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忘那“惊鸿一瞥”

 NLMU 2022-03-10

文∕王民官

说起我们的人生,特别是在一定年龄段的时候,有的人可能天天在一起,也没有什么感觉。而有的人,素不相识,却是在初次见面的时候,或许就是那么不经意间的一瞥,却会生出许多的情愫来。虽然也可以定义为“一见钟情”,恐怕就仅此而已,“相思苦,凭谁诉?遥遥不知君何处”随后便各奔东西,从此杳无音讯了。但那深情的“惊鸿一瞥”,却像是被一把火红的烙铁烫了一下,留下了永久的疤痕,让人刻骨铭心。

经查阅相关资料,“惊鸿一瞥”中的“惊鸿”二字,鸿,即鸿雁,也叫大雁。惊鸿:轻捷飞起的鸿雁。曹植《洛神赋》用“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来描绘洛神美态。后来就用“惊鸿”形容女性轻盈如雁之身姿。形容女子轻盈艳丽的身影,多就远望而言。“一瞥”,很快地看一下。“惊鸿一瞥”似乎与“掠影”的意思相近,但感情色彩更强烈,意思是人或者物,只是匆匆看了一眼,而那勾人心魄的目光,却给人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

南宋诗人陆游与唐琬的故事,说起来就凄美委婉,悲情伤感,让人唏嘘不已。当年陆游与唐琬成亲,可以说是琴瑟和谐,感情弥笃,但其母不悦,致使两人分离。十年后的一个暮春,陆游在沈园与唐琬不期而遇,追忆往昔,陆游情不自禁地赋词一阙。题为《钗头凤》:“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挹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唐琬十分感伤,亦和《钗头凤》词一首,不久郁郁而终。庆元二年,陆游已72岁,重游沈园,睹物伤情,即作七绝二首,题为《沈园》:“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在此处,惊鸿,形容唐琬体态轻盈,照影,指桥下绿水照映过唐琬那美丽的身影。可是,美好的东西只是那么一瞬,相亲相爱的时间也很短暂,实在是让人感到时运不济,命途多舛,万分地惋惜。

记得有一次朋友在崂山书院组织了一场活动,参观中,有一个很好的背景墙壁,前面摆着一方“八仙桌”,旁边是两把太师椅。朋友们说这个背景挺好,可以照相留念。其中一位漂亮的女士上去就讲,谁不怕老婆看到合影的,我就和谁在一起照个相,结果男同胞们纷纷起哄上前和那女士合影。看着别人都有模有样地摆姿势照相,笔者也忍不住上前,坐在太师椅上,把自己的手机递给朋友,让其拍照。当准备拍照的一瞬,那女士就盯住我的双眼,神情凝望,暗送秋波,微微一笑,就这么短短的一瞥,自己却像是被电击了一个激灵,瞬间感觉到了那温柔无限的深情。人与人之间,有的时候,真的是会有眼神的交流,那种感觉想起来还是奇妙无比。仿佛人世间时空的一切都已消失,只把那美好的一瞬留在了脑海。如果说这就是情,那就是真情的流露;如果说这就是爱,那就是真心的表白。起码在那一刻,就是这么个感觉,因为它不掺杂任何的世俗观念,更不会以物质财富的多寡来衡量。因为是朋友们临时聚在一起,也不知道对方的出身、地位、身份,只是初次见面的朋友。或许,这种感受可能就是一厢情愿,纯属单相思、自我主观感觉,想想倒也无所谓。只是那凝神静气的一视,确实是惊悚到了柔软的心灵,虽然多少年过去了,但还是会不时地想起,感叹那奇妙的“惊鸿一瞥”。

想想人的一生,不仅会遇到无数的事,也会遇到无数的人。如果能够觉得自己所经历过的事起码有三五成的满意,就已经是很好了。至于说所遇到的人,真正地能够相处得来,数来想去的也不会太多,倘若能有几个难得的知己,也就已经是很知足了。有的或许还是深深地藏匿在内心的深处,那就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了。

在经历那“惊鸿一瞥”后,期望的后续故事就没有了下文,更没有什么联系了,仅此而已。事实上,那位漂亮优雅的女士照完相后,就匆匆地提前离开了,并没有和我们在一起进行游园活动和参加吃斋饭的体验,至今也不知道她姓甚名谁。还好,能够记住并不能忘怀的,就是那犹如触电般的“惊鸿一瞥”了。

2022年3月9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