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姓氏歌》
2022-03-10 | 阅:  转:  |  分享 
  
一年级下册语文《姓氏歌》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会认“姓、氏、李”等12个生字,会写“姓、什、么”等7个生字。初步朗读课文,了解中国的姓氏
有很多的特点。教学重难点:会认生字,会写生字。了解中国的姓氏有很多的特点。教学过程一、诵读导入,激发兴趣1.播放《百家姓》音频
文件,学生进行跟读。2.说说自己姓什么。在播放的音频文件中听到了吗?3.揭示课题,并板书。4.随文识字:“姓”。(1)根据
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好后鼻音。(2)学生交流怎么记这个生字。(可以用部首+熟字的方法;也可以用形近字比较的方法。)(3)组词。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教师提醒写字注意点:“姓”的女字旁,横要写得短,注意避让,右边的“生”横画要稍微短些,第一横起笔在横中
线上。(5)生描红。设计意图:开课伊始,节奏感强的《百家姓》诵读一下子让学生充满好奇,充满兴趣,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达
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顺势随文识写生字,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也有效地促进了儿童语言的发展。二、自主学习,了解儿歌1
.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找到文中的生字圈出来,遇到读不准的生字,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
3.小组合作。(1)自由朗读儿歌,一边读一边想:儿歌一共几个小节?从中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2)还有不懂的地
方,在旁边做上记号。4.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5.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设计意图:儿歌内容简单,教师引导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互动交流中获得对儿歌内容的大致理解,但是对于第二小节中出现的复姓,学生会有疑难,因此需要引导学
生质疑,渗透“学贵有疑”的思想。
献花(0)
+1
(本文系老马和老马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