大王,抢夺寨子的事悄悄告诉了夫人王大锡。

事情是这样的:

那天,天空刚露出鱼肚白光,李大吉习惯地起床了。他打开聚义厅大门,准备打扫聚义厅的卫生。

突然,一个人朝聚义厅走来。他定睛一看是二大王。

奇怪?

他想,大王们来聚义厅议事,一般是日头一丈多高才来。今天,二大王来的这么早,走路急冲冲,有何事呢?

二大王一进聚义厅就说:“小李头,快去,通知三大王和四大王,立刻来聚义厅议事,有重大事情商议。”

好。”小李头答应一声,放下扫把,快步走出聚义厅。他闻见二大王身上有股血腥味。他不敢做声。

三大王和四大王都住在仙山岭。三大王住在东面的柳树林,四大王住在西面的活水塘,兄弟俩相距不远。

他跑到柳树林,敲响了三大王的家门,告知门卫说:“二大王通知三大王快去聚义厅议事,不要耽误。”

他又跑到活水塘,叫开了四大王的家门,告知门卫说:“二大王通知四大王快去聚义厅议事,不要耽误。”

说完,他在活水塘沿等待一会,随着四大王一同回聚义厅。

三大王和四大王踏进聚义厅只相差几步,两人赶路,有些气喘吁吁。

突然,二大王放声大哭。他语无伦次地说:“兄弟,大王……不,大王一家……一家人,全被杀害了。啊……啊……”二大王嚎啕大哭,泣不成声。他坐在太师椅脚下,一把鼻涕一把泪,伤心的像个刚挨打的孩子。

 “啊?!”三大王大吃一惊,说,“你说什么?真有其事!走,我们去大王家看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三位大王一同向大王家走,快步流星地走。

远远看见大王家大门大开。走近时,看见一摊鲜血,有的血一滴一滴从屋里流到门外。

三位大王同时惊叫起来:“大王——”

他们慌慌张张跑进门去,走近床边,看见大王和大嫂躺在床上,心口还在流血。他俩的胸口都被尖刀刺杀,直到心脏。三大王一看心里明白“是杀人高手干的,一刀毙命。”

大王的床上,一床是血;房间的地下,一地是血。三大王走进护卫室,四个喽啰也死在地上,东倒西歪,好像打斗后被杀死的样子,鲜血还在流……他想,四个护卫是经过他挑选的,个个武艺精通。能够杀死这四位护卫的也一定是高手。剑剑封喉,不留活口。

谁杀害大王!?”三大王气恨地说,“是谁?这么狠心!”

惨啊!兄弟。”二大王抽泣着说,“事已至此,我们先让大王和嫂子入土为安,再来调查此事。不知你们两位兄弟怎么说?”二大王两只眼睛直直注视着两个大王,看他俩脸上的反应如何。心想,要好好瞒住这两个家伙。只要这两个家伙认可被他人杀害,剩下的事情都好办。他看两个大王脸上除了悲哀没有表现出疑惑的情绪,心里轻松下来。

二大王说的对,入土为安,叫道士來念七天七夜“超度经”,让大王一路走好。”三大王说。

“应该的,应该的,”二大王脸上表现出一种极度悲哀的表情,用一副认同三大王意见的口吻和虔诚的表情说道。

四大王也说:“好,我去请道士来。”

    ……

傍晚,运来了两副整株树挖空的楠木大棺材。

棺材头高高翘起,底板宽厚,天地空间比一般棺材高一尺,东西墙板厚。

二大王为了表示他对大王的真诚,跑到武夷山原始森林砍了棵百年楠木树,请来武夷山最好的棺木师傅,精心制作。二大王算是花了几番心思,才弄好这两副上等的棺材。

他交代油漆工说:“用上等桐油,上等油漆,里面多布几层上好的夏布;你们做工精细些,不要怕花钱。我要让大王睡在里面舒舒服服。让乌石山寨里人人称赞大王有福气。”

他流着眼泪,哭泣成声地对乌石山寨所有人说:“大王走了我们挽留不了,可是,大家把追悼的事情做好做细,让大王走得心安些是可以做到的。所以,你们每个人要尽心尽意,要领着自己家属一同来祭祀大王。我们要把大王和夫人的丧事办得风光些。”

不久,张道士来了。

道士询问二大王“大王和夫人的生辰八字”后,掐指算了算。道士对二大王说:“大王和夫人入殓的时间大吉大利是明天午时。”

“选准吉时,不能马虎。”二大王点点头,认同道士的意见。表面上,二大王流出了痛苦的眼泪,可他内心却想:愈早愈好,免得夜长梦多。

道士把大王和夫人的生辰八字和入殓出殡时间,和入殓时所忌年轮等等事项,工工整整写在红纸上,贴在聚义厅墙上面。道士告诉二大王说:“明天起棺时,所忌年龄的人一律避开。大王的'杀气’很重。”

道士和他的徒弟开始挂横幅,贴对联,写位牌,安香火,把道场摆设好。

这时,“八大王”来了,他们让大王的灵柩安放在聚义厅上。

 “好,张道士,按你们的规矩,给大王和夫人念经七天七夜'超度经’,让大王走好。”二大王对道士说,“念经的事情由你做主,该怎么就怎么,不能出一点儿差错。念经的时日不要缩短,不要偷懒。”

第二天午时,全寨的人披麻戴孝,哭哭啼啼来到聚义厅送大王入殓。

午时,聚义厅里响起锣鼓声,喇叭声,聚义厅哀乐齐鸣,乌石山沉浸在凄苦的气氛中。道士敲响木鱼,口中呐呐无语地念着经,舞着剑,跑着场。

小李头把大王和夫人位牌捧在怀里,跟在张道士后面绕着灵场跑,二大王,三大王,四大王一个跟着一个,随着道士的脚步跑……

突然,聚义厅里阴风四起,寒气侵人。在场的人好像掉进冰窟窿里一般。

聚义厅中间的“奠”字随风摆动,四周的黑底白花在抖索;聚义厅内挂满的白布、白花在寒风吹拂下,飘摇晃动,窸窣作响,十分凄凉。

灵柩前和灵柩两侧,三位大王的夫人守候在灵柩旁,轻声地哭泣,她们流泪,声声告诉大王大嫂要走得心安,命中的事,无可挽回,入土为安……

申时头,道士说:“孝子穿好孝服,端着位牌,去紫溪河买水;妇女跪在门前迎接。”

道士的话语,突然把二大王惊呆了。

二大王突然想起那晚少杀了一个胡军!这小子去了哪里?他又突然想起,还有一个丫头片子,也不知去哪里了?

二大王喊:“小李头,大王的儿子呢?快,快把他找出来!”

这一声,喊醒了大家,人们大声叫了起来:“胡军——胡军!别怕,出来。”

二大王心里焦急,头上冒汗,神色有些慌张。他让自己镇定下来,安静的思考着:那晚真的忘记他了,让他跑了!——小小年纪,能跑哪儿去呢?还有那个丫头片子?  对,丫头片子是从陈家来的,对!——让陈家做杀人凶手,对,杀人凶手就是陈家人!

二大王想到这里,内心一喜,立即站起来,拍了拍三大王和四大王的肩头,让他俩一同走出聚义厅。

他们三人来到僻静的地方,二大王说:“大王的儿子能去哪里呢?你们想想,大王还有个捡来的女儿王大錫也不见了。小小年纪,能跑哪儿去呢?平时,你们也听大嫂说过王大錫是个坏女孩,她也不见了!王大锡是从陈家来的,难道是陈家的人劫财害命,杀了大哥大嫂,带着胡军、王大锡小夫妻俩跑了?”

二大王看着他们两个脸上露出将信将疑的神色,继续说,“我想,我们去陈家一趟,把那一对狗男女抓来审问一下,如果真的是他俩,正好拿那狗男女的头颅来祭祀大哥大嫂。你俩怎么说?”

去找找小大王,看是否在陈家,”四大王看着三大王说,“三哥,你说呢?”

可以,找他们来问问更好,老四,你快点去陈家一趟。”三大王说。

不了,你俩看着家,我去。”二大王怕节外生枝,急急返身,朝马厩跑去。

他从马厩中拉出自己的坐骑,急忙跨上去,一扬鞭跑了。

不到一袋烟工夫,只见二大王提着两颗血淋淋的头颅朝灵堂走来。他一进灵堂,就嚎啕大哭,跪在大王棺柩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嚎着:“大哥大嫂,你们死的好冤枉呀!这对狗男女越貨杀人,贼胆包天。今天,老二替你报仇了!”

他哭着哭着突然站起来,面对全寨的兄弟说:“谋杀大王的人是他的养女王大錫!他偷窃大王金银珠宝,伙同父母连夜杀人。我把这对狗男女宰了,正好祭祀大王大嫂。可惜,他的养女王大錫和胡军不知去了哪里。眼下,为了不误大哥大嫂买水的时辰,我来当大哥大嫂的孝子。张道士,敲锣买水!”

……

第二天午时,二大王随着道士和八大王一同来到坟场。墓穴已经挖好。长八尺,宽也八尺,深八尺,端方四正;道士念完经,大王的灵柩徐徐下葬;同时,夫人的灵柩也徐徐下葬。

二大王喊:“大王,夫人,天塌下来了,不要怕!”周围的人用锄头扒土,送进墓穴。土愈扒愈多,愈堆愈高,慢慢地堆起一个大大的坟墓。安葬好大王夫妻俩,也立好墓碑。子孙棒插在坟墓顶上,坟墓四周围好了草绳。所有到场的人把白花,纸鹤,随意抛在坟墓上。然后,大家跟着道士踩坟……

道士为首喊:“踩蚂蚁,踩蚂蚁……”大家跟着喊:“踩蚂蚁,”“踩蚂蚁……”

大王和夫人的安葬结束了,大家放下了沉重的心,轻轻松松地回山寨。一路上,说话人的声音里,透露出一种心安的情感,和一种把把事情办完的踏实的感觉。

……

(待续)

作者简介

王安中,江西省铅山县人,铅山一中退休教师。1962年分配铅山县电影院工作,主编《铅山电影报》,1978年,短篇小说《豆》发表于《信江文艺》,2003年论文《高中综合实践课程理论研究》发表于《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五期。

1998年主编《综合实践活动教案集》(第一册、第二册),由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0年主编《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与课例精选》,由中国致公出版社出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