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森|青州程家沟古墓墓主是谁?

 新用户21671hit 2022-03-10

程家沟古墓位于青州市邵庄镇程家沟村南约1公里处的高岭上。东为北辛店村,东南为上庄村,西北为沈家营村,南距尧王山约1公里,西侧有一条大路通往程家沟村。墓葬现存封土呈方台形,三级梯田状,高约30米,边长约200米左右。1965年曾在封土中发现石门扇。其西南约300米处有一座小型封土墓,当地人称之为“皇冢子”,可能为该墓的陪葬墓。2013年,国务院以“程家沟古墓”的名义将其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程家沟古墓的墓主是谁?史学界存在一些争议。有人称之为“田和墓”,认为墓主人是战国的田和,也有人认为是西周的姜尚。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森教授首次提出墓主人为汉初刘肥的说法。

      ——编者

程家沟古墓遗址。

  在长期研究基础上,首次对青州程家沟古墓墓主提出新见解:墓主既非西周姜尚,也非战国田和,而是汉初齐悼惠王刘肥。拙见如下,敬请指正。

  其一,文献记载程家沟古墓为汉墓。田和说最早见于东晋郭缘生《续述征记》:“太公冢在尧山北五里,平地为坟,高十丈。曾有发之者,冢深数十仞,得一铜椁,金玉甚多。尚父五世葬周,斯实田和冢也。”有四点请注意:首先,该墓建在尧山北麓台地,高近30米,正是“平地为坟,高十丈。”其次,墓有多处盗洞,确遭盗扰。再次,郦道元《水经注》记刘宋青州刺史傅弘仁称于“齐胡公墓”“得铜棺隶书”,相较《续述征记》时间为晚,显属源流关系。“铜棺隶书”实出程家沟古墓,非其旁“齐胡公墓”。这既再次透露出此墓被盗信息,更是其为汉墓的史证。汉代隶书,战国篆书。最后,“金玉甚多”是汉诸侯王墓随葬品特点。

  其二,刘肥陵区在尧山以北地域内。《史记》载:汉武帝“割临菑东环悼惠王冢园邑尽以予菑川。”《汉书》也有相似记述。可见刘肥陵区有“冢园邑”。“冢”即陵墓,“园邑”是为守护陵墓设置的县邑。按临淄东为东安平县,若视程家沟古墓系刘肥墓,则东安平县南境与其“园邑”北境接壤。史汉所称“临菑东环”“冢园邑”只能在尧山北麓南北跨距仅十余里的地域中,这恰是一个县邑规模。

  其三,“田和墓”“齐胡公墓”“皇冢子”是依托尧山的整体规划设计,主从尊卑、对应视望关系明显,不可孤立看待。根据西周齐君“五世反葬于周”的文献记载以及其时墓葬尚无封土的实情,所谓姜尚墓、胡公墓均违常识,此乃汉墓。根据汉代帝陵制度,后陵多在帝陵旁,坟丘较帝陵小。汉初长陵、阳陵后陵皆处帝陵东。“齐胡公墓”在“田和墓”东南750米,当是刘肥王后驷氏墓。“皇冢子”墓主应为宠妾或家族中其他女性。西汉齐国诸王各有独立陵区,并不局限一地。刘肥墓同其子刘襄墓和洛庄汉墓一样,拥有着众多的随葬品器物坑。

  其四,程家沟古墓封土形制巨大,规模远超田齐王陵“二王冢”、“四王冢”。以往35000㎡的测量数据,显然不确,需要重新测量封土边长。卫星图像显示,这座超级大墓是临淄现存墓葬最大者。战国早期封土体量登峰造极,令人质疑。谨按战国齐陵“方基圆坟”,刘肥墓虽属方基,但圆坟呈长椭圆形,其子刘贤香山汉墓也近似“方基圆坟”。作为汉朝首位齐王,刘肥墓位处临淄附近,封土形制受到战国墓葬影响,实属情理中事。调查村民得知:墓葬四周原有围墙,在封土中发现高大石门和成堆砖瓦。这正是汉墓陵园特征,战国齐墓并无墓上建筑。

本文原载潍坊日报《北海周末》。

    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