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沃夏克的新世界

 阿里山图书馆 2022-03-10

德沃夏克,民族乐派的代表,捷克古典音乐最伟大的作曲家。

在他出生的年代,捷克是欧陆中心奥匈帝国的一部分。在他活跃的年代,欧洲古典乐坛正逢黄金年代,名家辈出。德国的勃拉姆斯,法国的比才、福雷,俄罗斯的穆索尔斯基、柴科夫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他们共同诠释着浪漫主义的精髓。

德沃夏克带着来自捷克民间的音乐文化,强势破圈。

图片

相比之下,彼时的美国堪称古典音乐文化荒漠。为了让美国的音乐文化得到发展,美国组建了自己的音乐学院——纽约国家音乐学院,并邀请德沃夏克前来任教。

1892年9月27日,在欧洲名声大噪的德沃夏克踏上美国的土地。在美国,德沃夏克不仅参与教学,排练乐团,同时也进行着自己的音乐创作。

1983年5月,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完成了,美国媒体争相报道,在他们眼中,美国有了自己的交响乐。

哔哩哔哩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阿巴多指挥柏林爱乐小程序

整部《第九交响曲》,德沃夏克用自己的“乡愁”,展现着美国这片“新大陆”的壮阔史诗与细腻情歌。

交响曲的第一乐章,通常被视作发现新大陆的创世冒险,但其实这一乐章的音乐素材非常明确地扎根于德沃夏克故乡的波西米亚文化。故乡的声音对于身处异乡的德沃夏克而言,是创作冲动,更是创作的能量。

第二乐章,更醇腻的乡愁晕染开来,作为一个移民国家,乡愁在整个美国具有极大的共鸣,这一个催泪的乐章更被创作成歌曲“思故乡”而充分传播。在交响乐中,木管的音色将歌谣的特点充分挖掘出来,旋律变成来自家乡的呼唤,感染着每一个人。

第四乐章,音乐磅礴有力,德沃夏克用音乐幻想着与家人的重聚。这一幕在他的音乐幻想中,充满了振奋与辉煌。

《第九交响曲》首演后,美国沸腾了,但一场论战随之而来,评论家试图将作品的每一个音符都与本国文化挂钩。穿凿附会之下,作曲家甚至不得不亲自澄清。

图片

德沃夏克和家人在美国

《第九交响曲》之后,德沃夏克又创作了一部弦乐四重奏,这部作品以“美国”命名。这就是《F大调弦乐四重奏“美国”》

相比《第九交响曲》,这部四重奏作品的音乐更为本土化一些。在美国任教期间,德沃夏克接触到了美国黑人音乐和印第安音乐。黑人音乐中的五声音阶和丰富切分音被化用进这部作品中。

从第一乐章的朝气盎然,到第二乐章的如倾如诉,再到第三乐章的生机勃勃,德沃夏克的音乐语言将美国本土音乐与波西米亚音乐相结合。风格加倍,情感也加倍。

这首作品凭借着极强的旋律性,动听也易欣赏的特点,成为德沃夏克本人最著名的弦乐四重奏作品。同时也因为作品创作技术的高超严谨,成为了四重奏最热衷演奏的作品之一。

1895年德沃夏克提前回国。对于古典音乐世界而言,德沃夏克访美具有里程碑意义——两个大陆之间的音乐文化交流就此展开。

从热情拥抱第一部“属于美国的古典音乐作品”,到此后马勒、约翰·施特劳斯等音乐家访美,再到斯特拉文斯基等音乐家定居美国。古典音乐文化在这里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撰稿 / 孙海杰

排版 / 智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